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指的申论教室
原创公务员考试申论经验分享。《中指看报》《指点申论》连载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中指的申论教室

20240614中指看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中指的申论教室  · 公众号  ·  · 2024-06-14 08:30

正文


中指提示:1、主题上:“文化”“人民”都是申论的热点话题,尤其在国考中多次考察过文化主题,人民主题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高,但是每一场申论考试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人民,大作文中可能作为单独的分论点。本篇文章文化的落脚点在于“文艺工作”,文艺工作作为文化主题中的小主题,单独考察的可能性较低,但是本篇文章具有非常好的迁移性,可以迁移到文化、人民的主题中通用。2、结构上:非常标准的申论写作文章,可以作为新手写申论的模板作文,开头金句引入+意义分析+对策概括,每一段对策的结构都是道理论证+对策填充,且论证和对策都是层层递进,内容详实,非常值得学习,也是非常好上手的写作方式。3、内容上:整篇文章用词用句都非常老练,总书记金句信手拈来,道理论证详实到位,对策层层递进,有很多可以迁移运用的金句,排比句运用的也非常好,一篇很值得积累学习的文章。


扎根人民 讴歌人民 服务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齐晓坤《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1日  第 09 版)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 (以文化作为话题引入到文艺工作,文艺工作属于文化主题下的小模块,更偏向于文学+艺术。本句可以适当改写,作为文化主题的开头引入句,“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从文艺引入到人民,结合总书记的金句点出本文的主题,文艺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同时点出人民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注意“源于、为了、属于”的递进关系,“源于”是文艺工作的产生,“为了”是文艺工作的目的,“属于”是文艺工作的根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 (递进+拔高,进一步说明人民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拔高到党的初心宗旨。)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深深扎根人民、热情讴歌人民、始终服务人民 ,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怎么做,总的对策,后面三段根据本句话分别展开论述。“文艺的百花园”非常好的比喻句,迁移使用。)(本段结构属于申论非常标准的开头段模式,金句引入+意义分析+对策概括。)

深深扎根人民。 (文艺作品要站稳人民立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可以参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本段扎根人民就是“发展依靠人民”,最后一段的服务人民就是“发展为了人民”,不一样的是本文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加了一层讴歌人民,讴歌人民是针对创作内容。注意三段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之母 (联想——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句话非常适合作为人民主题的道理论证。)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工作者只有深深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力量和源泉。 (道理论证,通过总书记讲话+说理+必要性论证,反复去论证文艺工作需要扎根人民。)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基层一线创作采风,虚心拜群众为师,真心与群众交友,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努力赢得群众认可,让群众愿意掏心窝子、讲心里话 (对策的第一层,深入一线,赢得认可) 。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自觉从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滋养文艺创作,让作品真正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对策的第二层,与群众形成同频共振,注意对策的逻辑!本段的对策也可以迁移到人民的主题,怎么样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一方面要走到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理解我们;另一方面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回应群众的关心关切。)(本段的结构也是非常标准的申论中分论点的论述方式,充分的道理论证+对策填充。)

热情讴歌人民。 (创作内容要能以人民为主题,主动表现人民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人民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总书记金句+大背景论证+说理论证,本段论证可以迁移,当代中国的变化、人民的力量,适用于一切人民话题。)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 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用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反映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 (很好的排比句,一个排比说方式,两个排比说表达内容,朗朗上口。) 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讲述更多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的百姓故事,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创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