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久前朝韩携手一起参加平昌冬季奥运会,到前不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宣布,朝鲜将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再到眼下朝韩首脑风声水起的会谈,双方签署了争取朝鲜半岛和平、繁荣和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板门店宣言》。对此,有些人欢呼雀跃,认为半岛从此走向太平;也有人表示冷静对待。那么,半岛局势能否实现“华丽转身”?这种转变是表象还是实质?
局势不稳定一直是朝鲜半岛的常态。二战即将结束时,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并分别由美苏分区占领。后经过朝鲜战争,南北朝鲜最终签署停战协定。然而签订协定后,但双方冲突仍然不断。冷战结束,韩国看到了民族统一似乎可以成为现实追求的目标,于是卢泰愚政府积极推进“北方外交”。
1993年金泳三政府将朝韩间的经济合作与朝核问题挂钩,使得南北关系推进受阻。随后上台的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分别推出了“阳光政策”和“和平繁荣政策”,但朝方在核问题的解决上仍没有实质性让步。2008年李明博政府上台后,对朝再次抛出“橄榄枝”,但事与愿违,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而且还因“天安舰事件”、“延坪岛事件”、韩美间的高强度军演等,朝韩关系极度恶化。就在朴槿惠上任之前,朝鲜再次发射卫星,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至此韩国对朝鲜实施了大规模制裁,朝韩政府间达成的经济合作项目几乎全面中断。
当金正恩遇上了特朗普。2011年12月3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上台后推进经济与核武发展并进的路线,采取对美示强、不妥协的政策。进而朝方不断高频地进行核武器试验,遭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普遍的强烈反对。2017年1月,人称“政治素人”的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
当“80后”的金正恩遇上了“心直口快”的特朗普,美朝之间更是“口水仗”不断。美方不时地重拳施压,韩美不断地举行针对朝鲜的大规模现代化军事演习,同时还加大对朝制裁,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有关“彻底摧毁朝鲜”的言论。对此,金正恩表示将坚决采取行动予以回击,表示朝鲜人民军将“彻底粉碎”美国对朝鲜采取的“敌视政策”。
当前,半岛局势正在发生着急遽转变,国际社会对此却显得错愕不已。其实这种转变是有前奏的,在这之前已有迹象显示。在朝鲜成功第六次核试验之后不久,也就是在去年10月7日朝鲜劳动党召开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认真评估了核试验后造成的形势,金正恩在报告中指出围绕朝鲜的复杂国际形势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狠抓经济建设的任务。同样的议题在去年12月21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五届支部委员长大会上,进一步重申了建设国家要有新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后续的宣布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作了一定的舆论和实践准备。
另外,这是多方博弈经年累积的结果。朝鲜半岛问题一直是东北亚国际关系的焦点。朝鲜半岛不仅受朝韩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受国际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对美国来说,传统舆论认为朝鲜是一个“敌对”国家。朝鲜研究发展导弹核武器,加强军事力量会严重威胁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因此美国“以压促变”是其基本的政策走向。对南北双方来讲,虽然同属一个民族,都拥有实现统一的强烈愿望,但是双方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体制、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南北之间的不信任感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根本消除。当然,俄罗斯与日本等国在朝鲜半岛也有各自的利益和想法,也会对朝韩双方施加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
然而经济毕竟是国家尊严的不可承受之重。从朝鲜自身来讲,在完成第六次核试验后,按朝鲜的话语讲,其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有核国家。如果再进一步进行核试验的话,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全面崩溃,也极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即从“战争边缘”走向“战争深渊”。
从朝鲜经济状况看,有资料显示,1978-2000年朝鲜经济历经中速、低速、停滞以及负增长等发展状况。从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经济发展虽有所好转,但经济增长率仅为1.0%左右,经济复苏进程十分缓慢。特别是今年2月23日,美国宣布针对朝鲜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制裁,必然会对朝鲜有所触动。
半岛局势能否彻底实现“华丽转身”?这要看各方对中国解决朝鲜半岛方案理解和接受程度。中方一直强调,化解半岛僵局,打破恶性循环,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正如主席在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期间所讲的,我们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如今朝鲜半岛局势的转变也证明了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思路,是客观公正、合情合理、现实可行的方案,是有关各方在朝核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也正在得到相关各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