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相应的,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以及开展各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概念,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谢少锋表示,对于工业界来说,有两个使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我们是坚持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作为主线的”。
他认为,“两化融合”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就是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就是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物理的现实世界和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交替的数字化现实世界,这个时代特征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他感慨道,互联网需求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第一层次需求,甚至成了吃饭、穿衣一样的生理需求。
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呢?在谢少锋表示,互联网改变了物理世界的各种商业模式和业态,包括像互联网的通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互联网思维已经在商业领域创造了h很多奇迹,催生了很多变革。
显然,在工业领域互联网的影响力也没有停步,正快速向工业领域渗透,这也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给制造业带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谢少锋指出,工业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呢?谢少锋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从技术上来讲是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业态。从功能架构上来讲,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谢少锋透露,10月30号,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制造意见,这个会议指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指导意见与中国制造2025是一脉相承的,目标仍然是智能制造。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我们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阶段性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和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和德国工业4.0战略是对标的,到2025年我们的制造业、国家的工业要实现网络化的制造目标。
在谈到指导意见的目标,谢少锋表示,总体目标是构建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体系,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国家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0万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要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的培育工程和百万企业上云。
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要按照工业互联网的三大体系来进行布局,打造工业互联的网络、平台、安全的三大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的两类应用,构筑产业、生态、国际化三大支撑七项任务,我们在文件里面也简成工业互联网发展323行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的生态体系,就是我们这个文件建设最重要的目标。
此外,指导意见还从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才税支持、融资服务、人才支撑、组织机制等方面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
在谈到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时候,谢少锋强调,安全是前提和保障。第一是要提升安全的防护能力,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的研究,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建立覆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的保障体系。
第二是要建立数据安全的保护体系,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的保护责任和具体的要求,加强数据的搜集、存储、处理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欧美的好的做法,也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方面的政策”。
第三是要推动安全技术手段的建立,要督促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落实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大安全的投入,加强安全防护和监测处置手段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提升安全防护的能力。
“出台这个文件,发展工业互联网,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围绕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贯彻落实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的文件,最终我们要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指导的工业互联网的新的生态”,谢少锋强调。
他还特别指出,开放合作非常重要,“在建设中国工业互联网过程当中,我们欢迎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加入其中,共同推动我们国家的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