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中国做题家,撑起美国AI ·  5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002年来首次,以色列坦克开进约旦河西岸 ·  2 天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关注|分配公寓住房、三重医疗保障!美军文职人员享受啥待遇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1-08 18:37

正文

随着军队人员分工呈细化趋势,单纯由军官和士兵组成的军队结构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将广泛吸纳文职人员作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美军的文职人员制度较突出管理职能和服务保障功能,在文职人员佩枪、档案、住房、医疗、服装等方面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特殊情况,文职人员可佩枪


美军规定,文职人员只有在执行作战支援任务或参加军事演习时,才能佩带武器。


具体来讲,是否批准携带随身武器由文职人员参与任务的指挥官决定,指挥官会提前告知文职人员是否需要携带随身武器,携带的武器必须是联邦政府和军队配发的制式武器,仅用于个人防卫,且必须接受相关培训。


随着美军不断扩大海外军事行动规模,参与保障的文职人员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担负军事情报搜集和战斗装备抢修的文职人员常常会加入战斗一线,死亡、受伤、被俘的风险陡增。为保障其生命安全,美国陆军不允许文职人员的工作位置超越某一部队的特定界线,如师或旅的后方分界线。五角大楼曾专门要求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为文职人员发放佩带式武器(如手枪)以供防卫之用。


档案管理公开化


联邦政府规定,军队必须创建完整准确的文职人员档案,将指挥、组织、培训、安保、评估等内容全部纳入档案中。


美国联邦政府保存文职人员档案的机构分三个层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军队人事档案中心和军队文职人员档案中心。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归联邦政府管理,保存着曾在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军队中工作的文职人员的人事档案,包括人事活动档案、前雇员健康和收入情况档案、个人财产档案等,共有文职人员档案5500多万卷;军队人事档案中心是专门保存美军现役军人和美军文职人员档案的机构,属于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下属机构;军队文职人员档案中心则专门用以存放军队文职人员档案资料。


美军文职人员档案管理严格,标准同现役军人。从联邦政府《联邦文件管理法》到军队《国防部档案管理工作》《陆军档案保管工作手册》等法规规定,都对文职人员档案管理有明确要求。美军文职人员的档案内容包括出生证明、公民身份证、护照、结婚证、家庭医疗记录、个人财产记录、社会保险卡、毕业文凭、配偶就业简历以及考核情况、晋升情况、奖惩情况等内容。


与现役军人一样,文职人员的档案是公开的,可通过国防部或各军种有关网站进行查询。文职人员在调动、晋升、解聘、退休前,可提出查询个人档案的申请,获准后在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军队人事档案中心或网站查询,或在雇佣单位人事部门查询。


分配公寓住房,可“拎包入住”


美军文职人员享有公寓住房,住房标准按薪级划分,适当考虑其家庭人口和工作资历。文职人员公寓分为长期使用和短期使用两种,带有简易家具、电器、网络,文职人员可“拎包入住”。居住在雇佣单位(如五角大楼、军事基地、院校、医院)之外的文职人员,会得到适当的房租补贴。


美军文职人员初到雇佣单位报到时,可前往房屋管理办公室进行咨询,并将得到有关家具、电器、租金、押金、额外费用以及赔偿等方面的建议。如果文职人员被派驻海外基地任职或执行任务,雇佣单位会向其发放《住房指南》,告之当地的房租、环境、交通等情况,便于文职人员租房时参考。


为改善文职人员的住房条件,美陆军部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基地管理改革计划”,各基地成立了新的管理中心,直接向基地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资金。陆军部还在卡森堡、胡德堡、刘易斯堡和梅德堡等大型军事基地试行住房私有化工程,允许承包商翻新旧房和新建住房,缓解文职人员住房短缺的矛盾。在海外军事基地,陆军开始尝试以“先建后租”的形式满足文职人员的住房要求。2009年2月,美国防部系统实施“房屋所有人”援助计划,拿出5.55亿美元专项基金,用于补偿那些因服役调动而出售住房的各军种现役、退役军人和国防部文职人员家庭。


受“三重医疗保障体系”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军文职人员的医疗保障按照“军队文职人员健康与医疗计划”实施,可享受一定的医疗补贴。但由于该计划属于传统的付费服务形式,因此如果文职人员及其家属选择地方医疗机构则须支付较高的额外就医费用。


1997年5月,美军“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正式施行,并成为全美最大的卫生保健体系,受益人群包括现役军人、文职人员、退休军人及其家属、战争遗属。“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障、标准医疗保障、补充医疗保障、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医疗保障、生命医疗保障以及特别医疗保障。


2007年,美军医疗保障总预算约394亿美元,受益者近910万人。2009年,仅全球范围内在“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工作的美军文职人员就达到4.7万人。与其他政府雇员相比,美军文职人员及其家属享有医疗优先权,可免费在军队医院、社区医院、家庭保健中心和救助中心就诊或进行康复训练。


美军对文职人员使用药物治疗有严格规定,文职人员得到药物的基本渠道主要有:在军队药房开免费处方药、通过“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在网上订购邮寄以及在各类药房自费购买。为防止文职人员滥用药物或吸毒,五角大楼在马里兰州米德堡建立了法医毒理学药物测试实验室,每年随机对近50%的文职人员进行药物和毒品测试。在心理治疗方面,美军开发有“文职人员心理评估和培训”系统,每250名文职人员配有一名文职心理训练师。


参加海外部署的文职人员可享受相应医疗保障。1995年颁布的《陆军部文职人员雇佣部署指南》指出,文职人员在部署前须接受医学筛查,筛查心血管疾病、骨科、牙科、神经病学、内分泌、皮肤病、心理、视力和听力等项目。各陆军医院视情况向执行任务的文职人员提供药物、仪器和必要的治疗。国防部文职人员在为战争中的美军提供保障时,有资格享受军用治疗设施的服务,与军人等同,无须支付任何费用。


配发作战服发放置装费


美军对文职人员没有统一着装要求,一般以工作性质决定某类雇员是否需要穿着制服。如因工作需要以便于识别身份,各军种部长和国防部所属机构负责人有权决定是否需要统一着装。


《美国法典》以及国防部、各军种部制定《美国陆军文职人员着装规定》《美国空军文职人员着装与补贴规定》等规章制度,专门对文职人员的着装标准进行了规范。按照规定,文职人员在接受军事训练并得到军种部长授权的情况下可以着该军种军装;消防、车辆驾驶、餐饮服务、警卫、修理、放映岗位以及阿灵顿国家公墓向导、工程兵堤坝维护人员等蓝领文职人员须着统一制服;军校文职教员、高级机关文秘人员等白领文职人员则没有统一要求,但须着得体的正装。参加检阅、典礼等场合必须着正装,晚宴、舞会等场合要求着晚礼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