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45区
尽管今年利空频仍,不断有保守派经济学家试图用言论弹压币价,但中本聪发明的这串“数字地址”还是让传统世界颜面尽失。
据45区(ID:block-45)近日调研,在科技乌托邦硅谷,大量持币者的共识是明年
比特币看涨到1.3万元美金。
一年疯涨10倍,这是一个让所有创业者都艳羡的数字,但今天依然要推送一篇
关于区块链创客的报道。他们是一个守护着底层技术的群体样本。
时间
| 11月20日
下午
4
时
迪拜暴烈的阳光穿过这片沙漠仅有的几棵行道树,洒落在中心城区一间酒店的落地窗前。
唐凌脱了西装,坐在一把转椅上,边盯着屏幕里的K线图,边随手抓起一把薯片果腹。
这是他掌舵的项目数字货币上线交易所的第一天,这让马不停蹄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印尼、日本、英国调研回来的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将镜头推远,聚焦北京。
陈昌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正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场。因为有在IBM搭建联盟链的经历,他是四家创业公司争夺的对象,
但这个从小学习钢琴、喜欢说唱歌手Eminem的“清华男”还是决定降落在唐凌的文艺星球上。
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曾经认真头脑风暴过区块链的思辨游戏,
试图用“猜疑链”重构《三体》中的“黑暗丛林法则”,和大学时代就奔走为“理科男发声”的唐凌产生了心灵碰撞。
北京以南4000公里,镜头拂过刚走下讲坛的郝奕鸥。
新加坡是他读过四年书的地方,他曾经因为南洋理工那种整齐划一的价值观雕像而倍感压抑,直到现在带着一个浪漫主义的区块链项目故地重游。
这一次,他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和新加坡知识产权部门谈判。
按照唐凌的设想,明年3月想要获取整个东盟的IP数据。
再将目光穿过马六甲海峡,落到老牌金融之都伦敦。今年从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毕业的两个英国年轻人正赶来报到,等待他们的是来自帝国理工与剑桥的跨链技术团队。
数月前,他们在牛津学联、牛津区块链协会、商学院商业网络联合举办的亚洲区块链顶级项目见面会上见到了唐凌。
在英国,自主研发的区块链产品极为稀少,所以
这次见面让他们从这个浪漫的创业故事中迅速找到了共鸣。
镜头来不及一一对焦的,还有坐标俄罗斯的技术团队。
5个曾经给Bitfinex做过撮合引擎、给欧洲前三大交易所Hitbtc做过钱包的的极客,不久前也被来自中国的故事感召,加入了协作的行列。
这个打动了许多浪漫极客的故事,正是INK。
INK的前身是墨链,从名字上就能看出项目的文化基因。根据唐凌团队的构想,
项目一直是专注于不同文化圈的原创内容,参与大IP运营,并致力降低文化IP投资
的门槛。
在墨链时代,这还是一个公有链项目,考虑到跨地域不同文化圈原创内容生态场景的复杂性,
INK做了进一步的创新,采用了“全球本地化”的战略。
在这一架构下, INK将为全球多个不同文化圈定制、部署并运维多个INK主权联盟链
。
每个主权联盟链将成为当地原创内容产业的分布式基础设施,专注实现“本地化”的商业网络。同时,为了解决各个联盟链相对封闭和孤立的问题,作为实现链接全球不同文化圈的技术重点,
INK提出了主权联盟链与可信公链的跨链协议,首先为INK联盟链和Qtum公有链提供互操作性。
对比现在的INK,唐凌也不讳言过去墨链遇到的困境:“一方面,我们发现很难让企业接受数据上链,除非有很强大的行业背景资源,另一方面,区块链作为确权证据,传统法院也还没有判例,现在是换了新的玩法,希望可以形成示范效应。”
在这种新玩法下,INK已和50+内容平台达成了数据内容的上链确权,数据量达到3000多万IP,12月会发布两个开源服务。
据悉,按照新设计,
“可信主权”的含义是有权威节点参与背书,由类政府机关、半官方机构参与,形成可信数据。
不过,目前除了新加坡知识产权部门的签约预期,唐凌并未向45区(ID:block-45)透露具体还有哪些节点参与。
尽管INK的概念充满了人文关怀,但
本质上是一个多中心、弱中心协议层的技术架构
,是在今年7月超级账本fabric1.0版本发布之后,基于它做的二次开发。
“我们添加了很多模块,做了很多伤筋动骨的改变,同时也会用工业界非常流行的容器技术,包括用Kubernetes帮助各国联盟链持续运行。”陈昌对45区(ID:block-45)表示。
他强调,
联盟链定制化强,可以匹配每个地方不同的环境,可以选用不同的模块和功能,甚至可以在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种类的内容,符合当地的需求
,“主权联盟链支持了fabric不支持的很多功能,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做了很多包括登记、确权等相关的应用和服务。”
在招兵买马的过程中,INK最注重的是全球覆盖——其中当然有用人才履历为项目可行性背书的意味。
据了解,目前整个技术团队共有2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一半,以90后偏多。团队分散在不同地方,国内是北京和西安,国外主要在英国和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也正在招募之中。
陈昌告诉45区(ID:block-45),国内成员大多来自清华、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学大学、国防科大等密码学极客,偏重底层协议的创新。
“整个英国团队现在有10个人,是作为全球PR和文化枢纽,未来的文化资产交易平台也会放在英国,技术团队曾给微软做过性能优化、给IBM做过云计算加速,是一个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极客团队和研究团队,主攻跨链技术怎么搞,上链速度怎么优化等方向。”唐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