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只放一天假
干点啥?
热心的美育姐姐最有办法
保证让你们足不出户就热血沸腾
开启充满活力的新年!
建议点击左上角横屏观看哦~
看完大师斗琴
你是不是被“怔住”了?
美育姐姐再给你添点料
传统的琵琶曲有文曲与武曲两个类别之分。文曲的特点为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以左手推、拉、吟、揉等以音乐性见长的演奏技法为主,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感情。而武曲的旋律则激昂跌宕富于戏剧性,且节奏多变、复杂,多用能够展现力度与速度的技巧演奏,擅长于表现激烈、昂扬的情绪和威武、雄壮的音乐氛围。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同属琵琶传统大套武曲,都采用了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写实手法,是琵琶乐曲中最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音乐内容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叙述、铺陈。创作背景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在垓下决战,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所率楚军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十面埋伏》共由13个小乐段构成,分别为: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
《霸王卸甲》由15个乐段组成,分别为:营鼓、升帐、点将、整队、排阵、出阵、接战、垓下酣战、楚歌、别姬、鼓角甲声、出围、追兵、逐骑、众军归里。
哇 !!!
很多人看到这里马上开始循环播放了
美育姐姐继续添料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按乐曲的叙述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战前演练、惨烈交战、战争结局。
《十面埋伏》的第一部分由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在内的5个乐段组成。乐曲以激越的鼓声拉开序幕,形象地再现了古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接着以“吹打”的音乐形式刻画出了汉军训练有素,阔步前行的音乐形象,而紧随其后的“点将”、“排阵”、“走队”都是在描述汉军于大战之前的演练准备。乐曲描绘出的人声鼎沸、鼓炮齐鸣、军骑飞驰的壮观场面,准确刻画出了冷兵器时代战场上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的紧张画面。
《霸王卸甲》的第一部分由“营鼓”、“升帐”、“点将”、“整队”、“排阵”、“出阵”6个乐段组成。乐曲也是从擂鼓声开始,然而由于三弦降低了小三度并运用了低音域区演奏,因此鼓声显得异常沉闷,沉郁的鼓声同时也预示着战争悲剧性的结局。乐曲接着以“升帐”的旋律为主题,采用变奏、反复的音乐创作手法,构成了后面的“点将”、“整队”等若干乐段。通过主题旋律的变化重复,以富于棱角的律动音型从多个音乐侧面表现、刻画出了项羽的人物形象,从而使整个音乐内容具有一种威严、悲壮的气势。
《十面埋伏》的第二部分由“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3个乐段组成。
而《霸王卸甲》则包括了“接战”和“垓下酣战”两个乐段。两首乐曲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内容依据叙事情节发展的需求,用虚实相间的音色;张弛有度的声响;急徐变幻的律动,既描绘了战前草木皆兵的紧张;短兵相接的忐忑;又展现出了硝烟四起、刀剑横飞、呼号震天、呐喊嘶鸣遍野的战争场面。乐曲在此段落中充分展现了这场战争的壮观与激烈程度。
《十面埋伏》的第三部分包括“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5个乐段,由若干个民间小曲的曲牌连缀而成。音乐在模拟马蹄声的节奏中,生动地再现了汉军乘胜追击残余敌军的人物形象。全曲随着战争的大获全胜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音乐意境,具有极大的音乐感染力。
《霸王卸甲》则由“楚歌”、“别姬”、“鼓角甲声”、“出围”、“追兵”、“逐骑”、“众军归里”7个乐段组成。乐曲后半部着力于人物的情感描写。在公元前的一个寂静夜晚,从汉军营地传来阵阵楚歌之声,楚军军心在箫歌声中涣散。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以死诀别。曲中强烈的音响对比与凄切婉转的下行旋律,好似虞姬的涕泣呜咽,使人深感悲痛与绝望。随着汉军鼓号呐喊的迫近,刀剑与铠甲相碰击的声音清晰可闻,富有马蹄韵律的节奏再现了汉军马队沿楚军溃逃路径的追逐,乐曲最后随声响的由强渐弱,象征了一代霸王项羽的悲情终结。
真是太精彩绝伦了!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虽然描写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
但二者的主题立意却是截然不同的
《十面埋伏》表现的主角是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者刘邦,全曲以汉军为歌颂的主题,乐曲着力渲染、刻画了汉军作为“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和奋勇杀敌的气概。
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战败后在乌江悲壮自刎的项羽,乐曲站在同情和赞颂楚军的立场上,着力表现、展示了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以及楚军的英烈悲壮。
琵琶这件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乐器早已融入我们中国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传统乐器。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流传下来的琵琶曲更是我们国乐中的瑰宝。
2025听国乐涨知识
给孩子最好的文化熏陶
给全家最好的艺术生活
演出嘉宾介绍
琵琶:
方锦龙
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现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国乐四大天王”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方锦龙芳华十八”女子组合艺术总监,现为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锦龙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作品有《静夜思》等。
俞冰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月之源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曾经受邀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法国巡演、“中法文化年”系列演出、拉美音乐节巡演等。
打击乐:
杨雷恒
上海鼓鼓文化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及中央电视台和文化部的春节联欢晚会和文艺晚会;多次参加全国鼓乐大赛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