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学工
欢迎关注“京师学工”公众号,抢先知晓与北师大学子相关的各类学生服务讯息!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与你一起营造最美的大学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学工

安全守护丨流感防范不松懈,健康活力迎新春

京师学工  · 公众号  ·  · 2025-02-05 20: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岁末年初的寒潮裹挟着凛冽北风,流感高发期也随之而来。由于流感的中文名称为“流行性感冒”,许多人看到“感冒”两个字,以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因而掉以轻心。然而, 得了流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和29万-65万死亡。

无论你是在留校科研、返乡探亲还是实习实践,都请收好这份流感防范指南,它可以助你构筑健康防线,让活力满格的你安心享受寒假时光!


01 流感并发症有哪些?


临床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都属于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并不高,但也不能就此忽视风险。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缺氧和发热。



肺炎类型包括: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发作3~5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 参考以上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

除了肺炎,流感的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心脏并发症: 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约占成人流感的1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3~5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02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 ,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咳嗽较常见,往往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

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 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出现并发症。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在症状上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 病原检测



03 场景化流感防范指南


场景1:长途出行

优选靠窗座位,减少接触过道行人;

佩戴口罩,勤用酒精湿巾清洁小桌板;

饮水时采用“快速掀口罩”技巧:单手从下巴处向上短暂揭开,避免触碰外侧污染面。

场景2:家庭聚会

建议家人接种流感疫苗(可代预约社区医院);

使用“双公筷制”:一套取菜公筷+一套进食公筷;

室内保持每小时5分钟以上的通风换气。

场景3:健身房

使用器械前,用酒精喷雾重点擦拭手柄、调节按钮等接触部位;

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着凉;

避开晚间18-20点人流高峰,错峰锻炼更安全。

场景4:图书馆

使用酒精湿巾对桌面、插座、台灯旋钮进行消毒;

翻页时用指尖关节代替指腹接触书页,减少唾液污染风险;

每学习1小时到户外通风处深呼吸5分钟。




04 得了流感怎么办?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 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 可以选择自购抗原家庭检测 ,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 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 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

出现并发症的流感: 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 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接触者: 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持续或重症: 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 用药前 先权衡利弊

病程在48小时内 ,可以根据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等需要,跟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如果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 ,又不符合上面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况,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05 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的危害有时候很大, 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 ,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 ,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

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凛冬虽寒,守望愈暖。 这个寒假,让我们用科学防护代替焦虑,用理性应对取代恐慌。愿这份流感防范指南为每位同学筑起健康屏障,让我们以最佳状态开启新的一年!



来源丨部分内容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

排版丨黄灵楚

校对丨黄灵楚

编辑丨廖慧宇 漆尔璠

审核丨陈金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济学人集团  ·  如何拯救全球化?|新书上架
8 年前
经济学人集团  ·  如何拯救全球化?|新书上架
8 年前
北京晨报  ·  12月29日 | 每日利好播报
8 年前
午夜漫画站  ·  中国诡实录《镇河神兽》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