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官方订阅号。靠谱的闽南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春节13天!泉州洛阳桥畔余庆楼不见不散!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公众号  ·  · 2025-01-26 22:02

正文

N海都记者 黄晓蓉 吴日锦 通讯员 庄伊欣


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在世遗泉州过“非遗年”看什么?当然不能不去洛阳桥畔看一场扣人心弦的“洛江爱情故事”——1月31日持续至2月12日(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洛江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联合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静萍工作室(曾龙导演团队)将为大家送来文化盛宴——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洛阳桥、番仔楼、梨园戏能与各地游客在《陈三五娘》里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看一场千年古桥

与经典梨园戏的沉浸式相遇


一把纸扇,一块手帕,一把荔枝,一顶雨伞,一段突破重重枷锁的爱情故事,传唱了数百年。“陈三五娘”作为闽南语系地区传颂千年的美丽爱情传说,2014年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故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闽南地区流传不息,深入人心。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最经典的剧目之一。



此次演出别出心裁,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束缚,选址于充满古韵的洛阳江畔桥南古街。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为演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为演出旁白的“答嘴古”主持人“土味情话”笑点百出,笑翻全场,配合演出的压腿鼓精彩吸睛。


整场演出汇聚各方精英力量,主创团队囊括了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静萍工作室,曾龙导演团队以及梨园戏九百年传承谱系中青春靓丽的新生力量——00后传承人,他们以“敬畏传统为前提,守正创新为指导”,力求为大家呈现最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新形式互动演绎。



连演13天

10多项泉州非遗同台亮相


记者了解到,此次演出深度融合“陈三五娘”与“洛阳桥”两大极具分量的历史文化 IP,以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为主体,同时融入泉州花灯、掌中木偶、妆糕人、俞家棍、十音铜锣等丰富多样的泉州非遗元素。观众朋友们将在“讲述人”的引领下,穿梭于余庆楼七个风格各异的表演空间,身临其境地感受《陈三五娘》那段曲折浪漫的爱情之旅。





在演出安排上,演出从2025年1月31日持续至2月12日(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每天11点、14:30准时开场,每场演出时长约60分钟,梨园戏《陈三五娘》互动演绎全剧组,将以巧妙的编排,真挚的表演,带领大家共赴一场浪漫风趣的视听盛宴。线上大家可以通过“一部手机游泉州”平台进行预约购票,线下可以到位于桥南街的洛阳桥(桥南古街)游客中心购票。



现场氛围与场景布置交由专业第三方设计公司精心打造,在保留余庆楼古韵原貌基础上,融入大量传统非遗元素,形成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力。考虑到外地观众观演体验,在表演区域还设置字幕机,让每一位观众都能领略闽南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闽南春节的民俗风情,世遗泉州的传统年味,正月初三至十五相聚余庆楼,不见不散!


相关链接



















《陈三五娘》讲述了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在绣楼赏夏尝荔的五娘,五娘摘下荔枝,裹在香帕之中掷给陈三,从此一见钟情。为见五娘,陈三假扮磨镜匠故意打破镇家宝镜卖身为奴。他们的爱情却因潮州富豪之子林大的居中破坏而变得曲折坎坷,个中情节悬念重重,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主角“陈三”就是洛江河市镇梧宅村人。在泉州,至今还遗留有陈三墓,他的家乡至今保留的“青阳室”“倒榕”“陈三坝”“水槽”“铁山宫”等,传说就是陈三的读书处及其他遗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