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加油!赶路人 | 外卖妈妈》完整版
自2017年3月8日,女儿刘若萱被查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那天起,张宁一家的噩梦开始了。他们从河北辛集搬往天津,在速度、时间与金钱中奔波,为女儿幼小的生命争分夺秒。
如今,兵荒马乱的日子好像终于过去。女儿刺刺的细发突破头皮,一点点长了出来。
撰文丨
施展萍
编辑丨
迦沐梓
出品丨
谷雨工作室
刘若萱写给张宁的小纸条
“妈妈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母亲节快乐,妈妈我做了一条项链送给妈妈。”
5月12日,张宁收到了属于她的母亲节礼物——一张小纸条外加一条小项链。女儿刘若萱的字很大,工工整整地填满每个小方格。串成项链的是小珠子、小花、星星和爱心,粉嫩嫩的一串。张宁戴着项链自拍,发了条朋友圈,感慨之前的生活像是一场梦。
如果是梦,那过往的生活一定是令人无法喘息的噩梦。自2017年3月8日,女儿刘若萱被查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那天起,这场噩梦就开始了。
刘若萱
神经母细胞瘤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病程凶险,若无条件治疗,生存几率仅为30%。2017年8月,张宁与丈夫带着刘若萱从河北辛集搬往天津,将女儿送入天津肿瘤医院做干细胞移植。“外卖员”是她和丈夫能找到的最适合的工作——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女儿。她成了天津宾水里蜂鸟站点二十多名外卖员中唯一的女骑手,在速度、时间与金钱中奔波,为女儿幼小的生命争分夺秒。
一项数据——去年7月,张宁在客户与店家之间来回穿梭850次,送出770单,赶路3190公里,相当于从天津一路开到乌鲁木齐。
纪录片《加油!赶路人 | 外卖妈妈》片花
然而,枯鱼涸辙的生活如一杆不断被加码的秤,沉沉下坠。刘若萱的病花光了家中积蓄,孩子还要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张宁父亲被查出食道癌晚期,老人为不拖累家人执意出院,不久后病故;张宁夫妇俩又遭遇网络诈骗,丢了仅剩的五万元积蓄。
即便现在,这场梦也未完全醒来。比如,5月12日这天,张宁没有时间庆祝母亲节。她和往常一样,上午9点出门,身穿外卖服,在天津的大街小巷穿梭至夜里10点。
人生如关卡
“母亲”这个身份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所有女性身上的一部分特质,尤其当她是一位病童的母亲。张宁过去爱美,做过商场珠宝柜台的服务员,学过盘发,开过美甲店。后来,她收起漂亮衣裳,两套外卖服换着穿;剪了利落的短发,常常被误认为男性;如今,她的化妆品仅剩一瓶防晒喷雾和一支口红。风吹日晒,时间在她身上留下清晰痕迹——越来越黑、越来越粗糙的皮肤以及长年累月赶订单形成的匆忙、粗犷的步伐。
木心说:“生活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但生活总是要继续,并偶尔犒赏那些疲惫的人们。也有好消息传来。比如,去年夏天,刘若萱的康复率从20%提高到60%,最近的几次复查结果都不错,趋于稳定。
张宁有时觉得,病童们的人生如同一个个游戏关卡,很多孩子卡在某一关卡上,再未能向前,幸运的是,刘若萱目前闯关成功。
纪录片《加油!赶路人 | 外卖妈妈》片花
刘若萱不再畏惧去医院,甚至学会了趁此“机会”跟张宁撒娇,语气嗲嗲的:“我要扎针了,妈妈给我买个冰糕吃吧。”刘若萱心里清楚,妈妈是不会给自己买冰糕的——张宁不许她吃凉的,但她还是要撒娇。张宁也知道,女儿是“故意”的,她很高兴,因为撒娇说明女儿状态松弛,“心里觉得我已经好了”。
还有一次,张宁带刘若萱去公园玩。同龄的孩子叫刘若萱小男孩——她的头发因为化疗掉光了,刘若萱据理力争,大声告诉对方:“我是小女孩。”
张宁很惊讶。过去,因为失去一头长发,女儿自卑又敏感,每次,她都要扑进妈妈怀里,边哭边问:“小朋友都不跟我玩,是因为我没有头发吗?”张宁很心酸,但也只能安慰她,“以后你头发也会很漂亮”。张宁想起女儿生病前的长发,从上幼儿园起有三四年时间那头长发都没剪过,她给她编不同发型,有时是双马尾,有时是一大串麻花辫,还有的更复杂,两条细细的麻花辫在前额交错,后边的头发一节节往后梳……
现在,女儿不再哭泣,她勇敢地为自己争取。兵荒马乱的日子好像终于过去了,如同一个个平常的春日午后,张宁有时会想,这样平静的生活真好。
但生活就像在海面行驶的船只,平静时风光秀丽,一旦遭遇危险,打击是致命的,刘若萱得扛过5年不复发,病情才算相对稳定,张宁不敢掉以轻心。好在,这家人也不是经不起一点波澜,磨难早已形成一层厚厚的茧,覆盖在他们疲惫的日常之上。
细发生长
张宁和刘若萱
刘若萱今年8岁了,张宁带她去学校看过,刘若萱站在校门外,看着别的孩子升国旗,非常羡慕,不停地问:“妈妈,我能进去吗?”
张宁为她在老家入了学籍。对上学这件事,张宁的担忧很具体,今年9月,与女儿同龄的孩子该读小学3年级,女儿只能跳过1年级,从2年级读起。张宁担心她赶不上进度,不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但这些事情,虽然都在眼前,想起来,她又觉得遥远。
毕竟,这些都会过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再说了,至少,刘若萱不用再一个人待在家中,百无聊赖地做手工,度过漫长而孤独的一个个白日。
现在,他们一家与这座城市也终于有了医院以外的连接。张宁的车轮轧过天津的大街小巷,她知道的范围广了,认识了图书馆、自然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和海洋公园的位置,后来一一带着刘若萱去过。母女俩最常去的是图书馆。刘若萱最喜欢的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这天下午,天气晴朗。刘若萱的“公主梦”说来就来,她问张宁:“妈妈,什么时候给我买裙子”,又提醒张宁,“马上就要到穿裙子的季节了。”
刘若萱在医院
对刘若萱而言,季节是身上变换的装扮。她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裙子。
对张宁而言,季节是路面变换的风景。今年,她第一次见到天津的春天。骑车送外卖的途中,张宁发现原来天津有这么多海棠花,它们度过寒冬,在春日一一盛开,一朵朵饱满艳丽,正如女儿刺刺的细发,突破头皮,一点点长出来。
纪录片《加油!赶路人 | 外卖妈妈》
5月14日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