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保险
一个【让保险营销更简单!】的公众号。点击下方 ↓↓↓ 【关注】按钮,免费获得每日精彩资讯!选择【置顶公众号】找我们更方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男人千万不要去碰一个已婚的女人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地理学2025年热点选题(DeepSeek版) ·  3 天前  
宁波日报  ·  今天22点10分,迎来今年首个…… ·  3 天前  
宁波日报  ·  今天22点10分,迎来今年首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V保险

2024年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到期,机关退休人员的待遇会减少吗?

V保险  · 公众号  ·  · 2024-05-28 16:00

正文

2014年10月全国各个 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应的规则,从双轨制变为单轨制,为了防止一些人员的养老金由于规则制度一下子变得太低,国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2024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也就是说从2024年10月1日起,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将统一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计算养老金,不再有差别,我国养老金制度将正式迈入单轨制模式。


这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并轨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不同类型的人影响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以10年过渡期为依据,分别分为“职场新人”、“职场中人”、“职场老人”。


老人,指的是在2014年并轨实施时,已经退休的人员,对他们来说并轨没有任何影响,因为首月养老金已经核算好了,并且已经领取,不需要重新核算。

而“中人”指的是在并轨时还未退休,但会在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即在2024年年底前退休。从2015年左右开始,他们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累计缴费年限(不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不超过10年。

而“新人”,指的是在十年过渡期后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我们来具体讲一下“中人”和“新人”的养老金待遇区别。

以北京为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缴纳养老保险,单位按照16%的比例缴纳(企业同)。但是针对中人和新人,养老金的核算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主要根据职级和工龄来确定,被称为“老办法”。而在并轨后,采用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的方法,将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相加,被称为“新办法”。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老办法计算,主要根据职级和工龄来确定,或者岗位补贴有关系。对于2024年以后退休的新人来说,只使用“新办法”进行核算,得出的结果就是实际养老金数额。而中人来说,核算方法相对复杂。


“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对复杂,需要用新办法计算一遍,再用老办法计算一遍,然后将两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老办法的结果高于新办法,那么就按照老办法发养老金,而如果是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话,那么就在老办法的基础上加上两者的差值,并且待遇差还要乘以相应的比例,在“老办法”基础上逐年增加10%。


比如说老王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23年5月份退休。那么他就是一个“中人”。


老办法计算结果是5000元,新办法计算结果是7000元,那么他退休对应的比例是90%,


他的养老金 =5000 +(7000 - 5000) X 90% = 6800元


总的来说,十年过渡期到期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大概率不会下降。

明年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即将到期,许多人担心机关退休人员的待遇会受到影响。然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养老金最终能领取到多少,与退休前的职务级别无关,而是看你的缴费总额。


养老金并轨是为了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而进行的一项改革。通过将机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其他行业的退休人员进行统一,可以消除不合理的差别,确保每个退休人员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退休人员的待遇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减少。
还没退休的人都会关注一个问题:

自己退休时每月能领多少钱?

交了那么多年的社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自己退休后能月入多少钱?

那今天,保险伴我一生就手把手来教你怎么算自己的养老金。

社保的养老保险主要有两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现有规定,只有当我们退休时已经缴纳了至少15年社保,才能拿到社保的养老金

01

我们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具体是: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月基础养老金=(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啥?
视同缴费年限又是啥?

对应以上两个公式,有几个概念要搞清楚: 

a.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

这个数据每年不一样,我们自己可以上网查得到,比如2022年广东省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682元。

b.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社平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比如你工资10000元,按照工资来缴费,而2022年深圳的平均工资是12964元,那么你2022年的缴费指数就接近0.8。

如果你每年的缴费基数和社平工资一样,那这个指数就是1。

c.缴费年限
通俗点说,就是你交了多少钱社保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九六年之后开始交社保的话,视同缴费年限为0。

d.计发月数按下表执行。

公式看不懂?那举个例子——

2022年6月,李大爷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60周岁) 可以申领基本养老金了:

他在广东省交了25年的社保,全为实际缴费,每年的缴费基数与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持平,个人养老金账户里余额是15万,那李大爷退休每个月可以领多少钱呢?

按照李大爷的情况,
2022年退休,广东省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682元;
他每个月的缴费指数是1,平均缴费指数也是1;
缴费年限是25年;
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

按照公式,李大爷
月基础养老金=(8682+8682×1)÷2×25×1%=2170.5元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15万÷139=1079.14元
那么退休第一个月就可以领到
2170.5+1079.14=3249.64元

从李大爷的例子可以看出,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然而,大家可以自己翻一翻社保缴费记录,你的缴费基数往往会低于社平工资不少,也就是说缴费基数相对偏低。

缴费年限短、个人账户的余额也不怎么好看……

最后可能还比不上李大爷。

再退一步讲,在平均工资为8000+的时候,李大爷到手才3000+,这点钱也不并抗打啊~~

02

还没退休的人,将来还面临一个重要“变数”:根据近两年国家政策导向,逐步实行延迟退休基本已成定局,那未来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延长是否也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呢?


毕竟,我国老龄化状况不容乐观,未来很可能是“领钱的人多,交钱的人少”,社会养老保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现在根据目前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我们需要缴纳20年至25年的社会保险,才能享受“终身医疗报销”待遇

换句话说,眼15年就是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最低门槛”


于是,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只要交满了15年,将来养老基本就有依靠了。

在保险伴我一生看来,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没有好好计算过,如果只交15年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领到手的退休金有多少?


算一算,自己退休每月能拿多少钱?

前段时间,一位退休的深圳阿姨晒出了自己的养老金,只有1387元。震惊了网友:

“这还是深圳,一线城市,怎么生活啊?”

相信每个看到的朋友都和我保险伴我一生一样,心中感觉有些焦虑了!我们将来退休了也不会只拿这么一点吧?


答案令人心碎!如果只是交满15年,将来大多数人的养老金水平,可能真的只有这个数字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2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仅为2987元,还包括各种节假日补贴和安葬费补贴。

而真正能拿到3000元以上养老金的人只占一小部分,因为大多数群体“被平均”了能拿到这个数的人一般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缴费基数高,工龄长。


大多数普通人的养老金都是在3000元以下。

举个例子:

小明,男,2022年满60岁退休,退休前他刚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缴费119340元,其中个人账户的余额是:47736元。(此处省略计算过程一万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