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6月已经到来!
在这个已经过去的5月,谣言并不消停,又制造了些“假警报”祸害朋友圈。
DV君特为你奉上5月十大谣言,让我们把这些害人的谎话留在过去,清清爽爽开启崭新一月!
有消息称,人们常在微信上互发的
早晚安、节庆类图片、视频
暗藏了黑客设计的钓鱼程序,转发会窃取个人资料,大家一定要把此类图案、视频全部删掉。
网络截图
辟谣:
宜昌、酒泉等多地网警已对此辟过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也曾发文指出:
在图片和视频里嵌入钓鱼程序,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实现。
大家不必担忧。
河池网警则提醒:真正的
钓鱼链接需要伪装,用户收到后点击链接才能下载观看。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通知,称12306将从今年6月起要求注册用户使用本人银行卡进行支付,并解读为届时用户只能为自己购买车票,
子女将不能替父母买票。
辟谣:
北京晨报记者从12306全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了解到,
中心未接到类似通知
,一个注册账户仍然可以一次同时为常用联系人中的5人购票。
网站注册用户要与银行账户同名,并不影响大家用自己的账户为常用联系人购票。
有消息称,“海燕车辆二次分析系统”已在全国启动,高科技抓拍交通违章,平均每天可处理超过100万张图片。
朋友圈截图
辟谣:
@江苏网警微博提醒:“海燕系统”确实存在,但目前仅在个别省市应用,公开报道中只有江苏苏州于4月17日启用。全国启动的说法属无稽之谈。
所以,大家不用“恐慌”……不过,开车的朋友,无论何种情况,都请务必遵守交通规则!
近日,一篇名为《延迟退休终于定了!XX(地名)70、80、90后都摊上了!!》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传。
文章标题被冠以连云港、常州、平湖、海宁等不同的地名,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
辟谣:
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虽然所谓的“延迟退休方案”近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但
目前热线并没有接到相关政策通知
。
近日,
杭州、长沙、合肥等多地出现
传言称:最近许多座椅上有细小的针,很有可能是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大家骑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截图自微博
辟谣:
浙江省网信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已发布声明进行辟谣。目前,有2名造谣者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合肥警方行政拘留。
实际上,一根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因为针头表面的病原体在空气中很快就会灭活(死亡),失去传染性。
近日,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的是棉花”的视频在朋友圈中热传。
只见一男子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之后不停用手揉搓,形成了一团白色絮状物。
他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
试图
用打火机点燃“棉花”。
网传视频动图
事实上,在某著名视频网站上,类似视频有多个版本。
这些视频中的所谓“检测方法”也都是将肉松泡水后形成白色絮状物,然后用撕扯或试图点燃来证明这是“棉花”,进而声称:这么多年,人们吃的都是“棉花肉松饼”。
图片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号“
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刊文称: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
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
也就是说:
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
此外,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
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一种焦糊味。
棉花也可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前些天,一张全家福在微博上热传,配文称:
江苏如东县一个遵守一胎政策的家庭,一家八口只有一位年轻人,真是一张恐怖的全家福。
辟谣:
照片中的年轻人@哎呀有微博了反驳称:家中还有其他人,自己有兄弟姐妹、叔叔阿姨。
这张照片是几年前为了宣传孝顺老人而配合拍摄的
,没让其他年轻家人出镜。
小编表示,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确是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但若为了吸引眼球,以此为噱头编造谣言、制造恐慌,就是错误之举了!
朋友圈中有人传播消息称,有商家用不明乳白色液体浸泡香蕉,疑似为甲醛。
朋友圈截图
辟谣:
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为此专访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