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留名青史的三种医生:
动嘴,动笔,动手
仁者之逝,天下同悲。
曾一度因预警新冠病毒危机而被训诫的李文亮医生,被证明因自身感染病毒,最终不治,引起举国关注。
李文亮医生逝世之后,民间自然形成了悼念风潮,同时,世卫组织也发布通告,表示对其去世的消息感到悲伤,应该赞颂逝者生前的付出。
李文亮之所以赢得广泛同情与尊敬,不仅在于其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战斗在第一线,也在于其作为公民,敢于直言,为率先披露新冠危机而做出贡献。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出现了无数的名医,包括古时的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也包括新时代的钟南山。他们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与健康,作出了非凡贡献,也赢得了巨大的声望。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医生,他们虽出生医道,却最终因为别处的影响而青史留名。
概言之,有三种医生,另存于世。
分别是:李文亮,周树人,孙逸仙。
动嘴,动笔,动手。
(图,北京冷暖画室)
李文亮,吹哨人,动嘴。
李文亮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生前为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他作为医生为世人所知,主要是因为充当了新冠肺炎吹哨人的角色。他因
1
月
3
日在网上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的言论,被训诫,随后,新冠肺炎在国内爆发,李文亮被众多国人同情和尊敬。
2020
年
2
月
,因医治无效,李文亮医生病逝。
周树人,文豪,动笔。
周树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学医,本心是希望社会后,能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后来在课间参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感国人麻木不仁,救身不如救心,遂弃医从文。
从此,中国少了一个叫周树人的医生,却多了一个叫鲁迅的文豪。
鲁迅。是领袖称为中国脊梁骨最硬的人。
孙逸仙,革命家,动手
孙逸仙早年曾学医,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来在南粤广泛行医。孙中山目睹清政府日益腐败,忧心忡忡。
1894
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孙逸仙大怒,既然不听劝告,无药可救,他即动手搞革命,自创新天地。
在日本流亡期间,孙逸仙改名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先行者。
这三种医生,不在中国主流医生的行列,但是,最后却在医术之外,创造了意外的功业或声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们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仁者,也是行者。
医者仁心,仁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