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欧洲国家的幼教靠谱么?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11-26 20: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350-欧洲幼儿教育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幼儿教育在欧洲教育系统中的 优先度极高。 欧洲政治界和教育界对幼教领域的 重视 ,主要建立在一个 认知共识 上:


孩童早年的教育经历,将会对他们此后人生中的教育质量、身心健康、工作能力、社会参与度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维护少儿权益,欧洲国家在近代化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 立法和规范 ,从提高幼师待遇和要求开始,不断提高幼教水平。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欧洲的幼师生存状态。




欧盟:幼师受尊重


为了统合欧盟内各国不同的教育政策,欧洲议会进行过长时间的调查和听证,希望能给出一个指导性的纲领。不过这个纲领很难真正达到规范性的作用。尽管如此,在2016年欧洲议会出台的《教育与培训2020(ET2010)》计划中, 幼儿教育仍然是 第一个被提及 的话题。


根据这份计划书,欧盟预期在2020年完成95%的学龄前儿童教育覆盖。4岁及以上的儿童, 必须 以某种形式参加幼儿教育。 各国 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 的教育机构,都必须受到 严格的监控 ,并由各成员国汇总到欧盟。


有一位好像已经出去了...


参与这些政策制定的,既有各国的官员和教育专家,也有资本家和家长代表,可以说兼顾了各方的利益。


以教师学生的配比为例,欧盟要求各成员国都至少要使用某种方法控制教师的供给, 保证所有孩子都有足够的老师带。 除了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这两个慢一拍的前南国家以外,各国都已经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建立。


领导人要不要亲自上阵


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大环境下,很多国家还是采取了 政府预先计划管制 的模式。欧盟的两龙头德国和法国皆是如此。其他如西班牙、瑞典等国也在劳动力市场自由调配的同时启动了政府管控,以确保公平。



很神奇的是,在各国政府出面调控教师流动之后, 各国幼教对工作的满意度仍然很高。 根据欧盟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有90.2%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条件感到满意,甚至有20%的教师觉得这项工作非常受尊敬。下到20出头的年轻教师,上到接近60的老教师,都对这项工作表现出了自豪和喜爱的态度。


广泛受到尊重 的情况下,教师们当然愿意出力, 选择参加幼教工作的年轻人也很多。


年轻貌美的小姐姐


年轻貌美的小姐姐+1


还有,小哥哥


不仅如此,欧盟还鼓励各国 继续提高幼教地位 ,在社会上宣传 幼教的重要性和良好待遇。


在此呼吁之下,2010年之后欧洲各国都进行了一些宣传活动。波罗的海三国的参与度极高,爱沙尼亚的 “为成为教师而上学” 和拉脱维亚的 “谁是明日之师?” 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响应,进一步加强了当地的少儿教育人才储备。



各国:幼师高要求


欧盟提纲挈领的教育方针对各国只是一个监督,具体实施起来,各国都还有自己 不同的方式。


法国 的幼儿园分为两种,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幼童群体。对于那些大声呼喊着“我们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只是因为自己没空带”的家长来说,法兰西的幼教系统似乎是个好选择。


第一类幼儿班 类似中国的托儿所 接收2个月到3岁大的娃娃 ,被称为crèches。根据家长的需求不同,各个园区的管理方式、班级大小、照看时间都不一样,相同的目的,是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为进入第二个级别的幼儿园做准备。



第二类幼儿园称作“Ecole Maternelle”, 照看2岁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 孩子们在这里就不是单纯地被照看,而是有一定的教育活动了, 需要学习基础的读写算术和外语。 不过学业并非这一时期的主流,孩子们还会 参加美术训练和创造性训练。 国内很多所谓国际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和这里很类似。



复杂的教育内容需要足够专业的人才去进行,法国幼儿园在挑选幼师时可谓 高标准严要求 。一家代理巴黎幼师招聘的公司SeekTeachers在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对幼师的学历要求必须在本科以上,而且需要法语口音标准、流利使用一门外语。有时他们也会招募一些英美教师去法国教习英语。



相对应地,他们提供的 薪水也很不错 ,平均在每月3000欧元左右。这个收入在消费高昂的巴黎当然算不上高收入,但是也和相同学历水平的年轻人收入差不多,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还是现实的。这让这些幼师获得了足够的尊严和工作动力。


到了隔壁的 德国 ,对幼师的学历 要求就更高了 。在作为模范的图林根市,幼师队伍中拥有教育学或者社工本科学历以上的人员占到94%,可以说是一支 相当高素质 的团队。


不过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移民众多、贫富差距大的地方,这个要求也只能适当降低。比如在慕尼黑所在的巴伐利亚州,只有54%的幼师拥有本科学历。那些低学历、认证水平低的幼师,则基本集中在移民社区。



为了维持这样一支高水平队伍的运转,国家拨款和社区捐款必不可少。 首都柏林市为每一个幼童每年拨款近8000欧元 ,作为支付教师工资和幼儿园设备维护的资金。一些在社区内开办多年的老幼儿园, 也会得到社区居民和当地教会的资助 ,但是具体数字难以统计。


而在连续16年幼教水平排名欧洲第一的 芬兰 ,情况就更加让人惊奇了。


芬兰 极为重视教育 ,尤其是中小学以前的少儿教育。 政府的教育预算占总预算的 8% 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真要说孩子们在这里学到了什么,去参观的中国家长恐怕会有点失望。



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一家名为Franzenia的育儿机构的负责人说:

“小于七岁的孩子还不能接收系统教育,我们让他们 锻炼身体、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 ,为学习做准备。”

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并不简单, 所有 芬兰幼师都 必须考取 一个五年制的教育学学位才能上岗。 能吸引年轻人花费这么多年接受培训的原因,是芬兰幼师的高工资和高社会地位。芬兰幼师的 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高能达到5000欧 (将近4万人民币) ,比很多家长都富裕。



高水平的教育制度设计和教师团队,让芬兰少儿教育独步全球。即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不学任何学术有关的内容,他们在进入学龄之后接受学历测试时还是能在欧洲名列前茅。


幼教在这样的国家,是 真正规范而受重视 的领域。


批评:这些问题真的是问题么?


尽管从欧盟立法到国家立法对整个幼教行业做出了足够的规范, 问题仍然是存在的 。家长的心思总是这样:对孩子越好越不嫌好。更多的批评、要求和呼吁,在欧洲少子化和移民化的大背景下依然出现了。家长和爱心人士把矛头直指各国幼教领域的不良现象。


德国 一份知名的育儿杂志《父母(Eltern)》就发文批评该国的幼教制度不合理, 对幼童的关心在地区间并不公平 。文章指出的不公平现象有8条,涉及德国幼教行业的方方面面,下面简单列举一些:


在幼教资源丰富的州,比如梅前州,幼儿园能提供的注册名额比幼童数量多出来8%,而在最北方贫困的石荷州,注册名额则比幼童数量少了22%。


幼师/幼童比例分布严重不均。 在萨尔兰州一个老师平均带3.5个孩子,到了梅前州则变成了 1:13 —— 可似乎即使是这个数字,也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国内小班的定义



意大利政府 也面临类似的指控,民众指责政府对幼教行业监管不力。指责的火力主要集中在 意大利至今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幼儿看护和教育监管体系 ,这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行政部门负责。信息交流不畅。


这导致了意大利的幼教力量难以保障,教师资质参差不齐,幼童的受教育水平也无从管理。


但实际上 ,在政府监管的空白领域,私立幼儿教育机构各显神通,自己进化出了 一套完善的评教体系。 家长可以通过附近地区内幼儿园的系统性自评和家长评价,选出最满意的幼儿园。 没有这个评教功能或者被曝光作假的幼儿园,很快就会生源枯竭而死。


还不时有这样的报导

《早教系统未得到足够关注》


2015年, 英国 《每日电讯报》记者萨丽·佩克(Sally Peck)发文炮轰英国幼教系统,指出相比于欧洲大陆的邻居们,英国的幼教 师资力量极差。 大量没有获得早教资格的教师正在英国的幼儿园里祸害孩子们。这份评论背后的依据,则是一份英国 上议院的报告 ,说明贵族老爷们也在关注这个领域,却没有人能改变现状。


文章一出,引发了剧烈的讨论, 甚至影响到了英国的政党格局。


哭哭


但只要考察英国幼教领域的真相,会发现这位记者揭露的真相不假,却太过 严苛 。英国的3-4岁儿童入学率是 96.3% 高于欧洲大陆上的大部分国家 ,比之美国的53.7%更是几乎翻倍。要满足这么多儿童的教育需求,教师队伍里难免掺杂些水分。英国幼教行业的表现也并不差,有 66.3% 的英国儿童在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的第一年能获得 “优秀” 的评价。


而且 政府和业界都在持续关注和投资 这一领域。牛津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爱德华·梅尔维徐(Edward Melhuish)认为, 再过10年英国的幼教行业就将完成升级 ,达到北欧国家的水平。考虑到英国的体量远大于这些国家,更面临经济衰退和民族结构变化的挑战,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并不容易。




欧洲的幼教系统和队伍素质,是保障孩子权益的基石。比较之下,方能显出把 “一切为了孩子” 这句口号当真落实的可贵之处。


当一次次丑闻爆出,失望、惊恐和愤怒充斥我们心间的时候,是不是也正是我们借他山之石做出改变的良机呢? 欧洲人对幼师的高标准高待遇,也许才是解决我们自己恐慌的灵丹妙药。


但无论是幼师还是幼教产业,都只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正所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参考文献:


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y/school_en

EU Commission-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n Europe:Practices, Perceptions,and Policies

https://www.eltern.de/kleinkind/kinderbetreuung/kindergaerten-in-deutschland.html

https://hongkong.consulfrance.org/Nouvel-article,6906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6/sep/20/grammar-schools-play-europe-top-education-system-finland-daycare

OECD-Monitoring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Country Note: Italy

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6/08/why-britain-said-yes-to-universal-preschool/496919/

http://www.telegraph.co.uk/women/mother-tongue/11431743/Childcare-in-UKs-real-problem-Lack-of-educated-staff.html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 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 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 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