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差异都指向基础设施的不同,从而衍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金融生态。
36氪在纽约街头观察到,这里的银行密度明显更高,遍地皆是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的网点,直观感受是:其密度堪比上海的便利店密度。
如果不是亲自来一趟,我也不会意识到信用卡的使用体验比国内高出很多个量级。在这个人均持卡超过3张的国家,就连街头的摊贩,脖子上都常常挂着POS机,这里不仅是信用卡持卡和pos机的分布更普遍,信用卡支付体验也非常流畅,基本不需要输入密码,一部分小额支付甚至免签字,与中国大陆流行的扫码付在操作便捷程度上并无太大差异。
看起来,支付宝提倡的“无现金社会”,实际上在美国早已有了雏形,因此,微信支付宝吊打现金容易,但要降维打击信用卡,恐怕不容易。
在长达一周的日常生活和满街游荡中,36氪并未在纽约看到任何一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logo。即使是在我反复念叨“alipay”之后,星巴克小哥们总是听不懂的。
信用卡的顽固存在也决定了另一种支付业态大有机会。在苹果店购物时,店员会提醒用户使用Apple pay,如果用户没有绑卡,店员会耐心地当面教用户进行绑卡操作。这也不难理解Apple pay在美国的成功之道了——本来就是信用卡大国,Apple pay并未绕开信用卡,而是基于信用卡提升了支付体验,又没有扫码支付这样的强有力对手,自然很快把市场份额做到第一。
总体来说,正因为线下基础设施完备,美国用户习惯向移动端的迁移并未形成一股洪流。
以至于在朗迪这样的高规格峰会上,美国相关科技金融公司还在热烈讨论“千禧一代”对移动终端的依赖,会成为Fintech的一个商业机会,但这样幼稚的话题在中国显然早已过时——不仅仅年轻一代中国人已经倚重移动端,巨大的需求缺口也驱使长者们使用手机获取金融服务,我年逾古稀的奶奶,已能熟练收发微信红包并在线上进行水电煤缴费,这一点,《硅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罗也曾对36氪谈到,美国中老年人对移动终端的使用程度远远比不上中国。
《经济学人》谈到中国的金融科技中,在线借贷和移动支付已经是全球领先。中国移动端金融服务工具的蓬勃发展,与其说有天时地利,毋宁说是线下实体缺失和商业制度不完备倒逼出来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