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人两个字,充满了质感,毕竟是时间的沉淀。
可往往,能够称得上故人的,都活在回忆当中。
所谓故人,大抵是友情居多。
亲情往往是一种习惯的依恋,更多的是责任的所属,过年过节的礼尚往来其实未必是真心的关系多好,而是中国所特有的关系和情面。
爱情,又太过自私和狭隘,要么如胶似漆,要么老死不相往来。
故人两个字,还是用在友情的身上最合时宜。
二十几岁时再遇到朋友,已经可以用回忆来做出形容。
高中是我十八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很看重感情,十八岁的男孩女孩,还会把感情放在生命中一个很靠前的位置。
开始更加的自信一些,开始变的有一些多愁善感。
当和某个朋友的关系感觉有些疏远的时候,甚至会感觉到一些恐慌,那个时候总是想维系各种的关系。
而那个时候对朋友珍惜看重,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要求。想的最严重的事情也不过是他为什么不理我了,他为什么和她闹不和我闹。
现在想起,总是会不自觉的笑笑那个时候的自己。
二、
一次大学宿舍开卧谈会的时候,我们谈起了一个话题,说一个曾经关系很好,但莫名其妙的却失去了联系的朋友。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还放不开,这会牵扯到和另一个人的回忆,而回忆中的那个人,现在却已经不在了。但说着说着,大家却已经不满足于一个。
那天晚上大家就这样的一个话题说嗨,我亦想起了很多以前。
一些让我开心的事情,可同样的,我也会因为疏远而有些黯然神伤。
高中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姐妹儿,那个时候我们是闺蜜,现在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这般的称呼,我们住一个宿舍,按照年龄的大笑,彼此排了顺序。
和小四没有什么理由的就互不联系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都忘记了。
那个时候还会用QQ,可以查看浏览记录,她会看我的每一条说说,可是却从来不会点赞,我对这件事情的失望大概是我们断联系的开始。
我会耿耿于怀在她只有在投票的时候才会想起我,可是那天整理说说的时候却让我有点难过。
刚进大学的时候好多关于闺蜜之类的说说都忍不住的艾特她,直到真正的疏远之后静下心来想,每次都是我单方面的艾特,她可能也不是太过情愿。
我开始怀疑,我们曾经真的是朋友吗?
放假了彼此默契的互不联系,生怕因为情面提出见面,也生怕因为情面必须要参加这样的见面,也生怕因为情面,互相都想要找出话题可是却没有什么话题而彼此尴尬。
三、
如果现在让我和小四见面的话,我会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离开彼此的生活太久,那种疏远的感觉太让人无所适从。
可是我仍旧不会忘记大一的时候她赶来我的城市,只是为了给我送一份生日礼物,可是在给她的生日电话的时候,我却除了生日快乐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
电话里的尴尬和陌生隔着信号都可以轻易的感觉出来。
我仍旧不会忘记她给我写的小纸条,她和我一起在宿舍的阳台上说的那些话,她在我升学宴的时候送给我的祝福,周末的时候一起吃她妈妈带来的肉。
分班之后我仍旧会去她的班级门口寻她,熄灯之后仍旧会赖在她宿舍床上拉呱,在新的班级和身边的人骄傲的宣称那是我的闺蜜。
然而仔细想想,我和她其实很少有过单独。
我会想起她,只是偶尔想起她,当看到故人两个字的时候,不自觉的,我就联想到了她的身上。
四、
一路走,一路散,所以一直可以留下的,才会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所理解的故人,大抵是在一起的太过珍视,而分开之后却各自过着新的生活。把两个人的所有,都定格在一起的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