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好几个为了是否服用或者如何服用
DPP4
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总结一下他们的疑惑列为清单,以供大家参考。
-
DPP4
抑制剂是什么?
-
-
DPP4
抑制剂是如何降糖的?
-
-
DPP4
抑制剂有何优势?
-
通过这类药物的降糖机制可以知道他是近乎接近人体生理天然的降糖路径,所以一直有号称
“
自然降糖
”
的说法,使用
DPP4
抑制剂几乎不会导致低血糖,而且由于能够恢复人体肠促胰素的活性,因此对于保持因肠促胰素导致的胰岛功能保护是有帮助的,另外此类药物不会引起体重增加或减轻也是一种优点。
-
从现已公布的大型临床研究
——
安立泽的
SAVOR
研究、尼欣那的
EXAMINE
研究和捷诺维的
TECOS
研究可以知道,此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是安全的,不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
此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眼底等微血管事件的影响,目前尚无大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公布,从机制上看应该不会导致这些并发症的恶化是肯定的。
-
-
DPP4
抑制剂使用有啥讲究?
-
此类药物基本都是一天一次口服使用,而且在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中都是采用一天一片标准剂量口服(除非这个患者肾功能已经明显减退了,那么需要减量服用),并且此类药物起效后服用时间与吃饭没有关系,饭前饭中饭后都可以服用,不影响药物降糖的效果,这样的用法对于患者而言是最
“
傻瓜式
”
的,只要保证把药吃进去了,那就不用管了。
-
由于
DPP4
抑制剂的降糖是通过抑制酶后提高体内降糖激素实现的(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药代动力学曲线和药效动力学曲线是分离的),所以服用此类药物急不得,连续服用
1
个月后再看血糖是否降低会比较合理,那些吃了这个药两三天就去测血糖看药物有没有效果的做法太近功急利了,不明智。
-
由于
DPP4
抑制剂单独使用不必担心低血糖的问题,所以对于那些血糖波动比较大的、对降糖药物比较敏感的或者害怕低血糖的患者尤其适用,搭配二甲双胍或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同样担心也不必过大,联合磺脲类药物或者胰岛素的话还是需要留神可能增强磺脲或胰岛素效果而导致的血糖降低过快,因此采取这样的联合方案的话,可以加强血糖监测或减少磺脲或胰岛素剂量来保证安全。
-
目前国内已经陆续上市了此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的固定复方制剂,也就是一片药片里含有
DPP4
抑制剂和二甲双胍两种成分,这样做能够简化很多患者的用药方案。目前已经上市的固定复方制剂有:捷诺达(捷诺维
+
二甲双胍)、宜和瑞(佳维乐
+
二甲双胍)和安立格(安立泽
+
二甲双胍)。
-
在国外此类药物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原因主要在于此类药物的
“
三一三不会
”
特点:一天一次一降糖(半年降低糖化大约
1%
)、不会低血糖、不会增加体重、不会导致心血管问题。这样就为国外全科医生管理糖尿病患者的模式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过度关注的药物,可以让广大全科医生对于糖尿病的管理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需要关注的生活方式改善和并发症防治上来。
-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使用
DPP4
抑制剂?
-
从目前的临床检测来看,尚无特别的血液指标提示或预测某位患者是否适合使用
DPP4
抑制剂,这当中倒不是担心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因为从目前的临床使用数据来看此类药物可以说基本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
主要是没有临床血液指标可以预测服用此类药物后血糖能否获得满意的控制,所以只能通过服用药物后监测血糖来反应药物降糖效果了,不过再次强调的是千万不能急,建议连续服用一个月后再进行评价会比较好,因为这时候此类药物的效果才达到比较满意的展示,这其实也是符合平稳降糖的理念的,毕竟快速降糖不利于体内环境的稳态,反而可能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苹果用户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