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 11 日至 13 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
按照惯例我们先谈谈整个大会上体现出的整体趋势,然后给出与会领导嘉宾讲话的重点。
今年百人会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是「销量下滑」,随着宏观经济下滑,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放缓,
电动汽车发展进入调整期,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主会场发言中多位领导都提到,
打消消费者心中安全方面的顾虑,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一步
。
随着动力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达到平衡点,欧阳明高院士提出,
单体电池的比能量并不是我们汽车所需要的,汽车需要的是最后放在车上的真正的系统比能量,
并点名表扬了宁德时代的 CTP 电池以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技术方面的创新。
同时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苗圩部长表示今年的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
其次,立足于中国的能源结构,随着纯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桩将不止满足电动车的充电需求,接下来还需要满足 V2G 技术,实现车辆与电网互通后,通过科学调控,灵活的进行双向充放电,以此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电网的削峰填谷。
以下为与会领导、企业高管及技术专家三个部分的发言要点整理。
「
今年整个汽车产业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进入了市场深度调整的新阶段。
今年 1—11 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 2303.8 万辆和 2311 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 9% 和 9.1%,但是 12 月份的销售看起来下降幅度在收窄。
我们分析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出现了下行压力和贸易摩擦等外部影响。二是排放法规从国五向国六升级过程中,出现了政策、市场与企业不协同的情况,造成了国五车型库存积压,国六的汽车准备不足。三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带来了一定的消化影响,所以7 月份以来销量下滑比较明显。」--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2019 年,产业集成度增长比较大。在乘用车方面,
前十的企业销售量已经达到了 75.6%;
在商用车方面,前十的企业达到了 74.8%,总的在整车企业上基本上在 75% 左右,
而电池企业前五的比例就达到了 79.4%,动力电池集中度更加明显。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今年的产销量有可能是一个略微的负增长或者是零增长,就像 2018 年、2019 年连续两年以 10%、8% 左右的大幅度的下降,已经开始收窄,从这几个月的走势来看,也确实像大家的分析,呈现相吻合的一个情况。
今年或者是最迟明年,将是汽车产销量触底企稳的时期,我们估计我们的产销量维持在 2500 万辆左右,进行触底。
汽车产业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
「近年来,国内外清洁能源的发展十分迅速,全球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中有近 2/3 是清洁能源,
截至到 2019 年底,我国的非化石能源装机已经达到了 8 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的约 41.5%,
其中风、光、水、核分别达到了 2 亿、1.9 亿、3.6 亿和 0.45 亿千瓦,风、光、水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世界第一,核电的装机容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三,非化石能源的消纳情况持续向好。」--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截至 2019 年底,我国
充电基础设施达到 120 万个,较去年底增加了 50 万个
。其中设施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共桩 50 万个,增速放缓,专用桩 70 万个,
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符合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的特点。」--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 363 万辆(截至 2029 年 10 月),平台接入量 296 万辆,事故前 10 天国家平台预警提醒率准确率能达到 70%,
燃油车的燃烧事故 2-4 万辆/年,
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
万辆车的燃烧事故大概是 0.9-1.2/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
「一、建议优化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和使用环境;二、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为新能源物流车开放路权;
三、
建议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限行要求;
四、
建议在 2020 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再退坡,不要再制定中间的补贴政策,也不要对补贴的产品、技术指标再做新的调整,
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更加满足市场的要求;五、
建议明确 2025 年前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
,同时,我们还要优化实施双积分的管理制度,最终还是要归入到碳交易的过程当中,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贡献就是减少了碳排放;六、
建议服务于民用车辆的充电服务企业,享受民用电价。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
大家很担心,去年 7 月 1 号(补贴)退坡,今年 7 月 1 号还会不会退坡,大家放心,今年 7 月 1 号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
」-- 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
1.要坚持战略引领。建议国家要把氢能纳入国家的能源战略体系,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当中的定位,特别是要开发氢能和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互相补充的这样一套体系。
2.要坚持创新驱动。分析当前产业技术的短板和竞争优势,来攻克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实现自主创新和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协同推进,重点突破关键技术。
3.要加快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形成性能的制、储、运、用的全产业链系统布局,依托研发,支持产业扶持、示范工程等项目,来提升产业化的水平。
6.我们还要扩大国际合作。」--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
电力驱动推动能源和动力的变革,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推动了运行方式的变革,而智能制造推动着产业生产和流程的变革,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促进汽车和能源的利用,
对于汽车产业说起来,它在能源动力、在研发制造、营销模式三个方面,这个变革叠起而来,这是汽车发展的百年过程当中没有遇到过的,所以是百年未遇的大变革。」--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
氢燃料电池动力更适合长途大型高速重载替代柴油机,锂离子电池更适合替代汽油机。
虽然柴油车跟汽油车比量是小,但是能耗并不小,排放也并不小,意义还是很大的。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充电运营总量虽然较大,但技术水平仍然偏低。如各类充电设施只能实现单向充电,难以与电网互动,私人充电设施还无法提供智能的共享服务。
在重点领域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实验示范,鼓励 V2G 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强装备研发,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充电的智能化水平。」--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
电机这方面要向新型的电力驱动系统发展
,这里面包括高效的驱动电机、新型的电力电子和驱动传动的集成,
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要向高效、安全、低成本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新型动力电池发展。
这个当中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在电化学、电力电子、燃料电池、轻量化结构,一系列的方向要加强基础研究,才能带动变革时的原始创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面向未来,
高性能、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的新型锂电池和新型电池系统将成为动力电池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新型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通过采用高电压、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以及高压的电解液替代现有的锂离子系统,
新体系包括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全固态电池,这些还在基础的研究开发阶段,需要我们抓紧。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这一年的变化就是,其实单体电池的比能量并不是我们汽车所需要的,
汽车需要的是最后放在车上的真正的系统比能量
,其实这中间我们希望比能量对单体比能量之比我们大概还有一半,比方说从体积角度来讲,还有一半都不是单体占的,都是非单体占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潜力非常大。今年我们技术领先的两家企业不约而同的在电池包方面作出了创新,比如宁德时代的 CTP 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现在我们的电池系统成本已经在 0.6—1元/Wh,1元/Wh 是三元电池,低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今后 5 年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比如说我们三元电池 2025 年前到 0.7元/Wh,
磷酸铁锂还有下降的空间,但同时
需要强调电池回收利用价值亟待挖掘,
这方面我想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而
刀片电池等技术可有效的缓解以前磷酸铁锂电池体积比能量的短板。
对于一个 A0 级车型的体积可以装到将近 60 kWh,基本上可以解决续航里程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下一步,性能再升级两个方面:第一个,新一代电力电子,会使下面电驱动一体化,然后扁平化的汽车底盘,电动车只要打开基本上空的,如果是混合动力全都是满的,下一步还会继续空下去。这是通俗的讲法。第二个,还会有性能再升级,当然就是电解质的技术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功能多样化,三 V 一体,V2G、V2H、V2X,V2H 现在也开始了,就是建筑跟车辆,电驱系统一体化。三化一体,除了现在的电动化,还有能源的低碳化、系统的智能化,这是蓝海。所以新能源汽车具有智能终端交通工具、能源装置的多重属性,如果到功能多样化阶段的时候也许客户反而需要让你给他装多一点电池,这样总成本反而降低,因为他可以利用电池作为储能给电网放电获取收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到 2030 年,500 km 的纯电动跟 100 km 纯电里程的插电混合动力比,
纯电动总拥有成本会跟它打平甚至比它还好。
我们认为,可充电混合动力会先上,然后再逐步下,所以 2025 年左右会到达高峰。为什么 2030 年,2030 年刚刚我说的功能多样化就上来了,客户反而要多装电池,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保有量已经很大了,V2G 也要上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快新一代的电驱动技术升级,特别是在高性能的电机,超高功率密度集成的电机控制器,特别是
在高密度的 IGBT 和碳化硅的半导体器件方面是今后升级发展的方向。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下一步要
加快插电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专用驱动系统开发
,今后的发展可能增程式和插电式的混合动力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所以在控制策略上,要原则上
用内燃机、发电系统来满足能量的需求,用电驱动系统满足动态的需求,特别注重能量的回收,
可以提高综合节能减排。」--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
不要把自动驾驶所有的难题都交在智能网联汽车上。
我们要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我们的市场优势,在我们国家的公路系统和道路的信号灯等这些管控系统上,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
所使用的技术国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基于 4G 和 5G 场景下的 LTEV2X,还有一种是基于 802.11P 基础上的叫 DSRC。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有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后我们达成共识,
在中国我们在道路的改造方面坚决的推行 5G、LTEV2X,把路网改造了,路网的信息化、数字化和车上的信息化、数字化要能够实行同一个标准,在接口上数据能够共享、能够互认。
」-- 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
「比亚迪开发了一个刀片电池——铁电池产品,将于今年 3 月在重庆工厂首次量产。重庆工厂是一座现代化动力电池工厂,
新推出的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相比传统铁电池提升了 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
刀片电池搭载的第一款车型将是比亚迪汉,这款车将于今年 6 月上市,续航 600 公里。」--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针对即将进入到后补贴时代,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
如何对用户价值再挖掘和重新定义
;二是
如何应对双积分政策带来的供给竞争升级
;三是
如何把握非限购限行城市及私人用户的增量机遇
;四是
如何消化跨界技术风险及经营成本压力。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王晓秋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但首次
投入成本过高、二手车残值偏低,
使大部分私人消费者望而却步;
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公共充电桩和快充体系建设落后于市场需求
,进一步打消了私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特别是,2019 年补贴超预期退坡,过渡期后市场出现连续下滑,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
「特斯拉国产了又降价了,你们还顶得住吗?总体上还是活着。」--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
「我们蔚来的车平均售价,补贴前超过 40 万,就是把 ES8、ES6 加起来超过 40 万,
特斯拉降价我们也没有什么降价空间,我们都是负毛利,
所以我们只能把服务做好。把服务做好、把产品做好,消费者是会给回报的。」--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
「
我们认为基于换电的一个车电分离方案,能给用户带来非常多的好处,
可充、可换、可升级、梯次利用,把电池这个资产按照一个资产去让用户来租用。」--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
「我特别想呼吁的一点,
新能源汽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方式、新的赛道作为开始。
但是真正变成强者,一定是智能电动汽车,我认为智能代表软件,智能代表数据,这才是未来
。」--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