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糖豆广场舞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腾讯、GGV、顺为、IDG等共同投资。
「糖豆广场舞」融资历程
自此,创立4年的「糖豆广场舞」已累计获得1亿美金融资。
糖豆是一款主打中老年文化娱乐的APP,主要用户群体是热衷跳广场舞的大妈们。
自2015年创立至今,已经服务超过2亿的中老年用户,每月通过糖豆开展的线下活动超过4000场,月度覆盖的线下用户超过50万人次。
糖豆背后是绕不开的「大妈经济」与潜力巨大的中老年市场。
相较于养家糊口、为事业打拼的80后、90后,中老年群体的可支配时间更多。但在精神生活层面,可供他们选择的文娱方式却非常有限,主要为看电视、打牌、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等,两者间的高度不对称性为企业挖掘潜在的市场机会提供了可能。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目前45岁以上的群体人口总数已超过4亿。
此外,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与医疗水平的上升,人口老龄化会以10%左右的增速持续推进
。所以长期来看,中老年市场是潜力巨大的蓝海,保守估计在数万亿以上。
聚焦于中老年服务业的企业,都把目光放在了大妈身上。大
妈们在家庭的日常采购、缴纳水电、投资理财、请客送礼、旅游出行的诸多经济支出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广场舞,更主要是大妈们的天下。
因此,如果企业想要迅速切入并占领以大妈为代表中老年市场,广场舞是非常合适的突破口。
其实,瞄准这个方向的产品不在少数,比如就爱广场舞、99广场舞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糖豆走在了行业前沿。下面,笔者将分析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众所周知,稳定社群关系需要遵循近地域、近年龄、近兴趣的「三近原则」。广场舞社群天然就是优质的社交关系网,易于沉淀和扩散人群。
所有学习型组织中最重要的是讲课老师(KOL)与课程资源(PGC),让产品融入到现有的关系网络,最重要的就是搞定带大家跳舞的领队(KOL),以及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PGC)。
他们凭借在舞蹈领域的积累,让领队与其他用户能根据舞蹈种类、歌曲风格、教师团队来选择优质教程学习(PGC),再通过积分等产品机制引导用户上传自己的舞蹈内容(UGC),并对优秀的作品给予流量扶持与原创达人认证(P-UGC)。
笔者在其官网与其它网页中发现,糖豆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先后参与了全国广场舞大赛、央视《厉害了我的国》、《中华情》以及知名赛事的借势广场舞活动,在热爱广场舞的大妈群体中获得了不错的知名度及美誉度,这为后续APP的下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老年人学习跳舞会遇到哪些困难?笔者认为,中老年人腿脚不便、反应速度较慢,而学习舞蹈是先分解、再组合动作的过程。
首先,糖豆率先设计了慢放视频学习的功能,并提供正面、背面双面教学。
其次,糖豆在进行产品策划、功能交互设计时,都会考虑到用户的行为习惯,比如字号会调大、视频标题中会有彩色文字、迎合该人群特有的送花习惯等。
最后,在引导用户拍摄视频时,糖豆将必要的操作简化得非常通俗、直白,尽可能地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在连续多天模拟用户体验产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糖豆APP会根据中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进行精准推送。
一方面,在推送节点的选择上,从6点、7点、8点、10点、12点,到14点、16 点、18点、20点/21点,一天下来有7-8次push。
这样选择推送时间的好处是:中老年用户普遍早睡早起,有定期查看时间的习惯,对于频繁的提醒少有屏蔽,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APP的打开率。
另一方面,推送的内容也不仅限于舞蹈类,根据不同时段用户的预期行为,糖豆会推荐养生、瘦身等相关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在早期迭代中推出的投屏功能,极大地满足了中老年朋友仍然喜欢用电视机观看视听内容的习惯,为以后布局客厅场景下的电视购物做了良好铺垫。
那么,如何影响到未下载APP的中老年用户?
糖豆的解决方案是依托用户构建的微信社群+多类别小程序矩阵。
55岁以上的用户经常刷朋友圈,热爱分享文章,关注养生健
康。所以,糖豆团队也做了涵盖广场舞、幽默段子、养生保健、阅读资讯、辟谣科普等多个类别的小程序。其中,前3个小程序在2018年8月更是跻身微信小程
序总榜TOP10。
此外,在多个小程序中,都有明显的引导用户上传视频的设置。试想一下,用户完成上传动作后会做什么?极有可能是分享到同事群、亲友群,获得更多潜在中老年用户的关注,加速用户积累与裂变。
目前,糖豆的主要盈利点是广告业务,以及关联产品的销售:
(1)针对中老年用户群体的广告曝光,如种牙、植发广告
(2)点击跳转,下载第三方产品,如携程、途牛
(3)商家冠名活动,如多力菜籽油冠名的广场舞大赛
(4)销售舞蹈类服装、器材、设备
(5)领券购买食品、日用品等
依靠上述业务,显然还无法支撑产品获得如此高额的融资。所以,未来糖豆除了要扩大用户总量、增强用户黏性,还要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提升转化率上。
下面,我列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盈利方向,仅供参考。
此外,相较于其他成熟的消费人群,在提升中老年用户转化率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培育信任感。
这就要求,运营方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一味把产品价格做低,不顾产品质量。平台需要对产品与服务进行严格审核,更多地结合线下场景,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用着好的服务,博取中老年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