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韩国棋院取消累计犯规直接判负规则 ·  10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韩歆毅即将出任蚂蚁集团CEO,CFO职务由刘政接任 ·  11 小时前  
槽边往事  ·  长新冠和睡眠问题 ·  19 小时前  
半佛仙人  ·  《射雕:侠之大者》给我看笑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全文来了!广东省委书记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实录(2025)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2-05 18:29

正文

农历新年刚过,广东就吹响了全力拼经济的冲锋号。


2月5日,广东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黄坤明指出,“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已连续三年在开年打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旗帜,足以看出高质量发展在广东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显然,在这个关键年份里,广东正以开年就起跑的奋进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以下为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的讲话实录。


口 述:黄坤明 广东省委书记
来 源:广东发布


同志们,朋友们: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今天,当开工的号角再次吹响,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而至。

承载着新一年的期许,开启了接续奋斗的新程。我们加满油、充足电,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借此机会,我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父老乡亲,向所有关心支持广东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向春节期间在广东坚守岗位、春节之后精神焕发投入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企业家、艺术家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慰问和诚挚感谢!正是靠着我们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创新创造,共同绘就了岭南大地百业兴旺、春色满园的美好画卷。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注重谋产业抓生产,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走正确的路,牢牢抓住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基本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等基本要求。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在理论上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概括的产业演进规律,在实践上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产业发展亲切关怀,强调抓实体经济就是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要求我们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亲临视察时指出,广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根本途径在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书记有力指引我们深刻把握立省之本、强省之基,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内容、强大支撑。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没有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规模之大、难度之大史无前例,对物质技术基础的要求之高也史无前例。我们不仅需要建成农业强国、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推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环节之间协同融通、高效运行,全方位提升生产力水平,以体系性的强大“硬实力”,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大厦。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将开辟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路径,让中国式现代化绽放更加强大的真理光芒。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战略之举、关键之为。

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三来一补”起步,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到牵动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引领全球的智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带来生产力的不断跃迁,支撑广东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在转型升级中持续蝶变,是广东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成功经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我们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开创广东发展新局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优势所在、使命所在。总书记指出,广东在全国产业体系版图中分量很重,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经过长期发展,广东的产业体系积累了厚实基础、独特优势。我们的体系足够全。

今年粤港澳将联合承办全运会,我们也完全能够举办产业体系竞赛的“全运会”。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我们的配套足够强。广州的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圳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佛山的智能家电、东莞的智能终端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链条、产供销环节高度耦合。

特别是我们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也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我们的空间足够大。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广大县域存在的产业落差蕴含着巨大潜力。

总书记去年视察的横琴,靠着发展“四新”产业,15年间经济总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到去年的538亿元,有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我们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抓住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

同志们,朋友们!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筋骨强健方能行稳致远。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产业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主有辅,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紧盯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原料器件生产必备,实现成行成市、成链成群、成名成品发展,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打造更多热点、燃点、爆点,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

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产业变革由技术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关键核心技术比例不高但关乎命脉,没有捷径可走惟有向上突围。要向“高”攀登,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采取“大兵团”战役式作战模式,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在战略必争领域并跑领跑。

科技无处不在,创新永无止境。要向“实”聚焦,从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持续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生产效率。科技引擎,市场点燃。要向“转”发力,及时推出需求侧政策,助力完成技术走向市场的“临门一脚”,跨越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未知前夜”。要向“外”拓展,深度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创新网络,在竞争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

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广东有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还有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壮大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让各具神态的“企业之树”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

国企、民企、外企都是广东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开展多样化合作,各尽所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正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努力造就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希望广大企业扎根广东、深耕广东,聚焦实体、专注主业、关注市场,练就独门绝技,塑造百年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担纲大任。

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广东通江达海、融汇中西,改革开放的精神、创新创造的意识、苦干实干的品格深入骨髓、融入基因,具有软硬兼备的良好环境。要充分激活政策效应,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精准对接、协同发力。

这次大会安排了政策发布与解读环节,请大家关心关注,在实践中用好用足。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治理机制,深化信用广东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效能,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要广聚天下英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今年,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有志青年前来广东实现人生梦、见证中国梦。

同志们,朋友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因其不易,更需勇毅。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但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转型之痛、升级之难后,发展之船必将驶出三峡、乘风破浪。因其不易,更彰不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