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非正式渠道消息,雷洋家属接受案件结果,放弃申诉。
两点几乎可以肯定:一、雷洋家属是在压力下决定放弃的;二、会获得相应补偿。
同时我认为有一点必须明确:任何公意和舆论,无法凌驾于雷洋家属的决定之上,这个意义上本案已经结束。雷洋案同时具有“公”、“私”两种属性,从狭义上讲,其公共属性必须服从私属性,也就是雷洋家属的意志,尽管这种意志很可能是在极大压力下做出的。因为雷洋家属才是悲剧后果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最终有权采取任何决定的人,此外任何人都无权代替雷洋家属做出决定。
雷洋案无疑击中了国人的焦虑和痛点,才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包括人大校友在内,人们呼吁为雷洋讨还公道,一方面是为了雷洋本人,但是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不再被公权力随意侵害。固然案件本身疑点尚多,但警方过度执法则是检方也确认的。就像当年孙志刚案推倒收容遣送制度一样,人们期待雷洋案也能够在规范警方执法方面起到同样的效果。如此则雷洋尚不算“白死”。
这就是雷洋案公共属性的一面。
而另一面,雷洋案首先具有私属性,也就是雷洋家属的诉求。作为悲剧的直接承受者,雷洋家属的诉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弄清真相,讨还公道,惩罚犯罪嫌疑人;二、获得适当的补偿,特别是在家庭失去顶梁柱之后,这是非常现实的考虑;三、平复心灵伤痛,恢复正常生活。这个过程只能由家属自己来判断,到底是在持久战中继续为真相而战,还是尽快了结,开始新的生活。同时家属还需要考虑,如果采取持久战,最终收获所期待公正的可能性有多大、付出的时间和心力等代价有多大。可能家属也明白,取得公众期待的胜利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小。
至于雷洋案的溢出效应,比如规范警方执法、提高人们安全感,固然也可能是家属的重要诉求之一,但如果家属在某些压力下决定不再追求这种公共效果,恐怕任何人都无权指责。
我当然不知道雷洋家属具体是怎么考虑的,甚至是在怎样的压力和情境下考虑的,也并没有很多信息透露出来。但无论如何,既然决定已经做出,公共舆论就无法再从雷洋本人包括家属的角度推动事态向着舆论期待的方向发展。雷洋案作为一个公众话题,当然还会继续并长期停留在舆论当中,甚至包括案件细节的讨论与质疑,但是它作为一个具体的案件已经结束了,以后都只是在公共话题和议程设置的意义上存在。
雷洋案并未取得公共舆论期待的彻底胜利。但是从雷洋家属的角度考虑,如果家属已经接受了一个结果,公意也应该尊重家属的选择。我们有必要理解,官司和冠军杯不一样,冠军杯需要分出输赢,而官司在输赢之间,其实有着相当大的中间地带,双方可以谈条件,可以达成某种妥协,并且通常这些信息是不向公众透露的。这个意义上,雷洋家属选择妥协,是家属的权利;如果因此让为雷洋奔走呼吁的人们感到失望,好像也只能失望。
但是可以相信,经过雷洋案的教训,警方在今后的执法中会更加小心一点,应该是比较没有疑问的。这点相信,不知道能不能略微起到告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