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判断“交浅”和“言深”?
这次话题的关键词是“交浅言深”,我发现,虽只短短四个字,却谈及了人际交往的本质。
先说“交浅”。
人与人的关系的发展,无非从陌生到亲密、从亲密到疏远、从疏远到关系终结几种变化。
社会渗透是专门研究这个发展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认为,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过渡,呈渗透式的发展。交情深浅就看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交浅”的就是指两人尚在较窄范围内,进行表层交往。
再说“言深”。
你必须熟悉一个概念:自我表露。它指的是,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的过程,且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为人所知的。言谈深浅其实就是自我表露的程度。
我们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自我表露的程度。
广度,指自愿提供信息的广度,即所讨论话题的范围。
比如,你和同事从只讨论工作相关的话题,开始谈论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
深度,指的是自愿提供信息的深度。谈的深不深,一看信息的隐私程度。
比如女生之间除了谈论学业,开始讨论心仪的学长;
二看,对另一个人来说是否有特殊意义。“我爱你”就比“我爱我的家人”表露更深,“我爱你,我想马上娶你”又比单一的“我爱你”更深一层。
“言深”就是指交流的话题跨度大、彼此坦露程度深。
那么关系亲疏和自我表露程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评价关系亲密与否的一个方法是依据我们和对方分享了多少信息来确定的。根据分享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一段关系可以界定为随意的或者亲密的。
在一段随意的关系中,你们谈论的话题范围也许很广却无法深入,即使你们的话题范围,可以从国际政治谈到娱乐八卦,从娱乐八卦谈到股票行情,从股票行情谈到钓鱼去处,从钓鱼去处谈到某个共同朋友新买的房子,你们仍然只能算熟人。有时候你感觉某些人难以接近,关节也在这里。
在一段较为亲密的关系中,你们可以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
你的工作伙伴可能对你的感情史一无所知,但他熟悉你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工作能力、行事风格,你们可以自如地谈论对行业的见解、谈论未来计划、谈论人生追求和职业抱负。这就属于较为亲密的关系。
而在最亲密的关系中,你们互相表露的内容不仅有深度也有广度。比如伉俪情深的夫妻,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交谈的。
说白了,浅关系浅交流,深关系深交流。不同的话题广度和表露深度,体现了你和圈子里每个人的亲疏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