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和日丽
公关和娱乐的混搭,做人要修炼公关,而做人也要享受娱乐。微博@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合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财经  ·  卡牌,如何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按摩? ·  4 天前  
我要WhatYouNeed  ·  在朋友圈发负能量,再也不用秒删了。 ·  1 周前  
Vlinkage  ·  Vlinkage指数 | 10月28日剧综网播指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和日丽

自嗨好累 | 理财产品跨界糖炒栗子,炒糊还是炒空?

风和日丽  · 公众号  · 娱乐  · 2016-09-14 21:26

正文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微信订阅号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后台留言。分享朋友圈请随意~




最近有很多童鞋后来留言爆料,让我来分析一下品牌营销的案例。


只能拉着圈中几个毒舌好友,大家一起来组团说说最近一些拼命宣传的自嗨事件(娱乐×品牌滴),顺便也让我时刻保持信息更新(Any gossip happens,keep me posted!!!)


但愿能成为一个细水长流的栏目……先划重点:只针对创意本身,不针对品牌or产品质量问题哈(自嗨归自嗨,此处不埋人参)。。。


感觉今天文字好多呀......就这么看吧......


先来看看这次事件营销的基础配方



配方1:落地活动


在糖炒栗子店铺门口放了一个易拉宝,易拉宝上是理财产品的活动说明(os:亲们,这就是活动落地了,接地气了,有人气了)




配方解密:


据说是在北京一个栗子铺做的,所谓的人气也就是说说而已,所有通稿就一张街拍照,人气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是气体,可吹可破。


这就是一个mini型的落地活动,和任何一个小卖店门口的易拉宝广告效益没啥区别。


糖炒栗子排长队不是稀奇的事情,更不会上热搜,所以不必沉醉在通稿里的高人气里面。


说到高人气,一定是粉丝效应和粉丝经济,可对于纯品牌来说,没有人会随便站队立flag的,除非是爆款。


配方改进:


如果要放在线下做活动,至少要有一个活动的标准模样,不是放一个易拉宝就行了,而且易拉宝上的文字密密麻麻,普通吃瓜群众完全不会有“被砸中500W”的感觉。


落地活动,一定要有骚动,骚动才能引发围观,好奇心驱使,七嘴八舌,然后再拍照上传。这是活动期待值嘛,不然就是活动YY嘛。


活动好不好,还是看最初的创意,单纯从线下糖炒栗子店铺来看,有机会可以突围,这个季节是吃栗子的时候,但是做营销是要把话题做到极致,而不是不咸不淡地放个易拉宝,我们都觉得把栗子炒热是最好的,容易上热搜,而且微博上关于“吃”,还是有机会上位的。


从整个活动概念来看,理财产品做得互联网化,还是想吸引年轻受众,所以线下活动的地点有问题,既然是跨界,为何不去写字楼,办公楼跨呢?受众人群比较集中,而放在路边,我们不觉得这种有互联网思维的活动能吸引普通路人,大家看看也就看看算了。地点,方位,场景不对,就像做品牌植入一样。



配方2:线上配合


线上找了一个外卖平台,把“炒老板栗”放进去,觉得这个菜名很独特?能足够艳压?


然后又一堆网友去八卦讨论,配合一批微博大号?


No,no,no,这只是一口虚幻的气体。



配方解密:


线上线下要打通,场景和受众很重要,前面已经说了,你既然做了带职场的高端场景,就要抓准受众。


首先,线上线下都在北京做的,你又要辐射全国,从目前的投入产出比来看,真的是过家家模式。


再说,正常的逻辑,不应该是线下有小骚动,线上神助攻推波助澜么?我们一直觉得传统的“炒话题”系列真的是不能红的,你不是明星产品,不管是跨界的糖炒栗子铺,还是本身理财产品,放在全国来说,都不算当红艺人。一个话题,一个文案,真的没啥浪花。


我们还是觉得“行动力”不够,动静太小,就没有人关注,没议论没传播。


对了,我们后宫团已经把微博hashtag挖地三尺了,前前后后也就30多个普通网友做了自来水带话题传播(截止到今天中午,这活动前面两天弄的吧?今天收到各种通稿应该是收官了),其中有几个还是品牌公关的人(看大家都共同关注了若干品牌官就知道了),还有几个是活动粉吧(几个人的微博都是发同样的活动转发内容)……(os:热点标签这种东东,只有明星粉丝是最擅长的,那得是一颗推波助澜的心呀,其实这种方式放在品牌营销里,大部分是无用功,路人如果没有参与感,加标签会麻烦,能不能发微博还是一个问题)


摆拍痕迹太重,这些都是通稿图片,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照片不算很多。什么电脑旁边的辞职信了,哎,只能说编剧功力太弱,吃瓜群众笑而不语。辞职信的梗已经玩烂了,完全没有新颖度。



配方改进:


品牌要真的做出花来,一定要真正去播种,比如这次活动是要走“炒老板”路线,编剧就要好呀,真人秀流程走起来呀,制造各种冲突矛盾,再来爆笑呀…….


不然微博真的一个一个认真的搜,路人在哪里,路人在哪里,他们都在空气里么?



配方3:跨界不是随便跨的


看到通稿的标题,我们都觉得好冷,就像初秋降温一下,凉凉滴。



配方解密:


互联网理财产品跨界糖炒栗子,故事很重要。


不要提什么“零食IP”,品牌实力还到不了那个层级,再说IP光芒下的骚动应该很大的,反正我们已经线上搜索一圈,再抓了很多线下的人群(圈内圈外的),他们都表示一脸懵懂。


文案,话题不算很接地气,“吃了炒老板栗,炒老板不吃力”,“炒老板栗来一粒,不怕老板身边的小丽”,这里用这么多谐音,是绕口令么?绕口令文案只有两个极端,一个爆笑,一个念都念不顺,爆冷!我们一致觉得,这套文案是“爆冷系列”。



通稿提到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然后挖掘职场的bug状态,让大家鼓励勇气去做理财?


虽然“炒老板”只是一个幌子,但是话题的逻辑很牵强,对职场不满,对老板不满,利用负能量作为动力,投身理财事业?


从凡人的角度来看,理财如果有什么不安因素,还是不用去理了。


配方改进:


正常逻辑来看,理财就是为了更多收益,路人都有合理欲念的,谁会清心寡欲理财呢?


理财的前提确实一种居安思危,可是炒老板到理财,跨度太大,中间是不是要把故事说得更有说服力,更柔软一点。


我们的风和君说: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大家都会追着财务同时问理财,之前我在U家的时候,公司常常还有理财课堂,财务同事,还有请外面的银行理财高级顾问,都会过来给我们上课。


其实职场理财,不是独立的,一定是要分享的,理财其实是有社交属性的,比如什么产品好,什么风险比较适中,不同性格的人也适合不同的理财。


所以还是说故事的问题,把场景聚焦一点,把生活工作中的线索理顺一点,我们觉得这个活动会比现在更好玩。


—————-我是风和君的公关总结线—————


今天也是看到有几个童鞋丢了一些最近传播案例过来,让我看看,我于是请了几个圈内圈外的好朋友,大家一起来综合解读一下这次案例,希望大家能多多“去自嗨”,其实“自嗨”如果能在圈内实现刷屏或者半刷屏效应,也是能实现KPI的,如果没有,就是纯自嗨。


我自己的理财之路还是蛮复杂的,早年我喜欢玩股票,我喜欢追求刺激,现在基本上都是稳定理财,保险,银行产品之类的,因为我有同学在银行,也会常常去咨询一些事情。


我对各互联网理财平台也很有兴趣,因为收益不错,这是最大卖点,然而如何让我们“情感上接受”呢?


最基本的点:seeding用户的使用情况,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用户群,可以抓一些典型用户做模板,做到线上线下的内容中去,比如行业属性,职场属性什么的,这样故事线会更好埋。


产品故事永远是公关故事的基础,产品好不好决定后面推广的好坏,放在娱乐圈的话术就是“要有作品”,而不是“单纯卖人设和颜值”。


而话题传播呢,一定要有独特性,别撞题材。我这一直觉得写字楼是很好的传播实体平台,白领人群基本上是社交主力,能不费力地get到各种开放信息,而马路上人群太复杂,不一定是匹配受众。


其实呢,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一点,故事讨论更深入一点,还是有机会的。


其实这个理财品牌之前植入过一些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还是有一定讨论度的,因为搭载娱乐话题,一定会有网友自发发话题,这次和糖炒栗子的跨界,坦白说,娱乐梗不够,直男癌有点重。


我还想说,谢谢你们时不时后台问我各种品牌的故事什么的,我也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偶尔冒出来说说工作的东东,也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大家也可以积极爆料,我们今天就是看了两篇通稿,然后大家人工搜索,得出了以上结论,不过这种“自嗨”也有好处,新人至少知道一个话题怎么做,有哪些流程,只不过以后要打磨精致一点。


哎呀,今天字太多了,话密了。。。好吧。。。祝你们中秋快乐。。。



新浪微博/美拍:@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新浪娱乐专栏风和日丽

网易新闻客户端风和日丽

今日头条风和日丽

腾讯新闻客户端:风和日丽

--按下去,扫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