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海一家演艺汇
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现场演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本地宝  ·  中国将与萨摩亚互免签证! ·  昨天  
半月谈  ·  一飞机在菲律宾南部坠毁 ·  19 小时前  
成都发布  ·  全文发布!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  昨天  
成都日报  ·  95.10亿!刷新双记录!成都全国第三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95.10亿!刷新双记录!成都全国第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海一家演艺汇

《妈妈咪呀》名导胡晓庆专访:《谋杀歌谣》不是故事,是我们的生活!

四海一家演艺汇  · 公众号  ·  · 2017-06-26 21:49

正文

世界上有多少个女导演?

那真的是数不过来


不管是在影视界还是戏剧界,女导演们一向很独特。比如喜欢政治题材的Kathryn Bigelow(《拆弹部队》),情感细腻的新西兰名导Jane Campion(《钢琴课》 ,戏剧界知名导演Julie Taymor(《狮子王》)……只要她们一有新的动作,都会引起各方关注。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位巾帼导演,她就是被喻为“十大新锐导演”、曾执导过中文版《妈妈咪呀》的 胡晓庆 。作为音乐剧《谋杀歌谣》的导演,她说这是中国第一部 从头唱到尾的音乐剧 ,而且不打字幕。她还说,歌词本土化很重要,如果有一部中国音乐剧在能美国上演,台词提到李宗盛的话可能就要被换成鲍勃·迪伦( Bob Dylan)他们才能明白!

胡晓庆


《谋杀歌谣》是我首次导演从头唱到尾的音乐剧,而且决定不打字幕 白。


Q:这次的《谋杀歌谣》跟之前您导的音乐剧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第一,主要是歌词和配译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比如说《妈妈咪呀》,专门找的配译,做了之后导演再提一些意见。这次是我第一次参与进去,带着我自己对戏的一些理解。因为东西方文化有差异,有些东西观众不会明白的,所以我会调整。这一次我也尝试让演员参与进来,他们唱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不舒服,或者意思不懂,表达不清楚,我都会参考他们的回馈。

《谋杀歌谣》不太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导演从头唱到尾的音乐剧,而且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不打字幕,就意味着所有的都要听得非常清楚。歌词是重中之重,它是一切开始的源头,所以这次就把中心放在了歌词上。

Q:是专门针对这个戏做的调整,还是说可能以后也要让演员参与到?

A:我觉得以后也要这么做,是非常有帮助的。以前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以前可能觉得是什么就给到演员,因为排练时间都很紧,不会有很长的时间去调。之前做了两个工作坊,有演员参与进来,给出意见后真得完全不一样了,整个感觉也不一样了。


我一般是根据演员的特点,让他们往角色靠近,“他”塑造的角色就是“他”塑造的,和“他”塑造的不一样


Q:《谋 杀歌谣》在选演员的时候,是否是按照流行摇滚的属性去选角的?

A:是的。因为音乐剧演员情况不太一样,有的人是美声有的人擅长通俗,唱法不一样,这个戏的话我们要求演员的气质和形象要往性感和时尚上靠。第二,《谋杀歌谣》的Beat是带有摇滚属性的,虽然比较Pop,但有律动。有的人唱歌比较一本正经,没有这种感觉。



他们不知道李宗盛是谁,一定要改成比如说Bob Dylan,才会明白。


Q:歌词翻译用了多久?

A:第一轮工作坊的时候我有翻其中十六首歌。之后我们又请了一个配译做后来的二十五首歌,过程还是有几个月的。基本是从去年的12月份到现在。

Q:歌词会到开演前还在继续调整?

A:当然有可能。比如我这个礼拜能解决的是百分之八十,在后面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新的灵感,觉得,哎,这个地方可以更好。


Q:《谋杀歌谣》有没有本土化的改编?

A:这次故事还是设在纽约,人名什么都不变,但我觉得毕竟是中国人演,在情感表达方式上面会做本土化处理。比如,原版是说“从纽约到柏林,一直上演着心碎的故事”,我们就改成了“纽约,北京,上海”。

Q:就是把地点换成我们的。

A:对,这样观众就会明白,虽然在讲纽约的故事,其实也是讲我们自己的故事。

Q:就是词方面拉近跟观众的感觉。

A:对的,歌词的本土化我觉得更多,毕竟要变成我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还有一些引用的内容,比如说外国的诗人,还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歌手,中国人是不知道的,这些我们都要替换。我们的目标是每一句话唱出来,观众都要明白在唱什么。

Q:因为是唱,不像台词那么容易?

A:比如说李宗盛,我们知道是谁,但到纽约去演,人家不知道李宗盛是谁,一样的意思,他们一定要改成他们知道的比如说Bob Dylan,才会明白。

Q:北上广三个地方的版本会有什么差别?

A:不会变化。



音乐剧团队需要更大,比如非常强的音乐总监,舞监,要能力非常强的


Q:您执导的第一部音乐剧是《妈妈咪呀》吗?

A:美国的时候,《悲惨世界》我有参与过,当副导演,在我工作的那个剧院。《妈妈咪呀》也不算我独立导的,我是中方导演,外方为主。《妈妈咪呀》之后我独立导过几部,而且基本上都是原创的。

Q:选择要去导音乐剧是因为什么?

A:我觉得是个机会。之前在美国虽然我也很喜欢音乐剧,但真正对音乐剧了解,有积累,都是从《妈妈咪呀》开始的,因为以前并没有参与那么深,所以对音乐剧比如它的音乐性啊,歌词啊,甚至牵涉到的本地化,语言的转换,都没有那么深的感受,因为在美国都是英文唱的。在中国的话就会觉得很困难,用普通话唱很困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每参与一部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比如这次演员真是给我很大的启发。

Q:音乐剧与话剧难度上你觉得有区别吗?

A:很难,都很难。音乐剧的话团队需要更大,比如非常强的音乐总监,舞监,要能力非常强的,不仅要懂音乐还要懂戏,如果只是技术性的我觉得还不行。所以团队的要求更高。话剧只要我一个导演就好了,其他就是设计师了,它不需要音乐不需要编舞,也不需要译歌词,我自己就可以译剧本。

Q:推荐一部您最爱的音乐剧。

A:以前最爱的是《悲惨世界》,真的很喜欢《悲惨世界》。现在,《Once》(《曾经》)我很喜欢,觉得是一个非常棒的音乐剧。

Q:用一句话来形容《谋杀歌谣》?

A:这不是故事,是我们的生活。

胡晓庆

中国优秀青年导演,曾在美国职业剧院工作五年。代表作有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我,堂吉诃德》、《朝阳少年》、《大梦神猴》,话剧《拜金一族》、《连环套》、《璃琅村花》、《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和《我是张纯如》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