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注意到当下一个可能会让短视频膨胀的现象,题目叫:拍电视剧不如拍抖音?横店群演纷纷转战短视频。很多群众演员都说,以前在横店,恨不得每天淋雨、抹血、演死尸,工资也才百十块,而且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躺尸抹血之类的,现在拍抖音,一个月能有个七八千,好的时候还能更多些。这些群演平时在横店只能饰演死尸或者丫鬟一类无关紧要的角色,而现在却成为短视频里的“主角”。
前段时间有篇报道说,传统影视业危机重重,连王中军都自曝卖画解决现金流。普通群演虽然没画可卖,抖音却拯救了他们。
影视业这个侧面,见证了当下短视频的火爆。其实不仅拯救着群演,还拯救着很多地方滞销的农产品——一条短视频,农产品就连接上了用户;拯救着旅游,捧红了不少网红城市;拯救了很多贫困县,在美景、美食、美好山歌的策展中,助很多地方脱贫。还有,更引人注目的是,拯救了艺术,尤其是拯救了很多可能失传的传统艺术。
抖音创始人可能自己都不会想到,抖音竟已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这里捧红了大批非遗传人,培养了大批非遗受众。比如昆曲,很多人会觉得“现代还有人听这个吗”,甚至唱昆曲的都悲伤地觉得“快失传了”,可因为开通抖音账号,知名博主@聆韵社评弹昆曲茶社 家客流涨了三倍多,并且新来的客人里,多了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说“只听了一句就被圈粉”。《参考消息》报道过昆剧另一传人蒋珂的故事,13岁时蒋珂被招进上戏成为第五批昆剧继承人之一,然而毕业时却被劝“昆剧正在慢慢被人们遗忘,你趁早改行吧。”有次她随手在抖音发布了一段戏腔版的古风红曲《我的将军啊》,没想到视频刚发出来就获得了精选推荐,网友们纷纷称赞她“身段优美,唱腔动人”。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对很多似乎陷入失传困境、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听到的艺术,短视频就像那扇打开的窗。通过短视频这种现代人最流行的社交方式,艺术重新找到了与现代人连接的途径,在当下社会获得了新生。其实不是传统艺术“找到”了现代人,更是现代人通过短视频重新发现了传统艺术,发现了老祖宗非遗艺术中璀璨的中国文化。谁说技术是文化和艺术的敌人,谁又提到新媒体动辄就说“娱乐至死”?短视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拯救、推广与传播中的融合,深刻体现了一种技术创新带来的艺术革命,甚至是一场艺术复兴。
从数字看,确实够得上一场“艺术复兴”。官宣数字称,截至2019年7月,抖音日活跃用户数3.2亿,平台8大艺术门类,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内容短视频总数1.09亿条、累计播放量超6081亿、点赞量超201亿、转发分享量超3.9亿、评论数超7.7亿,艺术类内容,已成为抖音内容生态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人人都是舞蹈家、人人都是书法家、人人都是歌唱家。很多可能会死在博物馆、教科书、历史记忆中的艺术,活在了短视频中,在抖音中获得了新生。
有什么比3.2亿人唱着、跳着、哼着、写着、看着,让艺术更鲜活更有生命力?在短视频中,昆曲是活的,皮影戏是活的,生旦净末丑也是活的。一种艺术,再高端大气昂贵,贴再多的标签,如果没有人看,没有人玩,没有融入日常生活,那就是死的。艺术,本来就是从生活中来的,正如艺术史家所言,使人类成为人类的早期文化艺术包括跳舞、表演、歌唱、模仿、仪式、典礼、巫术、图腾,显然先于工具的制造和劳动分工,并赋予之后出现的工具和劳动以意义。——短视频的伟大就在于,让艺术重新回归了生活,在3.2亿人的抖音日常中保持着“艺术活性”。
有人说,这是短视频对艺术的拯救,正如短视频拯救了横店群演,我倒觉得可以换一个角度看,是艺术以短视频这种媒介拯救了现代人,让现代人跳出精神虚无的后现代陷阱。现代化带来了经济的加速和物质的丰裕,但也带来了现代性危机,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沉浸于物欲中,成了马尔库塞所言丧失了否定、超越、艺术追求能力的“单向度的人”,理性算计,精致利己,精神粗鄙,快得让人窒息的节奏中失去了慢的能力。蕴含着美、慢、文明、传统的艺术,对娱乐至死、算计至死、粗鄙至死的现代人是一种拯救。听一段昆曲,哼几段京剧,写几幅书法,跳几曲舞蹈,不要小看这种艺术熏陶,文化和文明就是这么熏出来的。
媒体报道说,抖音正联合书法、舞蹈、音乐、戏曲、美术、音乐等权威机构联合发起“DOU艺计划”,努力去推动短视频艺术普及及全民美育计划,也许以后很多人的音乐、美术都是抖音老师教的。对于追求单一的“单向度现代人”,曾有人戏仿“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的陕北放羊娃故事,编了另外一个现代版死循环:考清华→努力学习→北上广找工作→挣钱→娶媳妇→生娃→考清华。生活不只有北大清华,还有对美的追求。
人们还记得曾有一个很火的节目叫《艺术人生》吗?访谈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创造过同类节目的收视纪录,捧红过很多人,但后来因为收视率太惨淡,节目死了。“艺术人生”真死了吗?我倒觉得没有,而是换了一个平台活下来了,只不过不是访谈什么艺术名家,不是让大众欣赏名人的艺术人生,而是每个人参与其中,通过短视频展现每个普通人自己的艺术人生。新媒体和短视频通过赋权赋能,让普通人接近那些作为阳春白雪的艺术,展现自己的艺术天赋。《艺术人生》是2017年停播的,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正火于那个时候,退场与登场、落寞与闪亮,仅仅是时间巧合吗?
从“名家艺术人生”到“全民艺术人生”,这是媒体转型时代的一个隐喻。芒福德说,每一种技术,都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某种模式。没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们就不能理解技术在人类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抖音与艺术、美育与技术的这种日常互文,也许是这段话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