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今年,要求楼市回升的城市,不止一个 ·  22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好车!😋-20250207115317 ·  昨天  
视觉志  ·  新疆姑娘的行李箱,真香……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2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 | 会遇见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杜课往期回顾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12-27 22:16

正文

杜课往期回顾


人物聚焦

读邓

祭林昭

读胡适

怀高华

救赎课

韬奋先生

鲁迅先生

李佩先生

阿Q永生

暗夜之烛

再读胡适

民国“毒舌”

夜谈王国维

陈寅恪九章

亚妮的选择

遇罗克之死

托尼的拯救

梵高的来信

读昂山素季

思想者顾准

我们孔乙己

丁大卫支教

大夫吴孟超

看一眼不能忘

孔老师的故事

查先生的魂灵

像杨小凯那样

秦玥飞的选择

范雨素的意义

崔永元变了吗

少数人的责任

柏格理的故事

杜课夜访霍金

奥普拉说什么

为了忘却的记忆

最后一个士大夫

无法沉默的螺旋

秋瑾岂是关巧红

夏目漱石的人生

一生一世一双人

乌尔班尼的牺牲

范长江的生与死

王小波,你好啊

于黑暗中得安宁

平生不识孙明经

为什么是胡锡进

为你写的感恩曲

如何造就曼德拉?

如何理解俞飞鸿?

丁龙的馈赠与追问

钱谷融先生的诗意

胡德夫的歌和人生

科恩的诗、歌和人生

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

像乔姆斯基那样的人生

杜骏飞 | 悼余光中先生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

我们这个时代愧对孙明经

孤独的行路者——卢安克

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

说话的权利:读伏尔泰

乌里(Ueli Steck)之死

苏菲 · 珊曼妮的歌与人生

独有爱莲人:叶嘉莹的人生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

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

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

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

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

愿你读她五分钟,知道一生贵重

眼中甚少奇男子,戏里良多旧宫娥

当得起“风骨”二字者,大约只有他这样的奇男子了









热点追踪

KO

淮水行

坏老人

侵略性

锦鲤国

金马奖

说“白眼”

鸿茅危机

基因危机

逆天作文

澎湃疑云

瑞典逐客

虐童事件

寒门高考

状元失联

庆典无言

未贵先富

何以报善

九谈拼多多

消失的冰冰

王菊现象学

耿直的招聘

隐私启示录

神什么考题

冲顶与撒币

恋与制作人

相亲鄙视链

野猪启示录

南大不高兴

网红的婚事

本科的终点

反韩与爱国

上海的凶杀

网红的婚事

谁来救慈善

沙特的杀戮

毕业说什么?

校长说了什么

人类恶行辞典

暗黑的红黄蓝

俞敏洪说什么

药神,我还没看

豫章学院(上)

豫章书院(下)

杀死一只啄木鸟

万国留学生来朝

免于恐惧的自由

知识付费的错觉

祁同伟与范雨素

“医闹”与女教师

“优等生”与杀人

中学的《1984》

中国有嘻哈之后

少室山上那一拜

这一课,讲崔永元吧

叮!你有一道作文题

创业少年的9条戒律

一只青蛙的三种旅行

拉斯维加斯的枪声

又见《大话西游》

教材、历史与记忆

江歌案 评论指南

一切从“我说”开始

话说“大学90%定律”

残害动物应该入罪

立志做大官的一代

醒来!掐架不是文明!

冰花故事,一场羞耻

水下的心与寂静之声

共享单车的痛和远方

作为新闻的“美联航”

霸凌事件中的沉默者

“诗词大会”,然后呢

发现一位雅典的公民

那些欢呼跳楼的人群

星空有什么好仰望的

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

如何讨论“精日”事件?

论八卦号的倒掉(一)

论八卦号的倒掉(二)

看那些“灵魂的丧尸”!

人民为什么喜欢金牌?

“低欲望社会”来临了吗

北京地铁男子骂人事件

“蚂蚁财富”做错了什么

“学而思”是万恶之源吗

什么油腻?什么中年男

米脂凶杀案:八个思考题

如何看待南大“评估风波”

“红黄蓝”事件:课后问答

《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

你不是“双一流”,然后呢

从美国大选反思人工智能

课上,我们也谈起了鹿晗

抱着十万汉字做一场大梦

“家委会”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美团,你想要什么样的清真

阿尔镇是如何向梵高道歉的

于欢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两会”:为什么你还不够关注

高铁的文明遮盖着社会的原始

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美国大选

续谈“霸凌”  :社会化生存法则

每一片重庆的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只因为他们听不懂“人性”的语言

续谈刘文展:抵达“雅典”需要什么

重温“好鱼论”——在头条下架的夜晚

一个互相称“亲”、互扔表情包的时代

李嘉诚对你说了什么(杜课评注版)

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中主流传媒的偏向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专业人士”?

发布完政府规划,媒体就可以退场了吗

为什么“双一流”发了榜单,却少有点赞

当谈及“罗尔事件”时,我们应该谈论什么

一条微博引发的骂战:冯钢教授说错了什么

一条微博引发的骂战(下):超越性别之争

小学生遇见苏轼后,我们到底应该思考什么









师生对话

真理

昨天

慈善说

论沉默

谈官威

张小平

谈“迷信”

“心流”课

“杠精”论

长大成人

人设危机

七种修炼

鸡汤之死

支教五问

扑街指南

谈“内卷人”

谈“地狱黑”

夜话“我执”

规则(上)

规则(下)

惧怕陌生人

为师三十年

致高考考生

杜门十一年

你的异烟肼

剁手节夜谈

先验的悲悯

自我的完形

生命的负熵

可爱不可爱

高语境生存

民心地动仪

社会会好吗?

看,那些理论!

谈“出丑效应”

第700次相聚

穿越职场瓶颈

人群之上的人

倦怠的“朋友圈”

红颜而不薄命

平凡,但不平庸

攸关生死的提问

人类心智的黑箱

就这样社交成熟

满大街都是圣人

你的右手会思考

不好意思的世界里

师生情义十七载

看看你的洛阳铲

到底要不要整容?

猜猜谁会被淘汰?

男生女生哪家强?

俗话说,俗话又说

杜骏飞:三严三松

你的建议我们收到了

“热情恐惧症”手册

邻里如何决定了你

小年夜!杜课谈话记

黑暗森林,光明森林

我们去露天上课吧

什么样的批评最可贵

你为什么沉迷于星座

忘人,忘我,然后演讲

有些知识,书上没有写

人类观察的奥义(一)

人类观察的奥义(二)

1989,那些闪亮的日子

十八岁时,给你一个敌人

男生、女生与皮格马利翁

“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三个你”

那些徒有其表的“科研活动”

与杜老师谈心:“符号化生存”

谈“互骂群”、“互夸群”的兴起

到底什么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听杜老师谈吃面(听课记 1)

提问的五种修炼(听课记 3)

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你的问题是:读得多而无法思考

宁在花园喝露水,不在丛林披兽皮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娘则国家娘?

You raise me up | 高丽莉的杜课回忆

诗、酒、茶:和杜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没有研究兴趣,为什么不“研究”兴趣?

喜欢同一首歌,我们会是灵魂伴侣吗?

与杜老师谈心: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

有多少人活着,但人生却从未开始?(听课记 2)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传媒思考

问新闻

汶川之问

我们网民

唯一的你

新闻之死

媒介变人形

点赞三原则

采访的真相

新闻与政治

谣言类型学

新闻与政治

微博的七宗罪

反抗算法新闻

记者节的终结

有灵魂的新闻

“付费墙”的倒掉

谈“仪式化生存”

不被观看的权力

在万人的围观中

微信生活综合症

如果孔子来上网

沟通作为社会遗产

灵魂高高在上的人

微信里的楚门世界

新闻教育向何处去

不正常的传播时代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你的“斯金纳箱”游戏

微博掐架定律(一)

微博掐架定律(二)

咪蒙应该知道什么?

微信对话的七种修养

互联网绝不会是“平等”的

网络暴民是怎样炼成的

娱乐新闻:神圣的饥饿

我们终将成为娱乐本身

网络政治表达去了哪里

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

网络政治的问题与主义

你好,读微信的“原始人”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新闻即人,新闻学即人学

新闻是人,新闻学是人学

拯救报业,社区报何以可为

众人盲从的时代,媒体何为

网络时代,公共领域缺什么

新闻必须回归知识分子行业

理解新媒介(连载1· 泛媒介)

为什么还会有“传统新闻人”?

如何看待大屠杀中的仇恨叙事

“流量不能移,十万+不能屈”

天亮了,你的自媒体梦也该醒了

“脑残”现象:网络言论因何而肤浅

巴别塔:新媒体如何塑造我们人类

我们的国家形象宣传出了什么问题

新闻观:人文主义转向以 可能?

理解新媒介(连载2· 新媒介即人)

理解新媒介(连载3· 结构即内容)

理解新媒介(连载4· 虚拟即存在)

泛娱乐时代,严肃新闻是否还要坚守

新闻为什么需要理想?还有诗意的人生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1):学会辨别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2):学会尊重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3):修炼表达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4):完善认知

深远、小众、平权:“创新扩散”的新景观

杜骏飞: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日益俗不可耐?

新闻传媒的三个关键词:资本、平台和内容战略

“微博掐架定律”突然火了,作者杜老师怎么看?









人生百问

美貌

相人

真理

人文

职场

变形

问足球

夜与昼

饿与馋

羞耻课

自卑课

苦痛课

诗的疑问

士的表达

实习戒律

吃瓜群众

相貌危机

时间穷人

书单疑云

你不是大V

“我要改专业”

如何拨慢时钟

时间沉思录

见字不会如面

沙子龙的拒绝

博士与女博士

阶层固化了吗

你为什么“抑郁”

谁的大学不迷茫

自我规划的秘密

不“喂狗”的青春

面试的基本修养

不亦生活乎(10则)

软技能:一份清单

如何做个社会人?

你的本意是什么?

出名要不要趁早

时间里的秘密修行

读书行为的算法逻辑

为什么你会感到孤独

我们为什么不歌唱?

阅读的技术(连载1)

阅读的技术(连载2)

阅读的技术(连载3)

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

我们如何去说服人民?

感到你所未曾看到的人

致一点癖好都没有的你

如何从阅读上升到解释

如何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失去

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子

如何成为一个好玩的人?

为什么读书越多越迷茫?

一棵树不会缠绕另一棵树

不要用“恐老”来遮掩平庸

战争与女性:4个思考题

公共课向左,专业课向右

知识分子如何面对“人群”?

女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为什么父母总是“不可理喻”

看得出来,你的名字叫“纠结”

“写文章就像生孩子”:答问录

“极致”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体验

这个轻言“美女”、“帅哥”的时代

女生(关于人生与投资自己)

未来的你,在职场会被赏识吗

七种穷人:绝对的贫穷无法自救

“人生好比洗衣机,稳中要有甩”

你一个蜗居青年,谈什么佛系?

书单泛滥,我们到底该读什么书

存在感:从微信朋友圈感受人性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学会辨别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学会尊重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修炼表达

网络写作的23条戒律:完善认知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

轻松?你可能上了个假大学(一)

轻松?你可能上了个假大学(二)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你说话的样子

你为什么去北上广 又为什么回家乡

网络游戏:一个多元而复杂的存在

毕业生(3):创什么都行,别创业

毕业生(1):你到底需不需要读研?

为什么你会这么写?——闲话语言思维

从眼前的生活走向诗意的远方,你来吗

无论生年几何,现在都是你最好的时间

你扁平得就像是一张纸,还谈什么感情?

人生艰难,你想要内心强大,But,how to

毕业生(2):你是一个怎样的职场新人?

凛冬(2):我们能为无家可归者做什么?

关于父母与子女,你必须知道的...(1、2)

为什么你学了这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随笔漫谈

圆缺

熵减

青春

輓別

谈“怂”

谈“怂”(续)

“心机女”

不可说

感恩课

人权日

死循环

七碗茶

月语者

证婚词

夜航记

上弦月

衰老说

赵举报

赵举报(2)

交友箴言

风景六句

击鼓传花

欢乐七语

情淡如水

社会反转

怀念新闻

未曾驯化

十三不争

游东湖记

游栖霞记

广场陷阱

个人之死

365里路

爱情之后

404动物园

堵车 (1)

堵车(2)

堵车(3)

堵车(4)

堵车(5)

堵车(第6集)

“我在意你”

齐天大圣

读诗三境界

当你二十岁

观察一个人

我的弟子观

恰同学少年

大学笑话集

大学笑话集(第二季)

时间旅行者

看花喝茶去

螺城笑忘录

人类的羊群

吃饭沉思录

唯俗不可医

夜访哲学园

“我思故我在”

谈奢侈(1)

谈奢侈(2)

谈奢侈(3)

路的禅(1

路的禅(2)

路的禅(3)

路的禅(4)

生活残酷物语

忘得干干净净

诗歌死于书写

我愿白发渐生

繁星间的发现

如何得证清净?

天下何处无夜叉

如何看懂一个人

孤独的美好一面

愉快的谈话(1)

“中才之人”生存守则

戊戌一百二十年祭

你危险的上网生涯

为苦难而奔走不息

大雪中忆鲁迅先生

Hold the door……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

污水定律及其应对

杜骏飞 | 谈《芳华》

杜骏飞:送别同学们

一个没有作家的中国

人生精进的五大要义

写给儿子的箴言(1)

写给儿子的箴言(2)

写给儿子的箴言(3)

哈哈!“旅行者”类型学

七月十二日感事答疑

请把你的瓶子给她吧

你在黄鹤楼里想什么

如何回答段子手(1)

如何回答段子手(2

如何回答段子手(3)

如何回答段子手(4)

如何回答段子手(5)

为什么会有人忘恩负义

虚拟人类:一个微剧本

大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仲秋访台赠高研院诸道友

哈哈!“旅行者”类型学(续)

这是你步入大学的第一门课

要学术对话,不要学术驯化

三十年,三十首新诗(连载 1)

三十年,三十首新诗(连载 2)

三十年,三十首新诗(连载 3)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不会烟消云散

死亡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