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生文旅
旅径升晖缘客早, 行门今始为君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每日囧图丨快把这根香肠给它舔一舔! ·  4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北方公司携多款新产品亮相第十七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生文旅

新中国炼成记:中共成功建军的秘密4(立国之战)

民生文旅  · 公众号  ·  · 2019-07-27 21:31

正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那一刻,整个中华民族都沸腾了。二战终于结束了,残酷的八年,牺牲了三千五百万人,中国终于赢了。



但中国真的赢了吗?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就远东问题签订《雅尔塔协定》。在这个协定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是:


01.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需予维持。


02.大连商港须国际化。


03.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必须恢复。


04.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应由苏中合办的公司经营。


1945年6月,美、苏、英三国将《雅尔塔协定》通知中国。这一幕实在是太让人熟悉了。英法德意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就是这样通知捷克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是二战的战胜国吗?很不幸,对于中国是二战战胜国这件事。美国人没有理会,英国人没有理会,苏联人也没有理会,就连我们二战的敌人日本人同样没有理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是战胜国,我们得到的胜利成果是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随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北洋政府。当时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也是战胜国,我们得到的胜利成果是日本在东北的权益转让给了苏联,外加上承认蒙古的独立。结果我们却举国欢庆,感谢国民政府带领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地位。这得多么讽刺啊!


什么是战胜国?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1945年5月,苏联炸平了柏林,这叫战胜国。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这叫战胜国。


如果中国认为自己在二战中牺牲了三千五百万人就叫战胜国。那么这个战胜国得到的胜利品只能是雅尔塔协定。



当我第一次看中日甲午战争资料时,当看到邓世昌下令向日舰撞去的时候,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的骄傲。因为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诞生这样的英雄。


但当我第二次看甲午战争资料时,内心却充满了屈辱。在邓世昌英雄行为的背后却是这样的事实:开战前,北洋舰队是亚洲最大和最先进的舰队。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人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当我第一次看九一八事变资料时,当看到马占山举起义旗向日本人进攻时,内心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骄傲。因为只有一片伟大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英雄。



但当我第二次看到九一八事变资料时,内心却充满了憋闷。在马占山的英雄行为的背后,有着同样的冰冷事实。当时在东北,中国军队有十六万人。日本关东军只有两万人。就是这个两万人的关东军向十六万人的中国军队发起了主动进攻,并把十六万中国军队赶出了东北。


当我第一次看长城抗战的资料时,当看到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和日军肉搏时。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民族文化的骄傲。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让一个民族面对侵略时,充满决死的勇气。



但当我第二次看长城抗战资料时,却只想哭。残酷的事实是当时长城沿线的中国军队有二十五万人。发动进攻的日军却只有八万人。


猖狂的日本人,赤裸裸的蔑视啊!在日本军部的作战计划中,是按一个日本人能战胜十个中国人来设计进攻计划的。当在看抗战资料时,你会想大声呐喊,但你却永远喊不出来,因为有一口气,隔在你的胸中,你吐不出来。


当二战结束,中国胜利后,我以为从此日本会正视中国。可是我错了,日本是战败了,但是日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在抗战中打败过它。它对胜利者的敬畏是留给美国和苏联的,一个战败的民族对待一个战胜的民族居然只有四个字:东亚病夫。二战中,中国三千万人的白骨居然没有给这个民族换来哪怕一点点尊严。


我们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从一八四零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唯一拥有的记忆就是屈辱。广州合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印藏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这些条约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



当八国联军侵华时,总共也就一万七千余人。就是这一万七千人它侵略的却是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民族。当我每次看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就仿佛又看到了西太后仓皇逃离北京的情景。


但我耳中回响的却是二战时苏联人保卫莫斯科的口号:俄罗斯虽大,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无路可退。俄罗斯人懂得一个民族尊严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那我们呢?英国人对祖鲁人,意大利人对埃塞俄比亚人,也没有像八国联军进攻中国这么猖狂。祖鲁人,埃塞俄比亚可都是原始部落,原来在那些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连原始部落都不如。


渡江战役时,百万大军云集长江。两艘英国炮舰居然就想改变中国的进程。结果紫石英号在长江中遭到三野的果断炮击。



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的议员们居然叫喊要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到远东来教训中国。这就是西方人对二战的战胜国,对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态度。蔑视啊,一个已经衰落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表露的居然是赤裸裸的蔑视。


每一面旗帜都是用鲜血染红的,但这些鲜血却并没有换来西方人的尊重。一面写满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的旗帜就是再用鲜血去浸泡,也绝不会让西方敬畏。


在百年积弱的中国,整个民族都在呼唤一面旗帜,一面染满了那些高贵西方人鲜血,让那些西方人懂得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平等相处的旗帜。也只有这样一面旗帜才是中国需要的旗帜。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成立却不是在那一天。一个大国没有经过战争的血洗怎么可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的成立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签订停战协定那天,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在长津湖,在龙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岭,一百多万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洒在了那片土地上。


那片土地上,同样有美国鬼子以及其他有十几个国家一百万侵略军的鲜血。


抗美援朝战争,是三百年来中华民族对西方列强第一次发起的主动反击。它用一百万美军军及仆从国军队的鲜血告诉了全世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也拥有不屈的意志和暴打它们的本领!


有一个美国将军在板门店曾说到:他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这是美国建国两百年中的第一次战败。也就是那场战争,让世界第一次认识新中国。从那场战争后,就再也没有西方国家叫嚷要用两艘航母来教训我们这个民族了。



就再也不会有哪个军部去设计一个人就能打十个中国人的这种进攻计划了。而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才从精神上真正承认自己被中国战败的。也只有在那场战争后,中国军人才能挺起胸膛说: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有个铁杆的国民党将军一九四九年被赶出了中国大陆。但他没有回台湾,而是定居在了南非。在南非坐公交车有个规矩,只有白人才能坐前面。



这个将军每次上车时,都主动走到后面和黑人坐在一起,但他有一天上车后,主动向后走去时,那个南非的司机拦住了他,对他说:你是中国人,请你坐在前面。他从这个司机那里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人。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仰天长叹。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苏联把在二战末期在东北拆走的机器设备又还给了中国。中苏两国于 1950 年签订了关于中长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2和1954年,苏联分别将中长路和旅顺口海军基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在美国的沉默中,在苏联的默许中,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华人的尊严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打出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当然这里也包括港台,生于斯长于斯的港台人啊,那些败类有何面目搞独立,你们为全世界的华人做过什么,如果没有滚出中国的港台。

1959年的美国,那一年一部名为《猪排山》的电影上映了,它讲述的是那场在几年前结束的战争的故事。


影片按照战史学家S.L.A 马歇尔的《猪排山之战》一书拍摄,将视角定在美国第七步兵师的一个步兵连身上,他们的代号为“K连”。在朝鲜停战前夕,K连却要执行一个倒霉的任务——夺回一座刚被中国志愿军攻占的小山头。


影片中几乎没有正面出现多少中国士兵的形象,大部分时候你会觉得美军在向一个看不到人的山头努力攀爬——K连进攻“猪排山”的过程几乎占了整个影片的3/4时间,对于一部标准时长的电影来说确实有些让观众疲劳。不过,这段影片展示了迈尔斯通导演指导战争片的功底,整个战斗过程、双方战术、对抗的动态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不亚于军事教育电影,也是此片一个独特的看点。


经过一番残酷的战斗,他们夺回了山头,战斗开始前有135人的K连最后站在山头上的只剩32人。但他们随即发现自己陷入包围之中。影片中,美军上层认为,这么一个小山头不值得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他们希望K连坚守这里,“给中国人足够的教训”,然后通过谈判桌来保住这个高地。


志愿军决心夺回“猪排山”,发起了猛烈的攻击。K连丢失了表面阵地,躲在坑道里绝望地继续抵抗。


另一边,板门店谈判桌上,在与顽固的中国谈判代表进行了冗长的谈判后,美军谈判代表终于愤然说出了此片著名的台词:“这个山头的价值就在于:它没有价值!”他认为,中国人不在乎伤亡多少,他们只想要在精神上战胜美国人,“自由世界”怎能接受这样的羞辱!


影片最后,大批美军援军在最后时刻冲上了“猪排山”,K连的幸存者们赶来救援的美军紧紧拥抱,泪流满面……


出于多方面考虑,这部气氛沉闷的反战电影并未把故事讲完整。对于中国观众,我们应该看看这部半推半就的“英雄史诗”所没有讲完的那些事。


我们先来谈谈现实中“猪排山”战斗的前前后后。


影片中的“猪排山”并非我们熟悉的“上甘岭”,而是志愿军记载中的“石岘洞北山”。


顺便说一句,美国人最初把“上甘岭”叫做“三角形山”,后来改名“伤心岭”,是因为在那里付出了巨大伤亡最终一无所获。也许正因为美国实在是在这里伤了心,虽然“伤心岭”之战的规模比“猪排山”要大得多,但却并没有战史作家来歌颂,也没有相关电影。


“猪排山”的名字由来是同样由于这个山头的轮廓,但随着美军在这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个名字也似乎有了另一重意思,让人联想到屠宰场和血腥。


围绕这个标高仅300米的“猪排山”,双方从1952年到1953年先后多次交战。


中国电影人拍摄过两部电影与这个标高300米的高地有关,一部是著名的《英雄儿女》,另一部是不那么出名的《英雄坦克手》。《英雄坦克手》中,一辆中国T-34坦克伏击消灭6辆美国M46重型坦克的故事,恰恰发生在《猪排山》片中表现的战斗期间。在影片中K连被围困在山头上得不到援兵,实际上并不是因为美军上级不肯派援兵,而是因为后续部队遭到中国坦克和炮兵的伏击,冲不上来。


历史上,在派克扮演的那个连长终于被换防下去之后,志愿军随后发起一次夜袭,夺回阵地。此后战斗扩大,美军第七步兵师及其配属的南朝鲜、泰国、埃塞俄比亚军队,共计19000人;中朝方面投入两个师,共计20000人。双方死死纠缠在一起,整整打了4天,“联合国军”前后9次试图夺回阵地,均未能成功。


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美军最终放弃夺回山头的企图,中方拉直了这段并不长的战线。


这场战斗可以说是整个1952-1953年38线附近双方拉锯战的缩影。


最让这帮已经习惯鄙视我们的种族歧视者,震惊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刚刚结束长达30年的内战,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由共产党执政短短不到一年,竟然就脱胎换骨,敢于做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与他们硬怼,迎面相撞,在自己的境外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进行一场超高烈度的战争(仍是迄今为止二战后最大的局部战争)。


而且居然还把它这个世界头号强国,从中朝国境线硬生生赶回到三八线。


这一事实,让很多人66年后仍然感到如鲠在喉,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声音,试图抹黑这场60年前从精神层面重建了一个国家的战争。


当时,美国想要羞辱并压服新中国,而不是与之平起平坐。


尽管战场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坐下来谈,但美国仍信奉“没有战场的胜利,就没有什么谈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为了停战而打的战斗,正如美方谈判代表现实中在板门店甩下过的话:“让机关枪和大炮辩论去吧!”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盛气凌人的恶霸唯一信奉的法则。


西方战史评论家称:”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长津湖地区)战场中稳操胜券,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同样,如果在三八线上的拉锯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为了这些小小的山头前赴后继,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也一样会不一样。


至少,抗美援朝的停战协定,不会出现在66年前7月27日的板门店!


因此,上个月特朗普也绝无可能在板门店现身!


再过几天,中美第12轮经贸谈判就要来了,来上海的美国人还记得66年前的板门店吗?或者47年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总之美国人,你长些记性总是好一点滴!


欲知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外带中共逆袭成功暗线根源, 请加小编【悟空】微信,拉您进群,你懂得~


更多精彩内幕

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关注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原创好文章

中共为什么成功?比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合伙人!


【中共成功之隐线】如此结构,想不胜都难!

中共顶级间谍中的“北大帮”


▲2019:龙潜翔,鹰长击!



125年前,那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共产党如何度过史上最艰难的新年


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是边缘人。而不 是,精英


解密:碾压索罗斯  秒杀巴菲特 气疯特朗普  这个超人是谁?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人生就是:马克思的梦想加特朗普的困惑


周恩来想要的世界


了解更多:


重现林彪走上战神之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