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20241224031108 ·  2 天前  
鱼哥盘中掘金  ·  注意,午后提示! ·  3 天前  
鱼哥盘中掘金  ·  注意,午后提示! ·  3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绿氢、无人驾驶、卫星互联网……2024投资人 ... ·  5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有些人以为会增加合法移民,其实不可能的。川普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应允许金融机构破产!为何不能生生死死?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24 15:11

正文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 吴晓灵讲话 凤凰财经全程报道


“应该允许金融机构破产”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她反问,“既然我们允许工商企业生生死死,为什么金融机构不可以生生死死?没有生生死死就没有健康的机体。


吴晓灵表示,防风险,到底防的的是什么?防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碰全部倒掉。金融机构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如果金融机构都是风险厌恶型的,那大家就没法融资了。


吴晓灵认为,消灭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允许风险暴露,她的建议是打破刚性兑付,允许金融机构破产。她说,金融当局都在力图挽救金融机构不让破产,最后是什么结果?当金融机构扩张的时候如果不允许破产,多余的流动性永远不会被消除掉。个别金融机构的破产既是对市场风险的提示,也是消除市场的一种坏的问题。


她指出,如何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要有信息的透明度,让监管当局来分析这些信息。


既然允许金融机构破产,吴晓灵认为,那现在的金融机构就不适宜变得太大,有些金融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应该缩小,才不会出现大而不倒的问题,金融机构不要长得太大了,出了问题让它倒闭就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推荐阅读:节选自今日话题《理论上,“允许银行破产”是个好政策


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一个吸收存款并进行放贷的机构。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息来吸引存款,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来吸引贷款,当经营不善、两者间利差缩小到不足以维持时,那么银行倒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负债经营”这一特征就决定了任何商业银行都跟企业一样,存在理论上破产倒闭的可能。


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破不了产的。


只要是银行,存款就是有国家信用做隐形担保的,无论遭遇多大的风险,存款的本金都是没有风险的。这就是中外金融差别最大的地方。


政府为银行兜底,保证储户不受损失,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扭曲了金融业,对储户和国家经济都有损害。


首先,政府要为银行存款兜底,那么就不会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定得太高,以免吸收更多高成本的存款,造成过大的赔付压力。而如果政府不兜底,则储户本应有机会享受到更高的存款利率。


其次,政府为银行兜底增加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银行不需要过度去考虑为储户的存款负责——出问题赔不起由国家担着,因此在放贷时就往往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而一旦需要政府兜底,则相当于全社会买单。


“老百姓的血汗钱怎么可以放银行都不安全,政府凭什么不兜底”


尽管允许银行破产有可能让储蓄的回报增加,但在很多国人眼里,政府放任银行破产而不兜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许多国人已经习惯了将银行储蓄作为个人财产最重要的一部分,银行的首要职责就是保障存款的绝对安全。特别对于低收入的劳动者而言,辛勤工作而得来的血汗钱意义重大,又没有其他安全可靠的投资存放渠道,当他们被告知这些钱如果存入银行,有可能会“因银行破产而血本无归”时,会非常难以接受。而且会毫不犹豫地将矛盾指向政府,认为政府理所当然要扛起兜底的责任。


“有钱人已经享尽了好处,不能这时候把风险让民众承担”


另一种对“允许银行破产”不满的声音是:在政府为银行兜底的时期,普通民众只能享用较低的存款利率,但少数人却利用大利差、低风险杠杆赚了大钱,到了现在,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相对变高,这时候政府却才允许银行破产,等于把风险让民众承担。


银行破产的风险有多大?


到目前为止,各种金融产品的违约情况还相当少见,但这是建立在近年GDP和人均收入快速增加的前提条件之下的,然而,一旦年景不好,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会不会发生大面积违约的连锁反应,以致银行也要破产?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


当然,几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是非常之低的,原因不仅在于国有,也在于这些银行已经“大到不能倒”,政府和民众都不能承受这几个银行破产的后果。


不经历银行倒闭事件,投资者热情可能也难回归理性


不过,从另一面的角度来看,如果不真正发生有影响力的银行倒闭事件,恐怕投资者的热情也难以回归理性。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中国的银行可以说是躺着也赚钱,民众对购买银行产品的热情也显得太高。如果不真正经历一起有影响力的银行破产倒闭事件,中国的金融投资者恐怕还是不能理解什么是“血本无归”。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 吴晓灵讲话 凤凰财经全程报道


新媒体运营编辑 王程海伦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赏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