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眸
看透娱乐,死磕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梁宝俊辞任中国电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  3 天前  
青岛交通广播FM897  ·  专场音乐会 | 梦中的婚礼掀起剧院约会潮 ·  21 小时前  
江苏教育发布  ·  厉害了!江苏这群少年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昨天  
江苏教育发布  ·  厉害了!江苏这群少年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昨天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SN跨境营销  ·  泰国音乐产业预计将增长7-8%(2025)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眸

白玉兰奖,众口难调

毒眸  · 公众号  ·  · 2024-06-03 22:35

正文

听说星标的人长得都很好看。

从争议看动向。 ‍‍‍‍‍‍‍‍‍‍‍‍‍‍
文|李欣媛

编辑 |林知

国内电视剧三大奖之一的白玉兰奖,每逢释出提名名单,都会经历一场“血雨腥风”。

原因也好理解。飞天奖是中国电视剧领域唯一的“政府奖”,评选更偏学院;金鹰奖是第一个以观众投票为主的电视艺术大奖,评选更偏大众。

而在创办之初就立下国际性定位,将海外作品纳入评审范围,且开拓国内外影视节目交易市场的白玉兰奖,兼具学院与大众两个评价体系,这也意味着它经受更多的审视与关注。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杯(图源:微博)

近年来,白玉兰奖面临的争议愈演愈烈,从哪位演员没有提名,哪部剧集没有入围,再到哪位演员不配拿奖,相关的讨论热度都居高不下。 今年也不例外。 提名 名单刚出没多久 ,已经霸榜热搜好几天。

今年最大的争议莫过于《追风者》的男主提名风波。 领衔主演第一位的王一博没有提名在列,反而是排在领衔主演第三位的王阳获得提名,因此引起粉丝的不满。 在粉丝看来,《追风者》无论从人物比 重还是戏份时长来看,王一博才是真正男主,王阳不该被提报。

事件逐渐变得失控,相关讨论频上热搜。纵然王一博官方粉丝团、编剧赵冬苓等各方都站出来说话,试图平息争吵,但仍无济于事,粉丝普遍 陷入“要一个说法”的委屈情绪中。

白玉兰争议频上热搜

表面上看,这是圈层流量与大众评奖的一次激烈碰撞,但是非暂且不论,追本溯源,这是白玉兰奖,或者说剧集类奖项一直难以避免的争议。
随着剧集市场规模扩大,剧集已成为当下消费群体普遍接受的内容产品,这也让它的奖项经受着更多维、更复杂的评价标准。既然争议在所难免,那如何在争议之下,冷静地窥探到行业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取向,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面对争议
白玉兰奖遭遇的争议早在多年前就已出现。

2012年,口碑收视飙红的《甄嬛传》没有帮助孙俪夺得视后,结果由出演《悬崖》的宋佳摘得,两年后,《父母爱情》中表现亮眼的梅婷,反而败给了《辣妈正传》的孙俪。

如果说,彼时的争议仅是在小范围内爆发,讨论点聚焦在“什么作品拿奖才是实至名归”,那么如今,白玉兰奖面临的争议范围已经进一步扩大,从评委到演员,从提名到获奖,都会经历审判与比较。

去年,白玉兰奖面临自创办以来,舆论最多、最混乱的一次:王珞丹当选评委,被指资历不够;《狂飙》剧组并没有给张颂文提报最佳男主;赵丽颖三度提名白玉兰奖,再次陪跑;吴越在《县委大院》里的出场时间太短,却获得了最佳女主……
去年@赵丽颖回应白玉兰争议微博截图
纵观这十年大众讨论焦点的迁移,不难发现,白玉兰奖面临的争议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变化:争议的时间从最终获选前移到了提名阶段。 这种变化侧面反映出了剧集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大众对奖项逐渐提升的关注度
当更多有质量、有口碑的作品出现在市场上时,有限的提名空间难免让观众陷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纠结,舆论场上的争论不休,某种程度也意味着“优中选优”。去年,白玉兰奖因为受疫情影响,改为两年评选一次,导致去年入围作品数量增加了一倍,有22部之多,也正因如此,争议的声量相较以往变得最大。

不过,细究这些讨论不难看出,争议通常围绕着演员的评选,尤其是带有更多流量属性的演员。当这类演员逐渐转型,踏入正剧,获得奖项提名和大奖傍身就是他们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动作。

于是,提名与否变得重要起来,粉丝也会因此变得“锱铢必较”。去年,赵丽颖主演的《风吹半夏》无论是口碑还是热度均表现不俗,被视为她距离视后最近的一次,结果她惜败给吴越,粉丝的不甘让“赵丽颖三次陪跑”上了热搜。

当这种粉丝情绪越来越浓烈后,不知不觉地,粉圈标准也在慢慢带入到奖项的评选中。今年《追风者》和《南来北往》男主提名风波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舆论场流行的明星番位论进入到了传统的奖项评选机制中。

第29届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入围名单(图源:微博)

按照白玉兰奖公布的标准看 ,对于主演的评选,白玉兰有明文规定:男女主演原则上填报1人,即第一男主、第一女主,他们必须是在剧情的推动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具有不可或缺重要意义角色。如确有多男主或多女主,则填报人数最多2人,且皆须在剧中占较重篇幅。

依据这种报名规则,《追风者》中王一博和王阳都在剧中占据较重篇幅,提报两人符合奖项要求,而且根据网传信息,片方也确实提报了两个人。

不过,提报只意味着参与了评选,最终的提名名单更多取决于评选委员的判断,而非片方或演员所能左右。今年白玉兰奖主席阎建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表演类奖项曾提到,“作为一个表演奖项,一个针对单部作品的表演奖项评判,我个人认为必须依据他/她参与的这部作品的表现。”

在清晰的规则和要求面前,粉丝仍旧无法接受,这其中更多的是难以厘清的认知矛盾。一方面,粉圈环境倒逼资本市场接受番位概念,当下的剧集从前期立项到后期宣传,番位意识都越来越强势,当这种市场规则侵入到奖项评选中,尤其奖项设置的主配身份让番位更加明显时,隔阂便出现了。

《三十而已》剧照(图源:豆瓣)
比如,早在《三十而已》开始,关于番位的讨论就引一波讨论,一番江疏影未获提名,反而让二番的童瑶入围提名。今年的《繁花》也是,《繁花》三女主提报,二番唐嫣却入围提名。在“实至名归”的标准里,番位成了主要争议的焦点,这显然曲解了表演类奖项的真正含义。

退回到剧集本身来说,如今剧集创作偏爱塑造丰富的群像戏码,这种设置让角色的份量细分变得暧昧模糊,主配之间的界限,并不能仅仅依靠演员表的先后顺序简单定调,更多还是要看作品。

如此看来,白玉兰奖其实从未改变过评选标准,只是舆论环境下默认规则的变化,让如今的白玉兰奖不得不面对汹涌的流量之战。
流量双刃剑
如今白玉兰奖面临的困扰,很大程度上与之前正剧启用流量明星参演的纠结相似。
站在市场角度来说,流量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度与市场价值。当电视台式微,互联网崛起,传播终端的变化,导致剧集主要受众由年龄层更广的客厅观众,转向了更年轻态的互联网观众,这让流量变得重要起来。

剧集的评判标准从收视率变成了播放量,在流量经济时代, 为了考虑市场效果和剧集热度, 具有广泛粉丝基数的流量明星成为了不少作品的优选。

在认可流量演员的正向价值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味信奉流量至上的行业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折损剧集本身的品质。虽然目前这种情况小有回调,但仍然会在一些剧集中出现碰撞。
同理,剧集面对现实不得不做出的抉择,也落到了奖项的评选上。剧集本身代表着社会情绪和观众喜好,如果固步自封地按照以往标准进行挑选,并不能如实反映出奖项所代表的时代价值,而一味遵循流量规则,则会让奖项失去品牌性,丧失含金量。
《繁花》汪小姐(唐嫣 饰)(图源:豆瓣)

正因如此,流量裹挟让剧集奖项经受更多的纷扰,既有欢喜也有忧虑。以今年为例,虽然王一博和唐嫣在《追风者》和《繁花》中都贡献了还不错的演技,但倘若是其他并不具有 流量属性的演员出演,白玉兰奖或许未必会有如今这滔天的争议,但同样,白玉兰奖也不会收获如今的关注热度。

作为本就兼顾“学院”和“大众”两种取向的白玉兰奖,为了维持住行业影响力,就需要进行更微妙的平衡与协调。近些年来,白玉兰奖为了平息争议,调和矛盾,正在一点点“艰难转身”。

从2011年,杨幂主演的《宫》入围最佳女演员评选开始,白玉兰奖针对市场上的爆款古偶,呈现出一种较为开放的姿态,之后《步步惊心》《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有入围。今年的提名名单上,去年暑期爆款古偶《长相思 第一季》入围白玉兰奖,主演杨紫参与到了视后的角逐。

《长相思》小夭(杨紫 饰)(图源:豆瓣)

某种程度上而言,剧集面对更多的市场变化,奖项的评选也意味着顺应着行业的变动,流量抉择问题不过是目前白玉兰奖最突出的一个。

剧集奖项是对于过去一年剧集领域的行业总结,引领下一阶段的剧集生产方向,这决定了其本身带有一定的前瞻属性。

然而,如今剧集领域日新月异的迅猛速度,从内容到制作都进行了大跨步的改革,这让白玉兰奖所代表的行业奖项往往存在“迟一步”的滞后性。例如,2014年视频平台的自制网剧就已开始竞争发力,而直到2020年,白玉兰奖才首次将“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电视剧”纳入到评选范围中。

前瞻属性与滞后结果的矛盾间,滋生了舆论纷扰,想要抚平冲突,就需要时刻关注到行业动向,紧紧跟随,而这种跟随恰恰本身也标志着剧集行业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和规范。

2019年,白玉兰奖首次将最佳编剧奖分为原创和改编两类,在IP改编进入稳定期的背景下,编剧奖项的细致化,有助于确立编剧的行业意义,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更公平客观的评判。

如今迷你剧逐渐起势的情况下,下一步白玉兰奖是否会根据剧集形式的更新再作调整,还无法预知。但确定的是,作为具有业界引领作用的剧集奖项,比起无休止的纷争,其带来的行业讯息才是值得关注的焦点。

有价值的行业信号
抛去被浮躁舆论场裹挟的争议,今年白玉兰奖的提名名单其实透露了不少有价值的行业讯息。

首先,从入围的剧集类型来看,主旋律剧仍是主流,连续四年维持着强势劲头,今年提名之中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重。不过,相对以往,主旋律剧在内容层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不同的切面进行故事讲述,保证了更足的话题性,同时叙事方式更为轻盈落地,能被当下年轻人接受。

《追风者》是以金融视角出发,诠释那段乱世背后的人物信仰成长;《南来北往》以铁路干警为人物主线,讲述铁路时代背后的社会的革新与变动。两部剧都收获了不错的市场表现,《追风者》成为首部破万热度的谍战剧,《南来北往》黄金档收视破1。

其次,近些年白玉兰奖对于气质独特、小而精的作品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自网剧纳入评选范围之后,这类剧集近些年呈现蓬勃态势,今年的提名名单中,《漫长的季节》《装腔启示录》《繁城之下》这类口碑明显的精品短剧,都获得了重要奖项的提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