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司年初至今涨
14%
,我们认为一方面体现市场对公司
2017
年以来线上持续高成长的认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对公司
2018
年线下各业态门店开店加速的期待!
我们之前已分析指出,
无论是产业还是二级市场,关注点将从
2017
年的“站队”转向
2018
年的“落地”,其中龙头公司(既包括阿里、腾讯,也包括苏宁、永辉、天虹、王府井等)均已在或具有加速扩张、整合的能力与机会
;公司
3
月
31
日
133
家苏宁小店同开,已然标志着智慧零售战略
2018
年正在务实推进、加速落地。
1. 2017
年收入
1879
亿元增
26%
,不考虑扣除运营资金理财收益的扣非净利润
5.32
亿元,同比增长
156%
。
公司
2017
年实现收入
1879
亿元,同比增长
26.48%
,增速较
2016
年增加
16.79
个百分点,其中
1-4Q
各增长
17.38%
、
25.76%
、
36.95%
和
25.32%
,四季度延续高增长,且各季增速均较
2016
年有
10-20
个百分点的增加。
2017
年公司全渠道销售规模
2433
亿元,同比增长
29.16%
。
据公司
2018
年开店计划:
苏宁易购广场
重点围绕一二线城市用户聚集区,及三四线城市核心商圈储备,并对现有广场升级迭代,计划新增运营
20
家;
云店
加速升级,预计新开
150
家;
红孩子母婴店
计划新开
150
家;
苏宁小店
计划新开
1500
家;三四级市场加强
苏宁易购直营店
、
零售云加盟店
的开设,力争实现
3000
家店的开设目标。
①
可比店收入:
公司
2017
年同店收入增长
4.17%
,
1-4Q
增速各
3.22%
、
5.54%
、
3.59%
和
3.51%
,其中易购直营店和母婴店各增
34.9%
和
42.15%
;
②
可比店坪效:
2017
年可比店坪效增长
9.19%
,其中易购直营店和母婴店各增
34.18%
和
42.15%
。
因线上销售占比提升及促销等,以及开放平台、物流和金融等增值服务收入增加,综合来看公司
2017
年毛利率基本稳定,略降
0.26
个百分点至
14.1%
;公司全渠道的规模效应带来销管费用率减少
0.83
个百分点至
13.57%
,强化现金管理提升资金收益使财务费用率减少
0.12
个百分点,整体期间费用率减少
0.95
个百分点至
13.73%。
此外,公司出售阿里巴巴股权实现净利润约
32.85
亿元,最终全年净利润
42.1
亿元,同比增长
498.02%
,
剔除出售阿里股权收益后净利润
9.28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
237%
(不考虑
2016
年出售股权收益),
其中
1-4Q
净利润各
0.8
亿元、
2.1
亿元、
3.8
亿元、
2.6
亿元,三四季度整体较一二季度加速盈利
。
公司
2017
年扣非净利润
-8839
万元,其中
1-4Q
各
-7787
万元、
-1.18
亿元、
1.12
亿元、
9658
万元;
不考虑扣除运营资金产生的投资理财收益,公司
2017
年扣非净利润
5.32
亿元,而
2016
年同口径净利润为
-9.5
亿元,同比增长
156.06%
。
2.
门店方面,大陆地区净开
51
家,香港
&
日本各净开
1
家,各类门店总数
3906
家。
截至
2017
年底,公司在全球共计拥有包括云店、常规店、苏宁易购直营店、母婴和超市专卖店各类店面
3906
家,其中自营门店
3867
家,零售云加盟店
39
家。
(
1
)家店
3C
店:
以云店为代表,一二级市场面积
2000-8000
平米,三级市场
1000-3000
平米,截至
2017
年底共拥有云店
323
家、常规店
1144
家(旗舰店
118
家、中心店
371
家、社区店
655
家)、苏宁易购县镇店
32
家,
2017
年新开
127
家,关闭
106
家,截至期末合计
1499
家,总面积
456.06
万平米
。
(
2
)母婴店:
面积
1000-6000
平米,集母婴商品、生活服务、儿童游乐、文娱视听为一体的
O2O
购物平台,
2
017
年新开
32
家,关闭
5
家,截至期末共
53
家,总面积
10.94
万平米
。
(
3
)超市店:
苏鲜生超市,面积为
3000-5000
平米,打造“生鲜
+
餐饮
+
超市”模式,
2017
年新开
3
家,截至期末共
9
家
。
(
4
)苏宁小店:
定位于社区、城市
CBD
、交通站点的便利服务,面积
80-200
平方米,以便利店和独立
APP
组合,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本地生活服务等各类需求,
2017
年新开
12
家,关闭
2
家,截至期末共
23
家
。
(
5
)易购直营店:
面积
200-700
平方米,是公司加速下沉县镇市场的智慧零售端口,自营外公司
还打造了“零售云”加盟平台,开放输出苏宁在供应链、仓储、金融、
IT
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赋能中小零售商。
截至
2017
年底拥有易购直营店
2215
家,零售云加盟店
39
家
。
3. 2017
年线上总
GMV
(含税)
1267
亿元,同比增长
57.37%
,移动端订单占比达
89%
。其中线上自营商品收入
974.6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57.52%
,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
292.36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56.85%
,
公司
1-4Q
线上总
GMV
增速各为
55.2%
、
50.9%
、
60.6%
和
60.5%
,整体三四季度增长好于一二季度,且四季度增速较
2016
年同期增加
9.2
个百分点。移动端交易占比不断提升,截至
2017
年
12
月公司零售注册用户
3.45
亿,移动端订单数量占比线上整体增至
89%
,易购
APP
活跃用户数较
2017
年初增长
105.73%
。
2017
年全年
猫宁电商
(公司持股
51%
)实现收入
143.29
亿元,净亏损
-1.73
亿元。
此外,公司线上平台持续聚焦流量经营、商品运营以及会员营销,提升精细化经营能力,优化客户体验。
2017
年
12
月推出了超级会员“
SUPER VIP
”产品,为付费会员提供商品返利、专属客服、售后服务、
PP
影视会员、
PP
体育会员等差异化的会员权益,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同时上线了“乐拼购”、“苏宁特卖”等一批线上运营产品,有效推动线上平台运营能力的提升。
4.
分品类,通讯、小家电、空调等品类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主要品类中,
通讯产品
同比增长
43.59%
至
491.29
亿元,占主营收入
26%
,但同时毛利率减少
1.83
个百分点至
5.21%
,公司通过新品首销、单品包销、爆款打造等加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渠道建设,加快下沉三四级市场,带来了通讯品类快速增长;
小家电产品
收入同比增长
31.84%
,毛利率增加
0.71
个百分点;
空调产品
收入同比增长
28.24%
,毛利率增加
0.27
个百分点。
5.
物流社会化收入增
136.24%
(不含天天),快递网点合计
20871
个,仓储总面积
686
万平米(含天天)
,物流网络覆盖全国
352
个地级城市、
2908
个区县城市。①
天天快递已全面整合
:
2017
年四季度公司物流已与天天快递完成系统等方面的整合统一。②
加快物流建设
:
2017
年公司新投入运营
5
个区域配送中心、
1
个自动化拣选中心,截至
2017
年末,已投入运营
8
个自动化拣选中心、
37
个区域配送中心,另外有
4
个自动化拣选中心在建、扩建,
20
个区域配送中心在建、扩建。
③
持续提升配送时效和服务体验
:“次日达”、“半日达”服务覆盖全国
319
个城市;“准时达”已在全国
9
个城市推出;“送装一体”已在全国
114
个城市推行。④公司与深创投联合发起设立
300
亿元规模
物流地产基金
,以加速优质物流仓储资源的获取,目前首期基金设立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
6.
金融交易总规模增
129.71%
,引入战投强化核心竞争力
。公司金融聚焦于支付、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产品销售等四大核心业务。其中苏宁支付新用户开户时间缩短至
100
秒;供应链金融
2017
全年业务投放额达同期的
2
倍;建立新一代风险特征建析系统,交易资损率仅为
0.005%
,反欺诈能力行业领先。
此外,苏宁金服继
2016
年
4
月首次增资
66.67
亿元后(投后估值
166.67
亿元),
2017
年
12
月再完成了第二轮
53.35
亿元的增资,引入包括苏宁金控、员工持股合伙企业(二期)、云峰新创投资等在内的共
15
家企业,投后估值
323.35
亿元,公司持股比例由
60%
降至
50.1%
。
2017
年苏宁金服实现收入
21.79
亿元,同比增长
103.5%
,净利润
5.08
亿元,同比增长
43
倍;苏宁消费金融实现收入
3.84
亿元,同比增长
263%
,净利润
2.17
亿元(
2016
年同期亏损
1.89
亿元)。
维持对公司的判断。
我们对公司的推荐基于边际份额提升和改善加速逻辑,认为:①阿里与京东的进退:产业变革加速,龙头竞争平衡,阿里苏宁在流量、物流、联采等深度合作;京东不再以价格战为导向而追求盈利,为苏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②苏宁自身拐点:
2016
下半年以来线下盈利改善,线上成长提速,物流金融拼图完成,已度过互联网零售转型阶段,步入成长机遇期;
2018
年开始线下各类门店开店提速,抢占线下流量入口,线下龙头具有整合输出能力与机会。
展望未来三年,公司自身品类拓展、平台成长,线下门店快速且有效率扩张(计划
未来
3
年互联网门店拓展至
2
万家),均有望强化公司在当前新零售竞争格局中的成长逻辑,同店及收入增速提升、
GMV
增速及结构优化、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升,均是跟踪和验证这一逻辑的重要指标。
更新盈利预测。
预计
2018-2020
年净利各
16.39
亿元、
28.15
亿元和
35.08
亿元。分部估值,
2018
年线下
41
亿元净利给以
18
倍
PE
,线上
2027
亿元
GMV
以
0.25
倍,所持阿里、中国联通、万达商业、江苏银行等股权市值约
379
亿元(其中阿里股权价值约
240
亿元),以及苏宁金服业务价值约
200
亿元,综合目标市值
183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9.7
元,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
线下改善与线上减亏低于预期;与阿里合作效果欠佳;竞争加剧等。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延伸阅读
【苏宁易购】预计2018年延续高成长,强化龙头竞争力
【苏宁云商|深度】沉潜而跃,进入互联网零售新时代
公司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