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杜兰特:哲学是一种“高尚的欢愉” ·  昨天  
哲学王  ·  邓晓芒: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 ·  2 天前  
慧田哲学  ·  有了权力后,就懒得再装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顺其自然,是最高级的养生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12-10 17:5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从《道德经》和儒风大家的角度阐述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引用了莫言、曾国藩等人的话来支持其观点。文章指出,顺其自然是最健康的活法,也是最高级的养生。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是最高境界。文章还提到了生活中的例子,如小和尚和师父的对话,强调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于人生的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顺其自然是最健康的活法,也是最高级的养生。

文章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人生中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的秘诀。

关键观点2: 人生中的事情有其运行规律和安排,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是最高境界。

文章指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我们应该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关键观点3: 生活中要平衡欲望与节制,尊重生理规律,不过度保护自己。

文章强调了生活中的平衡和节制,指出尊重生理规律,不过度保护自己,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樱桃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道德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水往低流,日出东方,万物应势而生,人生随缘而止。

顺其自然,是最健康的活法,也是最高级的养生。

莫言说: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漫漫人生路,但求自然而然,过好余生每一天。

唯有顺其自然,方能身无恙、心无忧、人生无大过。



《庄子·养生道》中说: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意思是说, 顺应万物自然,就可以保重身体,保全天性,养护精神,尽享天年乐百岁。

现在的人们刻意追求健康长寿,处处小心翼翼,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也层出不穷,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长寿妙方和滋补神药。

大道无道,大养无养,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才是真正的养生真经。


晚清名臣曾国藩年少便身体虚弱,小病大病不断,一生中几乎没有什么健康岁月。

但他却以病弱之躯,科举封侯、创建湘军、管理家庭、教育子女,几乎面面俱到。

更难得的是,在平均寿命据说只有33岁的清朝,而曾国藩却活到了60多岁。

可以说,曾国藩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曾国藩在饮食上十分规律,每顿只吃八分饱,不贪口腹之欲,饭后还坚持散步。

每日睡觉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保持顺时而为的饮食作息,不仅能够提精益神,更可修身养心。

顺其自然,应该做的就身体力行,不应该做的就令行禁止,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也不过度保护自己。

尊重生理规律,节制自己的欲望,长此以往,身体才能安然无恙。





《养真集》中说: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左右命运的安排。

很多时候,生气较劲都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所有的坏情绪,最终都由自己买单。

俗话说:


“百病生于气,养生先养心。”

唯有物来顺应,从容以对,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庄子·田子方》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春秋时楚国的孙叔敖,政治场上三起三落,曾三次官至令伊(宰相),也有三次沦为平民。

肩吾问他:


“你三次高官厚禄却不显荣华,三次被贬离开也面无忧色,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孙叔敖回答说:


“得失并非我能左右的,所以官职来的时候我不拒绝,失去的时候我也不阻止,故此心无忧虑啊!”

恰如庄子所言: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你无可奈何的,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所以,无论喜乐悲欢,还是得失因果,顺其自然就好了。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修一颗从容心,做一个自在人。

如此,方可心中无忧,清风明月,不请自来。



荀子有言: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生命中很多东西,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越是强求,就越得不到;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与其做无望的挣扎,落得个事与愿违的结局,不如顺其自然做好自己,不求事事尽如人意,但至少人生无大过。

曾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小和尚问师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