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补丁
不过是一块补丁而已,既不温暖,亦难遮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事关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购置与应用补贴!我 ... ·  11 小时前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事关农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购置与应用补贴!我 ... ·  11 小时前  
湖南发改  ·  首批“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开评标完成 ·  19 小时前  
湖南发改  ·  首批“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开评标完成 ·  19 小时前  
低维 昂维  ·  浙江大学Nano ... ·  2 天前  
低维 昂维  ·  浙江大学Nano ... ·  2 天前  
财宝宝  ·  @财研研呀 @财多多-多多 么么哒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补丁

即将突破4.7亿的中产,如何避免一夜返贫?

思维补丁  · 公众号  ·  · 2019-09-11 20:24

正文

(一


根据《经济学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将超过4.7亿。


一直以来中产都是一个话题度很高的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的中间层, 是阶层流动最活跃的一批人。


改革开放以来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使得很多普通人改变了身份,一跃成为了中产甚至富人。


78年高考、80年乡镇企业、价格双规制倒卖、92年官员下海、煤老板为代表的资源巨潮、楼市疯狂、网络红利。


如今,大多中产在一线或二线城市扎根立足,有一套或多套房产,每月有不错的经济收入。


由于中产没法世袭, 后代也不一定拥有同等的战斗力守住现有的财富。


所以当下的中产,做得最多的就是拼命积累财富,利用优势的经济条件,为后代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维持阶层不会滑落。


积累财富的方式一般 两种,一种是工资收入,另一种是投资收入。 但前者会随着年龄增长,职业竞争力下降走下坡路。


于是颇具危机意识的中产工作之余很重视后者,能投资的品类都要试试,即便是赚不到太多钱,也要求得能抗通胀,不让财富缩水。


但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投资哪有那么容易啊?


放眼望去,股市震荡反复,房产被政策打压,p2p平台爆雷不断,信托产品频频难以兑付......


甚至还要提防生活中的黑天鹅事件吞噬财富, 稍有不慎,现金流就可能变为负数。


(二)


现在社会,医疗、教育、房产,是压在中国人身上“新的三座大山”,其中以医疗费尤甚。


前不久一期访谈节目中,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接受了凤凰卫视采访。



他在节目中说到,“ 60%的人将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 ”。

这句话在网络上疯传,因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奈却很真实!

2016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46344亿元,平均每人支出3351元,医疗支出比达到20%,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这个数字达到40%时,对于一个家庭就是灾难性卫生支出。


再来看看,面对沉重的医疗负担,全中国有多少人有自信不需要靠降低生活水平省钱看病, 永远不需要面对这样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呢?


根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当将中国家庭按照收入分为五个层次的时候,最贫困组、次贫困组、一般组、次富裕组到最富裕组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5.8%,14.4%,12.8%,11.4%,10.7%,情况比越南还差。 可见即便是富裕人家,也不见得能经得起病魔的折腾。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2018年2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场流感,耗尽一个中产家庭所有积蓄的故事。
2018年9月,武汉刘先生,住院61天,花费104万。


2019年1月,一位母亲ICU住了72天,卖了两套房子,花费130多万。

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 可就是这样的精英人士,在面对重病的打击,也已经是摇摇欲倒。


试想,如果是经济条件不如他们的绝大数家庭, 遇到这种大病时,又该怎么办?

(三)


曾经看过有个采访《如果有一天,你生了一场大病》,里面问到几位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治疗费用超过多少你会放弃?

父母们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分。


父母永远不会放弃孩子的。 可反之,如果是父母自己生病了呢? 他们会给自己治病花钱多少?


治疗费不够,有的父母甚至直言: “那我就不治了,反正早晚得走。


打败穷人的,是钱,续命的,也是钱!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 大部分人的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一场大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


虽说近些年国民普遍依赖的医保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18年全国医保支出增加到了17822亿元,但均摊到14亿人头上只有1273元。

除了公务员,军人和医生报销比例可以达到80%以外, 普通人报销比例无法满足大病需求。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治疗包括检查、住院、手术、化疗等多项加起来就高达几十万。

此外,你知道能拿来报销的药品有多少吗?

2019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明年正式实施的新版《药品目录》的通知,更新后纳入医保的药物有2675种, 仅占比所有药品1.58%。
(共计169486种药品)


而那些疗效好的、起着治疗关键作用的昂贵靶向药80%都是进口的, 现有医保资金是无力承担的。

医疗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越来越多新型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了患者寿命。


但这治病太贵了,一片抗癌药上千,一个月药费好几万。 在这样的花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呢?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2》中33岁的复旦大学女博士阎宏微,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 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命是活生生的温热,需要冰冷冷的钱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我都劝大家一定要尽早给自己配置好保险,也发过几篇文章科普了保险基础知识,使不少人对保险有了基本的认知。


但保险本质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从来不是产品的简单堆叠。


毕竟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保障需求都不同,纯粹的产品推荐只是建议,并不适合每个人,容易出现患病时额度不够,不懂条款拒赔的问题。


每位读者在跟风买热销产品前,更应该静下心来,从多个维度思考自己的家庭缺口在哪? 搭配什么险种才合理? 等等等等。


任何投资只有潮水退去,才能看清谁在裸泳, 而保险往往在出事理赔时才追悔莫及。


(四)
又贵又鸡肋的保险,如何优化?

分享一个读者的真实案例: 他家一共六口人,年收入30多万,房贷80多万。 两个月前在业务员的推销下配了一份 所谓600万 保额的保险方案,每年保费 近7万块 ,方案如下:



这明显被坑了嘛! 买保险最怕的就是钱花了,结果理赔时碰一鼻子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①先生作为家庭经济支柱 竟然 没配置重疾险 ,一旦工作中断,家里不就断了 经济来源 了吗?


②小孩为何要买50万的寿险 保监会规定10岁以下寿险额度 超过20万无效


③居然给老人买这么贵的重疾险 已经50多岁,算一下交的保费都快 赶上保额了 ,不等于白买吗?


同样的预算,其实可以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举例 家庭经济支柱 患大病配置思路:
大病花费:约80万
病后收入损失:25万/年*4=100万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

一场大病三甲医院花费80万,经过医保报销和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4年家庭收入损失, 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治病、生活两不误,才能让保险在出事时真正发挥作用。
(五
怎样才能避免被坑?

一直以来,都劝身边的人一定要尽早给自己配置好保险,也有不少朋友留言买保险,但实在没办法一一解答。


毕竟每个人家庭不同,需要的险种组合自然也不同,而且保险本身带有一定门槛,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一点点误差,很有可能就白买了。

直到最近,了解到一家第三方咨询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 保障方案定制 ,内心真觉得他们不走寻常路。
(这是当时我的规划师整理主流50多款产品对比,非常细致)

我也把他们的这个服务先分享给了几个熟悉的朋友,他们体验过后都觉得挺靠谱。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想做保障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些人 血脂高 ,有的人 甲状腺结节 ,一些看着不起眼的毛病真的会被拒之门外。



尽早买到适合你的保险产品,或许关系到你生命最后的质量和尊严,关系到你和你的家人会不会被压垮……


在此推荐慧眼看保, 他们不推销保险,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做广告。 站在你的角度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家庭保障方案,比传统机构节约 3 0%-5 0% 费用。


真心希望每个朋友能重新认识保险,都做一次 财务体检 ,审视家庭保障缺口。


人生,做好三张表,资产负债表( 实力如何 ),利润表( 能力如何 ),现金流量表( 抗风险力如何 ),才能走得更长远。


①如果你还没有保险 ,可以自己量化家庭风险缺口,能清楚知道应该 买什么险种 ,以及去 买多少额度 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以及 花多少钱 才合理。



②如果你有了一些保险 ,他们也能提供优质舒心的服务: 保单托管、保单年检、理赔协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湖南发改  ·  首批“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开评标完成
19 小时前
湖南发改  ·  首批“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开评标完成
19 小时前
暖通空调  ·  【HVAC】企业快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