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脑子好,就学理科。脑子差,就学文科。猪脑子, ... ·  18 小时前  
勤于奋  ·  2025年开工,继续操作国外LEAD赚美金 ·  3 天前  
中产先生  ·  2025年十大悬念和期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讨论课:衡水中学(杜课893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5-11 23:17

正文

全文共 1382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讨论课:衡水中学

文 / 杜课


1


新闻背景



近日,衡水中学举行校园开放日,一位父亲带着正在输液的女儿前来参观,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10岁的女儿此前连续四天发高烧到38、39度,但父亲认为开放日机会难得,“这次衡水中学校园开放日,机会不易。就想着带孩子来看一看,让她能感受衡中的这种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名父亲坦言:“我们没文化,但是希望孩子能有文化。一定要考上!”

同样引起网友关注的还有梨视频关于衡水中学学生生活和学习现状的报道。视频中显示,衡水中学学生吃饭时都是飞奔到食堂,边吃饭边看书,早上洗漱用水沾下脸来应付卫生检查,如果洗澡就不吃午饭。


2


讨论题



1.“打着吊瓶参观衡水中学”,作为一种教育、激励子女的方式,你怎么看?目前网络中对此行为大加批判,公平吗?


2.常言道“学习决定命运”,难道就是这一幕的写真吗?


3.女孩的父亲将“有文化”作为对女儿未来的期待,并希望女儿能考上衡水中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有文化”?


4.你认为合理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你认为,中国教育的病症在哪里?


3


媒体评论



1.对于像这对父女一样的众多普通家庭而言,衡中或许真的是一种“精神图腾”。我们也乐见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但我们更希望,这种命运的改变不是靠一味地灌输、催促、指责,而是真正用心培育,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按照成长和教育规律,顺势而为。


——新京报评论《女童打吊瓶参观衡中:要求孩子“带病努力”是种病》

2.伤害民众的是应试体制,而绝不是举吊瓶观“衡中”。举吊瓶观“衡中”,这是个人天然的权利选择,不会影响多少人,不会给别人或社会带来切实的伤害,何必要口诛笔伐呢?既然提倡允许社会多元化,不妨给举吊瓶观“衡中”来点掌声,哪怕稀稀拉拉的掌声也好啦,至少这代表一种进步,代表对个人权利的充分尊重。


——红辣椒评论《举吊瓶观“衡中”,不妨给点掌声》

3.衡水中学争分夺秒,对学生实施的军事化管理,以严格打造出来的高考名校,其实,也正是以牺牲学生的身体为代价换取高分的过程,这与打着吊瓶参观学校的心理可谓“同频共振”。


——红辣椒评论《打着吊瓶参观衡水中学,是应试教育下的残酷景象》

4.家庭情况和所处立场地位的不同,当然对教育的理解和需求会有差异。但不管怎样,教育孩子要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理应是共同的原则。带着女儿举吊瓶参观衡水中学,我们不必过于上纲上线,甚至动辄给他戴上“狼爸”的帽子,但这位父亲教育方法失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网络新闻联播《评“女童举吊瓶参观衡水中学”:口水战中窥见“阶层焦虑”》


4


网友评论



@King sin:

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他不太能理解生病发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也许他从小的生长环境就是父母对于自己的小病不管不顾——那一代人很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因此他对这些病没有概念,他只是在一时的高烧和女儿未来的人生之间,选择了后者。

@麦地:


对于一些家庭或个人而言,升学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途径,人家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没必要指责。

@张家老沐:


换个角度想,衡水这样的学校也许真的是很多来自社会资源匮乏家庭的向上通道,虽然艰难,但也明明白白。



参考资料:


[1] 中国青年报.热点 | 10岁女童举吊瓶参观衡水中学,父亲:一定要考上!网友炸了… [EB/OL].

[2] 梨视频.#衡水中学学生洗澡就不能吃饭#:脸沾水应付洗漱检查,洗澡就不吃午饭.[EB/OL].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 记住梁益建 | 沈巍 林清玄说 一纸读遍梁任公 | 夜访马克· 吐温 | 读费孝通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社交绑架 批评课 不崩溃 劳动者的歌与诗 如何正确地讨论问题 永恒回归 | 女生残酷物语 | 女生箴言


关注 In My Secret Life 知善知恶 再谈996 心酸的成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