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上面蓝色小字 | 关注
↑↑
我们是中科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与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版权合作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您的公众号,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选出
7
月份《科学世界》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将文章代码
留言至本条微信
,
并说明理由
,就可以参加抽奖啦!本期文章有点多哈!
-
01
阿尔茨海默病
-
02
天舟一号入天宫
-
03
警惕止咳水成瘾
-
04
科莫多岛的水下世界
-
05
什么是氢?
-
06
开发海洋宝藏
-
07
陶醉于宇宙之美
-
08
醋
-
09
串起翼龙演化的链条
-
10
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
-
11
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
-
12
进化的瓶颈
截止时间:下周五下班前,即
8
月4日18:00前
。
我们将随机抽取
三位
热心读者,赠送奖品!
本次奖品是科普图书
《德尔斐的囚徒
》
一本。想要?就快给你最喜欢的文章投票吧!
德尔斐的囚徒
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轻舟
页数:214
开本:16
定价:38 元
哲人礼赞
◆
◆
◆
撰文/曹则贤(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德尔斐的囚徒: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一书是一曲真诚的哲人礼赞,既有对哲人的讴歌,也有对人类智慧的梳理。哲人者,人类中特立独行的、有智慧的人们(φιλ?σοφο?,philosopher)也。他们热爱自然(φ?σι?,physis)遂有了physics(物理学),努力做聪明人(μαθηματικ??,mathematician)该做的事而有了mathematics(数学),他们的思考带来了人类的繁荣、富足与欢乐。
西方科学,始自约两千六百年前的某一天,希腊哲人泰勒斯忽然意识到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而后有了数学;又经亚里士多德,有了物理学和后物理学(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经普鲁士人康德抽去其神学的内容而有了哲学。西方智慧—最终归结为用数学和物理形式表达的对自然的理解—自希腊进入罗马帝国,后来在意大利复兴,往北越过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等国至英伦三岛,再往后扩散到俄国、美国,直至近代影响了全球。欲学自然科学者,能将此思想的脉络了然于胸,或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即便在西方,能将2600年间数学、物理与哲学的深刻思想脉络梳理清楚的著作也不多见。但是,思想的脉络却是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细读《德尔斐的囚徒: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一书,我们得以把握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这两千四百余年间西方智慧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的深层脉络。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其“与往圣精神相交流”的私人体验娓娓道来,其行文可谓一字一珠玑,一句一典故。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作者能认识到人类智慧的进步是向自然献祭的结果,苏格拉底之死、阿基米德之死、希帕提娅之死、布鲁诺之死、伽利略之被软禁,都有了超越人性之恶这个层面的解读。
此外,作为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原始文献,包括早期拉丁语、希腊语甚至阿拉伯语的古籍,这是需要大量考证的。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西哲名言,如“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等,作者也都给出了出处和较为完整的语境。
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数学和物理学有贡献的国家屈指可数,一些不甘落后的国家或者说一些国家中一群不甘平庸的个人,也努力要对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人们内心真有这样的渴望,那就该严肃地考虑如何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深度学习科学思想的演化怕是我们必须要补足的功课。我们不光要学会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和微观的世界,还要学会把目光投向终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