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共享篮球、共享衣橱、共享雨伞以及共享充电宝,从去年以来,蜂拥而至的资本催热了分享经济,而分享经济在2017年持续升温,只要企业与分享经济搭边,估值也开始水涨船高,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估算,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共有6亿人参与,比上年增加1亿人。
随着分享经济的大热,聚焦女性产品团购网站的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也开始转而投资共享充电宝,并且与有“国民老公”之称的王思聪在共享充电宝前景问题上“互怼”。
今年5月4日,共享充电宝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聚美优品陈欧3亿元投资,占股比例约为60%,陈欧出任董事长。随后,王思聪公开在朋友圈中表示,不看好共享充电宝。陈欧在微博上高调回应该事件,称不要因为“你(王思聪)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翻看陈欧近期微博显示,其正在大力鼓吹共享充电宝的好处,称街电完全改变了他的行为习惯,相信共享充电宝一定会成功。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实地体验街电产品发现,街电现在已经入住商场的咖啡馆、餐厅等,大多数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一般容纳了12个充电宝,使用前半小时免费,超时后1元/小时,押金同样是100元,并配有数据线。返还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定位,查找就近归还地点。
与街电同属“机柜式”的模式还有来电(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位于北三环的某一家购物中心发现,来电比街电容积更大,每个机柜容纳40个充电宝,押金100元(若芝麻信用分达到600或以上免押金),使用的第1个小时免费,超时后收费1元/小时,最高10元封顶。并且不同于街电,来电并不提供数据线,数据线可以现场购买,定价为10元/条。
除了街电和来电外,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小型的共享充电宝,代表公司为小电(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于街电和来电“机柜式”的模式,小电就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一般也放在规模较小的餐馆等地方,通过扫码支付,充电1元/小时,一般也放在收银台处,小电位置相对固定,并不能带走移动电源。在实际操作中,一台小电只有一个接口,并且安放收银台处并不安全,一家引入了小电的位于北三环某家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馆本身可以免费替顾客在收银台处充电,如今摆在收银台上并且收费的小电实际上显得有些多余。
公开资料显示,从成立时间上来看,来电成立于2014年8月6日、街电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而小电所成立于2016年12月6日。目前从融资金额来看,街电获得陈欧3亿元融资;小电宣布已获得3.5亿元B轮融资;来电科技有消息称其下一轮的A+或B轮融资正在接洽中。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汹涌下,共享充电宝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差不多的模式还引来一场诉讼,今年3月30日,来电将街电和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专利侵权,涉及的专利前后共计6项,目前此案件正处审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