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学加
看化学加的文章,长智慧;访问并用好化学加网(www.huaxuejia.cn)的资源、服务,涨财富。化学加,必须有趣有料有温度!放弃关注,您忽视的不仅仅是化学,更忽视了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 ·  3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圣莱特:高性能玻璃微珠在汽车领域的特色应用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科技部:对短期内发表多篇论文的,开展实证核验!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北科大查俊伟教授团队 ... ·  5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团队Angew“强取代弱”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学加

“中国工业结晶之母”的平凡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化学加  · 公众号  · 化学  · 2017-10-01 09:28

正文

来源 | 教育部                     编辑 | 化学加

导读

  虽然她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的格局,其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工业结晶之母”,但79周岁的王静康,不管多忙,平时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依然像年轻人一样忙碌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跳转阅读→我们是谁?“学化学的”“搬砖的”



  王静康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她所从事的工作是“结晶”,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序,去除杂质,使它们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净的固体。这就像王静康的人生,经过岁月沉淀,只留下对教育的执著和国家大爱的凝结。

  作为新中国工业结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年近耄耋的王静康依然活跃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从教57年来,她最愿意把自己称为“党员科学家”和“人民教师”。

  国家责任重于一切

  王静康时常叮嘱学生们:“国际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工作者有着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学好科技、报效国家”是王静康传递给学生们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来自她的父亲、化工冶金专家王恩明。

  1920年,王恩明勤工俭学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学习化工冶金专业,毕业后立即被美国匹兹堡卡耐基钢铁公司聘为工程师。优厚的待遇没能留住王恩明“报效国家”的脚步。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占领了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当时在该厂任副总工程师王恩明面对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坚决辞职,举家迁到天津。为抵制日寇,他赋闲在家教育子女。王静康回忆:“那时父亲最常说的话就是‘学好科技,报效祖国’。有一段时期家里经济拮据,父母却宁可苛待自己,也要让我们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抗战胜利后,王恩明应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邀请,再度赴美工作。1949年,王恩明冲破重重阻力投身新中国建设,并作为爱国科学家的代表出席了开国大典。王恩明常对子女们说:“作为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努力工作,我为此决不后悔,希望你们也不后悔,都致力搞好科技为国奉献。”

  王静康将父亲的教诲和强烈的家国情怀融入到了事业的点滴之中。几十年来,她和她的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出于国家战略需要,许多研发成果要求保密、不能发表文章。期间,也有许多国外大公司慕名前来,以优厚条件寻求技术合作,但都被她婉言谢绝。王静康常说:“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目都代表着国家利益,国家责任重于一切。”

  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指导教学

  作为研究型工科大学的教师,王静康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把她领衔完成的基础性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系列成果以及研发实践提升的规律与取得的教训,都融入她的教学讲稿中。

  王静康一直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近年来她为研究生讲授的课程是“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她为本科生讲授的课程是“现代化工设计概论”。

  她将自己领先发明的塔式液膜熔融结晶共性技术与设备,率先开拓的耦合结晶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化工结晶过程系统工程理论,所建立的功能晶体的工业结晶基础数据库,与结晶过程放大设计的专家系统,以及所承担的全部工业化项目信息化方法,都无保留地写入了她的“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研究生教材。

  她也将她带领团队连续完成的国家下达的“六五”到“十五”工业结晶领域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省部级攻关和产学研合作项目过程中,所作的工程设计及 CAC 、 CAD 方案,也作为本科生“现代化工设计概论”教材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她进行启发式教学,实行开卷考试,而且鼓励同学广泛地看参考书,打开思路,创新思维,她的考卷从来都没有唯一答案。

  她主编的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化工过程设计》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她负责的《化工设计》 本科生课程被评为 2010 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她主持的“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她还带领教学团队创建了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成果荣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2014年9月9日,王静康作为“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代表,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静康意识到,要使中国学生能够与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生“同台竞技”,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她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以及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与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顶级专家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我们的博士生在国外做得很好,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奖金奖牌,由对方出资延长培养时间……”她还积极推动了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IChemE)最高级别国际认证,达到了国际“最好”的水准,为学生申请出国及成为国际“特许工程师”打下了良好基础。

  再忙也要坚持为本科生授课

  从教57年,王静康从没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身为院士依然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编写教材。科研繁忙,她就把课程选在周六、周日。大到作为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小到支部生活和讲党课,无论在教书育人的第一课堂,还是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二课堂,都有王静康的身影。彰显了党员科学家和人民教师的风范和修养。

  在一次本科生的课上,学生们发现王静康的脸色有些苍白,助教和学生请她休息一下再讲课,但她却仍然站在讲台上亲自演示多媒体,坚持为学生讲完了180分钟的课。后来学生们才知道,那天上午她刚刚从外地的会议赶回学校,是带病为学生们讲课。180分钟的课对一位年轻教师来讲都十分劳累,更何况是当时年近七旬的老教授。这180分钟里,学生们受到了太多的感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真谛。

  现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本科生都希望自己的论文上有“指导教师:王静康”的字样,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他们将学到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不懈的追求境界。要当王老师的学生不容易。“每当有人要报考我的研究生,我都会认真地告诉他们:因为你将从事的是国家项目,事关重大,在科研工作上必须争分夺秒,每个实验成果要重复20次以上才算成功,而且要做好没有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的准备。”当好王老师的学生就不简单。王静康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已过百名,很多成为了国内外大学教授、研究员或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王静康还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她经常深入到学生思想教育和科技活动的第二课堂。作为一名老党员院士,她亲自为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每次党课,她都要精心准备课件,在课堂上和青年学生坦诚交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她还多次以“学术道德”为题与青年师生开展交流,要求青年师生“自律为先,维护学术道德。”作为天津市科协名誉主席,她启动了“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项目,倡导“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指导学生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青少年科技大奖。

  心系化工事业的长远发展

  “化工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我为能够在如此重要的学术领域里工作,能针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需求开展研发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骄傲和幸福。”王静康说。

  “我与年轻人在一起就是休息。”79周岁的王静康,仍像年轻人一样工作着。“忘我”是身边的年轻人对她的一致评价。她的同事们经常觉得“跟不上她”:“就怕跟王老师出差。她中午从来不能休息,夜里工作到一两点钟是常事。”“她会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而且知识面特别广,不时会提出新想法,让我们总要努力去追赶她。”

  除了实验室,生产第一线也是王静康的工作地点。王静康带领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的百余个工厂企业,他们既是研究员又是工程师,既是技术员又是操作工,有时每天在车间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吃方便面,直到产业化成功。当年曾跟随王静康下厂的项目组成员都知道:咸菜、咸蛋、方便面,是王教授的传统菜谱。1990年,王静康接受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与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开发”。王静康定下的目标是必须一次成功,否则一天就要浪费国家几十万元。大家放弃了无数假期、节日,一心扑在工作上。在项目研发的后期,由于过度劳累,王静康的甲状腺疾病复发,引发心脏房颤。为了不耽误项目研究,她把手术时间一拖再拖,直到进行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她才住院治疗。但是当实施项目产业化的工厂进行设备、仪表等调试时,术后休养的王静康还是先后7次赶到现场,检查并指导设备、仪表及管路安装工作。终于,王静康和团队在华北制药厂一次开车成功,每吨青霉素产品净增效益两万元。该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于全国90%的青霉素产业,使我国青霉素产品占领80%以上的国际市场。这一次,他们又提前两年完成了“八五”攻关任务。此后,“九五”、“十五”、“十一五”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再到“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王静康”这三个字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技术推广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六五”到“十二五”,王静康和她的团队着眼于国家需要,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项目。她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的格局,她被誉为“中国工业结晶之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对此,王静康深谙于心。由张远谋教授领衔、王静康任分课题组组长的“六五”攻关国家项目“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为开发拥有丰富的钾盐资源的青海盐湖做出了贡献。从那时起,王静康走上了承担国家任务、“产学研”合作、团队攻关,研发成果从小试直至产业化的集成创新之路。根据不完全统计,王静康领衔完成的基础性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系列成果为国家年平均新增产值12.5亿元,年平均新增利税2.6亿元。

  在为国奉献的道路上,王静康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她和她的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她个人先后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国家巾帼发明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07/17zt06_qgjsyrkm/201709/t20170905_313441.html


☟ 拓展阅读 ☟

听说学化学的人都有这些共性

比清北还厉害,仅仅开办九年,却培养171位院士

15个动图告诉你:学化学的惊险与刺激

盘点当今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开挂的科研人生!

那些用化学元素名命名的网站和产品

红烧肉中的著名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

通往化学世界的地图——太有才了!


更多精彩,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漫画化学    回复 d001化学趣史

回复 f001视频动画    回复 g001趣味实验
回复 a002餐桌化学    回复 i001缤纷化学
回复 j002化学趣闻   回复 m002创意化学
回复 k001趣味化学   回复 L004涨—知识

回复 w009化学前沿   回复 z001科研名人

回复 q003科学解释   回复 u001化学心得


投稿合作、加入化学化工医药相关群组 

请联系主编手机/微信/QQ :18676881059

加入【萃英汇】中国药物化学产业精英群 

请添加群秘书(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 

发送个人名片审核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