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李校长
1 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 2 世界,是无序的 3有价值的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纽约老李校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彬彬有理  ·  消失22年,那个曾经向央视求助的女人,回来了 ·  19 小时前  
彬彬有理  ·  倪萍一开口,杨子就输了 ·  昨天  
彬彬有理  ·  邓文迪2.0横空出世!90后东北姑娘嫁80岁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亦舒双标又慕强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在上海看了上百套房子后,我认命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李校长

很难做到专注?因为你没有用这3个方法!|曾少贤

老李校长  · 公众号  ·  · 2017-05-05 21:49

正文

本文作者是我的朋友曾少贤,虽然身处于忙碌的工作当中,但依旧没有放弃写作。利用空闲的时间,他在知乎上收获了12万粉丝,72万赞同,是名副其实的知乎高赞答主。





 壹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种状态:


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忽然有一种周围全部都安静了下来,整个世界就只有你和手头上的事情,你甚至感觉整个人都十分痛快,想大声地呼喊出来。


等你把事情给全部办妥了之后,你看了看手表,发现时间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个小时,自己却豁然不知。


这种状态,就是专注。


专注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试想生活在猛兽出没,随时随地都可能失去生命的大环境下,如果自己不能专注于当下,仔细辨别出各种潜在的危险的话,自身携带的基因是无法得以延续的。


所以,每一个外出打猎的古人类,都必须保持十二分的专注度。


但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分心的时代里。


每一个人生活在滚滚时代浪潮里的人,都拼尽全力地想要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于是对于浮现在你眼前的事物,起了贪心,想全部都把它们揽在自己的怀里。


我在公众号的后台,收到最多的私信,就是询问如何让自己保持专注,不让自己被其他琐事给干扰到。


我觉得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到你们。





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即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


在任何事物做到专注,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更大的目标,如果你连自己的目标,都搞不清楚,懵懵懂懂的话,想要做到所谓的专注,是十分困难的。


这听起来十分鸡汤,却是你无法否认的事实。


如果你看过日剧《胜者即正义》,对一个极度颜控——熊本先生,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按照古美门律师说的,熊本先生整个家族就是被下了“恐龙诅咒”一样,从他的祖父开始,到他这一代,都长得非常丑,从小就是个极度颜控的熊本,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娶什么样的妻子。


在所有的条件当中,熊本唯一看重的,就只有外貌二字。


所以,熊本从小就拼了命地读书,上一流的高中,进一流的大学,毕业后拿优渥的工资,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想为了今后在婚姻市场里面,有强大的经济竞争优势。


熊本在读书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社交活动可言,而且由于自己长得特别显老,还被班里面的同学,戏称为“大叔”。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读书岁月里,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十二分的专注度,是因为熊本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一个长期而且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克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心里面冒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欲望。


目标和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欲望需要你去舍弃,而目标,则需要你不断地去坚持。


试想你现在的目标是想考中大的研究生,这个决定是你在上大四的时候,就已经萌发的,那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专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欲望呢?


空虚寂寞,好想找个人倾述,好想有一个人在身边,不要在孤军奋战;


同学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待遇还不错,我的成绩也不错啊,要不我也出去找找看?


听说考公务员也不错,要不自己也去试试水?


我敢保证,这些欲望,在你要为了实现考研目标的过程中,经常时不时在你脑海中浮现,如果你的目标不够坚定的话,随时都可能被欲望给吞噬掉。


一种让目标更加强大的方法,就是用将来的自己,带动现在的你。


什么意思?


就是在自己每每想要放弃,无法再专注学习的时候,想象着自己今后考上研究生之后,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


这种情形,是为了让积极乐观的心态,重新得以恢复,不至于自己在身心疲惫的时候,被其他欲望给击垮。


可以想象在熊本先生每每遇到无法让其专心的事情时,是为了娶到美貌的妻子,改善家族的基因这个强烈的目标,在支撑着他,让他次次地挺了过来。


下次当你无法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试着想想这件事情,可以给你立下的目标,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信你就能更加专注地去完成它。





社会心理学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当主要信息和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一起出现的时候,不必要的信息,会对人类的判断,产生干扰,这也叫“注意力稀释效应”


也就是说,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身边有太多干扰的话,会对你的专注程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移动信息时代,让很多看似有用的东西,触手可及,只要连上高速的4G网络,我们就能收到各种各样的通知,微信,微博,知乎,不一而足。


这种通知式的信息,如果没有处理得当的话,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专注。


原本打开电脑,想看一集名校公开课,QQ弹出一个通知说京东正在搞活动,你抵挡不住诱惑,刷来刷去,浪费了不少时间,原本的计划也不得不搁浅。


这样的情况,真的太多太多了。


如何排除这些不必要的信息?


一个极端的做法,就是走乔布斯的极简主义模式,只保留一些生活必须品,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全部予以剔除。




这样的行为方法,可能过于理想和不现实。


另外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在30分钟,或者20分钟内,剔除所有和完成任务不相干的信息。


具体的剔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动远离干扰源,与完成任务无关的物品,全部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第二:消除内心魔障,虽然这些物品都暂时在你的眼前消失,但内心长期以往形成的惯性,却让你有了深深的魔障,当你确实憋不住,想要去查看那些信息的时候,深呼吸三次,暂时清空下自己。


第三:当你暂时消除了这些魔障,沉浸其中的时候,30分钟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了。





放弃寻找所谓的捷径。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Becoming Warrent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这部由HBO拍摄的纪录片,完整地记录了世界顶级富豪——巴菲特的日常。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巴菲特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额的财富,要么是他投机倒把,要么是他的运气好。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在对别人或者自己的成绩进行归因的时候,如果是别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一般会把这成功归结于环境或者是运气。


但,如果是我们自己本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是我们的人格魅力,或者是自己的能力异常造就的。


其实这样的归因,很多情况下都有失偏颇。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财富,归根结底,都是其秉承的终生学习观念造就的。


他从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所有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在他读遍了父亲所有的收藏后,他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在书本的海洋里求知若渴的阅读。


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Benjamin Grahham (本杰明·格雷厄姆)学习的机会,成功成为他的学生。


这样踏踏实实,死磕一个领域,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寻求各种捷径的人,不成功,也难以说得过去。


可事实上,我们现在就崇尚各种小聪明,盲目攀比速度,却没有注重实打实的积累。


之前和一位身价上千万的客户一起吃饭,我问他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我们这些年轻人,他淡淡地说了一句:


能之所至,财之所达。


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财富自然而然就会向你靠拢,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把走捷径,当作是你生活的重心。


希望对你们有用。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吧


点击阅读全文,老李的人脉经营课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