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板学堂
【老板学堂】由战略大师宋新宇博士创办,致力于系统培养老板“创造和驾驭亿万级企业”的8大能力24课。超过2000名中小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正在从中获益。谢谢你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分享丨《浪子的进步》:从奇装异服的服装设计走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4中国旅游经济版图:全国31省份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刘杏林:我们为什么需要舞美博物馆 ·  昨天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板学堂

把公司命名为“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老板学堂  · 公众号  ·  · 2018-01-16 19:00

正文



导语


提到日本公司,定然绕不过本田,他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被称为“日本的福特”,更享有日本“经营之圣”之一的名誉,不只是天才发明家,更是天才的管理专家。他一生最大的遗憾竟然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公司,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静冈县的一个穷苦家庭,他自幼便对机械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偏好。虽然出身贫寒,却成为天才发明家,拥有470项发明和150多项专利。创立的“HONDA”(“本田”品牌)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他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之一。被现代工业界誉为“亨利·福特以来唯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本田宗一郎不仅是个天才发明家,在日本更是享有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荣誉。期间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经营语录。


一、青春易逝,不用实在可惜


“人生的青春,逝去就不再来了。” 年轻有为”是指能够珍重青春的人 ,如果青年时代无所作为,那就是“年轻无为”,这实在很可惜。

青春本身就是无量的宝藏,具有伟大的价值。青年人应该利用青春的特权,多做一些事情。即使做不成功也不要紧,至少也会换来一点失败的教训。

青春一纵即逝,不用它实在很可惜。


二、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我在30岁的时候,还在当老学生。当时我已经是一家工厂的经营者,这家公司有50个工人,我是社长。那时候,我去拜托滨松工业专科学校的校长,他同意收我当旁听生,从高工一年级学起,天天上学,为的是想学一点工科的理论课程。学校一放学,就回到自己的工厂工作,边学习边工作,每天忙得不得了。通常都工作到三更半夜,不眠不休。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要想进步就不能离开学习,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三、公司不要用关系进来的人


靠关系或请人介绍,这种人我公司绝对不录用。原因很简单,靠关系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是有才能的人, 真正有才能的人要靠自己的力量进来 。请人介绍更是不可靠,尤其请国会议员介绍进来的人,我没有发现过有一个是可用的人才。

我从来不过问公司的人事问题,也不担任新进人员的考试委员,因为我对“人社考试”一直抱着怀疑。何以在学校念了三四年的毕业生,能在一二小时的考试过程中就把他的能力考出来?再说,即使新进人员考试合格,他的能力也只不过考试委员的水平而已,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

四、绝对不允许公私混淆


我一生从来没有用过公司的钱,虽然我是这家公司的社长。不但如此,我也禁止公司的高级人员使用公费做接待工作。 用接待来做生意,是最没出息的做法。

我把公司的公车废止了,不让高级人员坐公司的轿车上班。我自己也是开私家车上班,连汽油也是用自己的钱买。不但如此,我最看不起有些公司,让公司的社长夫人坐公司的车去看戏、去百货店购货、去参加宴会,甚至让社长的小孩也坐公家车去上学。有些社长把公司的公家车司机叫来为社长夫人或小孩开车,简直不合道理,这是公私混淆,假公济私,万万行不得。


五、工作是为自己工作,不是为别人工作


公司职员遇到社长不必起立敬礼,他只要拼命地工作,就是对社长的最高敬意。 虚礼无用,工作要紧。

工作是为自己工作,不是为别人工作。所以说,有人认为他是为公司工作,这就不对了。因为能为自己工作,而在工作上找到乐趣,这就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公司的幸福。有人为工作而工作,不是为自己的幸福而工作,世界上没有比这种工作更无聊的事了。


六、穷苦出身,才会更加努力


在贫穷家庭出生,不要以为是可耻的。也不要因为家境穷苦,无法上比较高级的学校而悲观。反而要为出生在贫苦家庭而自傲,因为出生在贫苦家庭,这是给你一个努力的机会。 由于出身穷苦,自己想从穷苦中解脱出来,自然会比人家多加一倍努力 。努力的结果,绝对会带来比较富裕的人生。 成功的人物,大多出身贫苦的


七、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模仿别人


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永不模仿别人,永远立志创造出别人从没有过的高质量产品,正是这样不懈的努力,才走上了汽车产业的颠峰。

我讨厌模仿。所以我们公司是以我们自己的做法去探索的,为此我们也吃尽了苦头。虽然赶超他们之前我们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在赶超之后,我们技术上的领先就形成了彼此之间的差距。我们从一开始就选定了艰苦奋斗的方向,所以是先苦后甜。模仿只图一时的舒服,日后就会叫苦不迭。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是尤为关键的。我现在还是这样想的,模仿一次,就会永远模仿下去。


八、模仿是先乐后苦,创造是先苦后乐


模仿,就是把人家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制造出一模一样的商品。虽然模仿得真似乎很不容易,但是世界上没有比模仿更加快乐的事情。能把它模仿成功,不是很快乐吗?

话虽如此, 模仿是先乐后苦 。因为一旦尝到了这个滋味后便欲罢不能,只要有一次模仿成功便不想自己创造了。这样,不想自己创造而专事模仿,永远走在人家的后面,世界上还有比这种事更痛苦的吗?无法超越人家,或制造出人家要向你模仿的东西,怎么会快乐呢?

可是,创造就不同了,是先苦后乐。创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有99次失败才会有一次成功。 在创造的过程中,时间、金钱、精力、创意、工夫等都不可或缺,并且这几项因素又不一定能保证最后会给你带来成功。

话虽如此,一旦创造成功了,其快乐是无与伦比的,并且创造会给你带来永远的快乐,不会是短期的。所以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先苦而后乐,何乐不为?


九、我对他人的“失败谈”特别感兴趣


什么是“失败谈”?就是谈一些失败的经验。什么是“成功谈”?就是专谈他的成功史。我不喜欢听人家的成功史,因为他人的成功不一定对我有帮助,可是他人的失败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拿来攻玉。所以,我对他人的成功不感兴趣,反而对他人的失败特别有兴趣。

一个没有失败过的人,实在很可怜。我认为人不经失败就不会长智,更无成长可言。人都是从失败中,记住了失败的经验,然后检讨为什么会失败。反省失败的原因,虽说经历了一次的失败,却会带来长期的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一点都不假。

听听人家的“失败谈”,便可叫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能够避免犯错,才有成功的希望。至于听人家的“成功谈”,他人的成功肯定有他人的条件,他人的条件不一定和你的条件一致,听这些“成功谈”对自己毫无帮助,所以我就不喜欢去听,原因就在这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