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董车会
汽车科技媒体。关注汽车智能化发展及构筑新酷汽车生活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董车会

刚过完 48 岁生日的马斯克,依然是一个孤独的探索者

董车会  · 公众号  · 汽车  · 2019-07-02 20: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转自: 电动星球News
作者: 毓肥
全世界都忘了马斯克的生日,包括马斯克自己。
刚刚过去的 6 月 28 号,是硅谷钢铁侠的第 48 个生日——没错,那个笑起来还像个少年般烂漫的老男孩,其实已经快知天命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只算半个特吹,所以发现错过了马斯克生日的时候,我们非常惊讶:因为今年美国的主流财经/科技媒体——比如说彭博社,比如说《连线》杂志——并没有给马斯克过生日。
要知道,去年的 CBS《60 分钟》可是把马斯克聊出了眼泪。
事实上,马斯克本人也没有给自己过生日的打算。
推特上面的特吹们倒是非常热情,在马斯克生日前两天就开始询问「生日那天搞不搞事情啊」,但马斯克的回复却相当硬核—— 「要处理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问题」。
所以,是马斯克不需要过生日?是马斯克觉得工作更好?是马斯克心冷如铁?
我们觉得, 可能是马斯克太孤独了。
  • 上一个生日,是世界末日

「我没有朋友」 ——当马斯克对着纽约时报的记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2018 年 6 月 28 日是马斯克 47 岁生日,而他那一整天都在工作。如果把眼光放远点, 自从 2001 年马斯克因患疟疾休假以来,他的假期从未超过一周。
连续在工厂呆了 120 小时的马斯克,甚至差点错过了弟弟的婚礼。而 Gigafactory 会议室里面狭窄的沙发,则是马斯克超负荷工作一天之后唯一的依靠。
996或以上的工作强度会带来更快的睡眠速度——但在 Model 3 产能地狱中挣扎的马斯克不行,因为即使每天工作十几小时,Model 3 的销量也没能在 2018 年初满足马斯克 46 岁时设下的目标。
那段时间的马斯克, 沙发和安眠药是他唯二的朋友。
「过去这一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困难、最痛苦的一年,这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去年 8 月份说出这句话的马斯克,也许比谁都了解绝望的味道。
只有在第三季度宣布盈利 7.02 亿美元之后,马斯克才敢在 HBO 的采访中承认 「特斯拉距离破产曾经只差几周」。
但舆论对马斯克的肺腑之言并不友好。
在纽约时报对马斯克的专访见报之后,推特上出现了一些不那么正面的评价: 「马斯克哭着说不能过 47 岁的生日成了今天的头条」 「不好意思,但是一个 47 岁的人为了没有搞生日派对而哭鼻子,真的太搞笑了」。
也许是受够了网络暴力,在去年 9 月份,加州知名科技电台主播 Joe Rogen 的演播室里,马斯克点着了那根大麻,也点着了他与媒体之间的硝烟。
「就拿 Instagram 来说,人们在 Instagram 上面看起来的样子,要比他们真实的状态好得多。他们不仅样子看起来比现实中更光鲜,幸福感也要比现实中更高。如果你经常看 Instagram,你会觉得‘我靠,人人看起来都这么开心美丽,而我却并不是这样的,我肯定是个 loser’。」
这段话来自点着大麻之前的马斯克,彭博社当天用了「Light up」来形容马斯克直播吸大麻的行为——Light up 也有灵感迸发的意思。
舆论的喧嚣最终尘埃落定,Model 3 从马斯克过完 47 岁生日开始,就已经一直坐在北美最畅销电动汽车/豪华轿车的位置上,而马斯克不仅搞定了 Model 3 的产能,还建了一座海外工厂,发了一款新车型,以及一大堆领先业界的科技装备。
如果我们只看到了马斯克的 47 岁,那么可能只会得到漠然的赞叹:造出了续航最长的电动车,发射了运力最大的商用火箭,发布了算力最强的量产自动驾驶芯片—— 任何一点都足以让一个人功成名就,而这家伙一年内全给干掉了。
但如果我们看到了 47 岁的马斯克,我们才算真正了解他。 他也会因为错过了亲人的大日子而心急如焚,他面对难题也会失眠难寝,他在事业面临崩溃之时也曾伤心流泪。
钢铁侠再无坚不摧,装甲里面依旧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类。
  • 财务自由 20 年之后,依然是最孤独的人

20 年前,28 岁的马斯克花 100 万美元买下了全球限量 62 辆的迈凯伦F1。
先不讨论为什么现在的马斯克比20年前头发还要多的多,一个更重要的事实是:马斯克在 20 年前就已经是硅谷弄潮儿了。
1996 年成立的 ZIP2,是当时美国最大的企业黄页和 B2B 内容平台之一,也是马斯克的第一次创业——从斯坦福辍学,找老爸借钱,然后在公共澡堂洗澡熬日子,最后在 1999 年卖出。
这次创业让马斯克 赚到了 2200 万美元 ,成功地在 30 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
然后就是第二次创业——后来改名为 PayPal 的 X.com。当然,马斯克也没有一直守着这家移动支付的先行企业,2002 年 PayPal 被 eBay 收购之后,马斯克成功 赚得 1.8 亿美元 ,并随即成立 SpaceX。
我们翻老黄历并不是为了写传记,而是为了揭示一点: 哪怕是财务自由之后,马斯克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未来的追逐。
20 多岁,他是 B2B 信息平台和网络支付的先行者;30 多岁,他是商用航天领域和电动跑车领域的引领者;到了如今的 40 多岁,他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普及的扛旗人、自动驾驶落地的带头人、太阳能储能解决方案的引路人,还有可回收火箭和超大运力火箭的第一人。
不仅成功实现了头发逆生长,马斯克还成功地让自己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扮演着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对于「探索者」这一个定义,我们可以给出两种理解。一种相对更浅显:探索意味着无法再学习,也就是说, 一个探索者,已经站在了某一条道路的最前端,面前只有未知。
另一种理解则更深刻,也更悲伤: 探索者总是孤独的 ,因为身边已经没有陪伴,无论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一马平川,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所以真正的马斯克应该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
他既是在汽车领域不断带来变革的意气风发 CEO,也是在工厂里焦头烂额辗转反侧的代理厂长。他既是一个 48 岁有点发福的中年大叔,又是一个 18 岁在锅炉房铲土赚生活费的大孩子,也是一个 28 岁花 100 万美元买豪车的秃顶程序猿,还是一个 38 岁造出 Model S 的车企老大。
生日快乐,and don’t panic。
(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