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潮的到来都会经历低谷,所以眼下我们所能做的是做好迎接牛市到来的准备,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今天的文章是给大家提个醒,小心定增解禁这只猛虎。
股市的规律有成千上万条,但有一条一定是绝大部分股民都理解的——甚至是从小就理解的规律——供需曲线。
作为市场经济最最基本的定理,这两根曲线在股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不谈需求,只看供给。
在 A 股市场中,自由流通股票的重要供给来源之一就是限售解禁。
回顾 2010 年以来每个月的股票解禁情况,大盘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引起我注意的 2017 年 12 月解禁金额为 4113 亿,是近两年来的解禁峰值,却仅占当前总流通市值的 0.9% 。解禁的浪花在 A 股逐年扩容的大海里越来越不值一提。
但对于个股而言,每次解禁高峰来临,券商和媒体都会仔细列出一份解禁个股清单。这可不是什么博眼球的消息,其中的奥秘,还得细细道来:
首先,解禁的一部分股票是上市时原始股东的股票。
这一块就是俗称的“大小非解禁”。这些老板们不一定想要迅速套现完成上市财务自由的梦想,愿意与公司共成长的大股东更是珍惜自己的股权比例。虽然公告提示中来势汹汹,要一下子往市场释放现有流通股百分之几十甚至上百的股票,但其实并不可怕,除了投资方有套现冲动外,其他股东并没什么意愿交换自己的这份辛苦钱。
其次,员工持股计划或股票激励等公司内部交易产生的限售股流入股市。
这一部分解禁微不足道:股份数量本就不多,持股一方又分散,无法形成市场合力,对解禁日附近的股价波动起不了多大影响。
最后,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定增项目的解禁股票。
首先,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不一定有大股东认购,如果有的话,可以参考大非减持的情况做判断,不会轻易减持。其次,定增项目有外部投资者参与投资,这些和大股东没什么共同利益的投资者,若仅有一两年的投资周期,在定增限售期满后,套现离场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毕竟谁的钱也都有时间成本。野兽们夺路飞奔的时候,股票价格很难不受到影响。
回顾 2010 年至 2017 年 9 月共 2161 个定增解禁样本,解禁个股在解禁日前后十个交易日相对大盘指数(上证、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的表现完美地反映了供需曲线的作用:
定增解禁日前后,解禁个股相对大盘表现很差。定增解禁前后两周的时间,个股跑输大盘 1 - 2 个点,定增参与方的抛售实实在在影响了价格波动;
定增解禁比例越高的股票,相对大盘表现越差。
当解禁占总股本比例筛选范围由大于 2% 升至大于 10% 时,跌幅明显加剧。
总结:
市场对定增解禁有一定的忌惮,并会提前反映在价格当中
。
定增解禁日附近,流动性突然爆发对个股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最终导致这些解禁个股在这几日表现不如大盘指数。
接下来的 12 月,定增解禁金额是近几年的一个最高峰,对于每一支解禁个股和它们的股东们,真当是另外一番滋味。快翻翻手里的股票里有没有近期解禁的情况。如果是中长线看好的股票,万一遇上大跌,至少心中不慌,不会随着这些野兽一同丢掉手里宝贵的筹码。
-END-
关注
知新派
预见未来!
长按识别二维码
轻松读懂财经 助你拥抱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