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知名巨头突变:暂停!拒绝内卷 ·  2 天前  
Wind万得  ·  DeepSeek席卷多行业,券商解析发展趋势 ...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官宣!六国总领事将来泉州过大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从冯小刚到管虎,华谊兄弟30年的江湖兴衰能出本书了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0-11-30 22:32

正文


今日BGM,《黎明黑夜》,Andrew Kawczynski
2014年11月,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华谊老总王中军以约3.77亿元拍下备受瞩目的梵高真迹《雏菊与罂粟花》。
这创下了中国藏家海外竞拍西方艺术品的最高拍价。


和很多业界大佬一样,王中军也酷爱收藏古玩名画。
在华谊兄弟上市后资本最鼎盛的时期,他接连拍下多幅世界名画,一时间成为收藏界新晋的焦点人物。
2015年到2016年,他又砸2亿买下毕加索的《盘发髻女子坐像》和曾巩的《局事帖》两幅收藏珍品,此番举动轰动一时。
在他 七亩大的院子和两层欧式别墅里,各种铜雕和名家字画随处可见。
整栋住宅仿佛是一家富丽堂皇的私人博物馆。

但他没想到逍遥了没多久,由范冰冰风波的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华谊兄弟股价暴跌资产缩水,几乎要面临退市的局面。
此后,华谊就走上连年亏损的路,退居幕后的王中军不得不再次出山,力挽狂澜。
2019年在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上,他自爆需要卖画解决资金流的问题,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帮助华谊度过难关。


华谊成立近三十年来,几经沉浮,几次遭遇,几次都能化险为夷,险中求胜。
这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也有背后强大的资本基础来运作支撑。
王中军强调自己卖画不丢人,有人说“这才是敢作敢当的老板”,也有人说“卖画不丢人,那之前在股市圈股民百亿元丢人吗?”
究其根本,华谊之所以会沦落到现在的境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资产迅速膨胀后就走远了。
当上行业老大了就怀揣巨大的野心,疯狂融资扩展业务版图,在风云变幻的资本背后,结局总是不可预知。


华谊兄弟的成立既要归功于王中军的好头脑,也要得益于赶上那个时代的好时候。
从小长在军区干部的大院里,初中毕业后走父亲的老路去当兵,1980年退役后被分配到国家物资总局办公厅当一名文书。
他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捧着铁饭碗过日子。


为此他发愤图强考上中央工艺美院的夜大,后来“下海”经商做了三年的杂志广告。
生命在于折腾。

1989年29岁的王中军再次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带着妻子去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大众传媒专业的硕士学位。


王中军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 在异国他乡漂泊,他也只能半工半读省吃俭用,脚上的鞋不会超过5美元,每天打完工回家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
在美国打拼五年拿到学位后,他身上揣着刷盘子洗碗攒下来的10万美金和妻子回到北京。

这些钱对于1994年那个年代已经是一笔巨款。
他掏出一身的积蓄,加上两个亲弟弟王中方和王中磊,一起集资共同创办一家叫做“华谊兄弟”的广告公司。

(图为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

90年代的中国广告行业刚刚兴起,人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凭借京圈的人脉资源,王中军很快拿下中国银行、国家电力、中石油等大型国企的单子。
靠着接大单,“华谊兄弟”才成立三年,就入围中国广告界的十强,一年挣个几十万不在话下。
原本公司越办越好,可不幸的是弟弟王中方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小弟王中磊辞掉铁饭碗工作创办的贸易公司也倒闭了。

王家四兄弟中就属王中军混得最好。
王中军索性直接让王中磊入职公司,华谊兄弟的组合这才正式成立。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华谊要崛起了。

华谊能走向巅峰,还要感谢和冯小刚这匹千里马的相遇。
正当王中军一门心思经营广告时,冯小刚和京圈大佬王朔也一起开了一家叫做“好梦电影公司”。


王朔那时候早已成名,手上拿着富裕的版权费琢磨干点什么。
于是老板王朔负责出钱当甩手掌柜,剩下出大力的活就全由冯小刚干。
这段期间冯小刚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 一地鸡毛。


他正在为此苦恼,想着啥时候能熬出头。
另一边,很有生意头脑的王中军从身边朋友了解到现在拍电视剧特别赚钱,所以照着《我爱我家》的模子请来英达当导演,投资拍摄了一部情景喜剧《心理诊所》。


然后再拿着这部剧和电视台谈广告时段的植入,又狠狠捞了一笔。
王中军喜不自胜,这钱可比费尽心思拍广告挣得容易多了,只要自己的眼光好,投入就能有回报。
通过英达,王氏兄弟认识了正筹拍《鬼子来了》的姜文,结果这部电影因为“技术问题”被禁,让兄弟俩投资的钱赔了个精光。


王中军倒也没和姜文翻脸,他知道想要融入这个圈子,人脉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姜文心中有愧,于是讲义气得向王氏兄弟介绍投资人董平,经其推荐又结识了冯小刚。
那时王朔已被封杀,不得已去了美国,冯小刚眼睁睁看着电影公司破产也没钱去挽救。
走投无路的时候冯小刚这时碰到王氏兄弟,那时候冯小刚的脾气还不是很差,尤其擅长见机行事。
冯导知道自己想要翻身就必须讨好金主,因此每次和王中军他们有饭局,他都会争着抢着买单。
得,一来二去,就冲冯小刚这么有眼力见,王中军决定和冯小刚开始正式合作。

冯小刚见钱一到手,甩开膀子二话不说往前冲,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咸鱼翻身的大好时机。
果不其然,1999年,冯小刚加入华谊兄弟后的第一部电影《没完没了》上映后深受欢迎,票房大卖。


王中军看到自己的投资眼光终于得到回报,大喜。

他觉得冯小刚人机灵,有头脑,是个人才,没准对公司会有大用处。

王中军下定决心孤注一掷,当即拿出400万家底和冯小刚签下16年拍出14部电影的合作协议,说什么也要花大价钱留住冯小刚。

这要是赌输就彻底完了。

但是,王中军是个人物,他的眼光一个字可以形容:“毒”。

说干就干, 2000年王氏兄弟成立影视投资公司,宣布公司的业务从广告正式转为影视。

冯小刚遇到正经搞事业的金主,无论如何要争口气证明自己的实力。

随后他执导的《一声叹息》和《大腕》接连两部都取得可喜可贺的票房和口碑。


华谊兄弟和冯小刚一时间名声大噪,彻底在业界站稳脚跟。
这回王中军对冯小刚是真的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自己押到宝,一拍一个爆款,当时撒出去的400万回报率也太高了。
王氏兄弟钱包鼓起来的同时,不再满足于此。
他们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公司没有演员,只有一个导演冯小刚,总也不能一直依赖他这一个人运作下去。
他们着手拓展业务,把公司继续做大,慢慢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哥级人物。
王中军趁机并购当时“京圈第一经纪人”王京花的公司,成立属于华谊兄弟自己的经纪公司,开始捆绑经纪人和其手下演员。
这一步棋走得太牛逼了。

经纪人王京花给华谊带来资源绝对是转折性的。
那时中国并没有职业经纪人这个说法,也没有经纪公司工作室什么的,演员出道后都会去人艺,国家话剧院或者地方单位挂靠工作。
因为工资低,演员们只好出来接活儿,王京花就是最早那批开始给演员们拉业务的经纪人。
她从不克扣演员们的工资,而且能将演员的衣食住行照顾得很好,会为演员争取最优的待遇,于是在圈内也就渐渐有了名气,顺理成章笼络住一大批的好资源。
这其中就有范冰冰。
那年范冰冰才20岁,人们记住她的只有一个“丫鬟金锁”的角色。


王京花清楚范冰冰和琼瑶闹僵的那股劲儿,所以在冯小刚拍摄《手机》时推荐范冰冰去演那个具备争议性的小三角色,力捧她上位。
范冰冰反而不乐意了,觉得这个小三的角色虽然戏份重,却不符合她对自己的定位,琼瑶戏出身的她怎么能演这种心机婊呢。
冯小刚当然不愿意放走这个到手的美人,在冯导的好说歹说之下,范冰冰才同意出演。
结果《手机》火了,范冰冰也终于出头了,这是她少有展现出演技的一个作品。


不仅为她争取到“百花影后”的重量级奖项,成功摆脱丫头的形象,还一跃成为圈内知名女星。
这部电影对于冯小刚和范冰冰来说,是福也是祸,也是引发华谊危机的一个导火索。
故事里的某些内容招惹到当时的央视名嘴崔永元,他认为很多情节都在“内涵”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
崔永元大怒,在微博上洋洋洒洒发表了一篇上万的长文,痛批《手机》低俗垃圾并否定冯小刚的人品。


互撕的事请闹得挺大,只是当时的舆论对华谊家大业大的产业没什么太大影响。
华谊和冯小刚也没把崔永元放在眼里,更不会预料到几年后这其实是一个具有毁灭性威力的定时炸弹。
2004年冯小刚和华谊的合约期已到,他选择自立门户当老板给自己打工。
严重依赖冯小刚的王氏兄弟有点慌了,他们没想到冯小刚说走就走,还把这件事捂得密不透风,让他们措手不及。
不过看在合作这么多年的份上也不好多说,毕竟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见,他们深谙此道。
人可以走,但钱还是要一起赚,即使不做东家也不耽误华谊投资冯小刚的《天下无贼》。
《天下无贼》又火得一塌糊涂,小成本的投资却赚会2.1亿的票房,一举捧红草根王宝强和一直在电视剧圈混脸熟的李冰冰。


李冰冰的走红威胁到范冰冰的地位,两个人名字相近又同在华谊,用同一个经纪人,无论是事业定位还是资源路线都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她们表面上维持着好姐妹的风度,私下却明里暗里就争夺“一姐”,彼此较劲。


此时手握影视圈顶级资源的王京花坐不住了,她跃跃欲试也想出来单干。
2005年王京花与华谊合约到期,她带着旗下陈道明,刘嘉玲,梁家辉等几十个艺人跳槽橙天,给华谊来了个晴天大霹雳。

王京花一走对华谊来说无疑是惊天骇浪,但王氏兄弟既会做人又会做生意,自然不会眼看着公司因为一个经纪人就一蹶不振。
傲娇的王中军立刻表明态度,公司缺了谁都可以。
“双冰”之间的明争暗斗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2006年周迅的加入,三个人的关系就越发热闹。

直到2007年范冰冰因为钱的问题和华谊谈崩,她们三人的争斗才算告一段落。

范冰冰一走,周迅在华谊远没有李冰冰吃得开,李冰冰就是最大的赢家,独揽华谊最好的资源。
王中军曾对着媒体说:“范冰冰重钱李冰冰重义,将力捧后者。”


期间王中军又将在外面干得并不舒服的冯小刚拉拢回华谊,对业务结构重新整合,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发展多元化业务,加快步入资本市场,力求尽快上市。
华谊开始重新涉足电视剧,一部《士兵突击》成为军旅题材的杠把子,经典到这么多年过去还是为人所称道。


一看军旅题材能这么火,被激起军人血性的王中军立刻找到冯小刚,说他要拍一部战争片。
冯小刚嗤之以鼻,他看衰王中军的选择,不认可国产战争片能受到市场的欢迎。
可冯小刚也架不住老板大把的钞票砸过来,王中军在开会的时候放下狠话,哪怕赌上全部资产也要拍,他认赔。
后来的事也都众所周知,这场豪赌王中军又赌对了,《集结号》的票房近3亿,包揽各大电影节奖项,张涵予也终于多年媳妇熬成婆。


随着华谊事业的蒸蒸日上,2007年王中军结识马云爸爸为以后的上市拉拢,接着又投资了电影《非诚勿扰》和电视剧《蜗居》两部佳作,在市场上几乎无可匹敌。
2009年在资本的扶持下,华谊兄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娱乐产业第一股,上市当天就暴涨147%。
冯小刚向来很精明,将自己这么多年换来的3%股份直接套现两个亿,成为中国身价最高的导演。
上市的华谊融资有6.2亿元,资产达到顶峰,王中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开始享受生活,当起收藏家,过上了买买买的日子。


有了钱也就不会太在意投资的项目到底赚多少赔多少。

上市后第二年拍摄的《唐山大地震》票房不尽人意,2012年的《一九四二》更是成为冯小刚那几年最差的票房,压根就没赚到钱。
王中军无所谓,因为这个时候华谊的股价节节攀升,电影赔点钱不算什么,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到了股市上,以为只要股市行情好,钱包自然就会越来越鼓。
他定下“去电影化”战略,准备捣鼓游乐场和旅游小镇,模仿迪士尼的去做实体业务。
开荒又需要融资来筹备30亿的开发资金。
2014年11月18日,华谊兄弟向腾讯,阿里,平安增股1.45亿,融资36亿元。
这回马化腾,马云,马明哲这“三马”巨头聚在一块,和王中军幻想着共同建设中国的迪士尼。
之后就是各种收购公司的操作,华谊的市值达到顶峰。
华谊最辉煌的时期就在此了,“三马”赚得不亦乐乎,王中军痴迷各种名人字画豪宅名车,甚至花10万块买一棵树种到自家院子里以供欣赏。
他觉得一切都掌控之中。

华谊的资金如流水般往外出,使得后期现金流紧张,但凡是碰上一点事就岌岌可危,而冯小刚与崔永元的恩怨迫使华谊全面崩盘。
随着金牌制作人陈国富离职,旗下其他艺人黄晓明,苏有朋,林心如等接连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另立门户,华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本来之前大笔投资冯小刚的两部电影就叫好不叫座,再加上王中军的挥霍无度,华谊又不停收购其他业务,导致资产逐渐缩水不得不再次靠电影赚钱。
华谊用10.5亿现金收购冯小刚手上一个负债的空壳公司,双方签下5年对赌协议,冯小刚将为华谊负起票房的责任。
冯小刚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对市场的定位还停留在从前那一套思路,于是赌约第一年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票房惨败。


范冰冰的单薄演技还挑不起票房的大梁。
意识到思路不对的冯小刚调整策略启用新人,2017年拍的《芳华》才刚刚及格。
华谊急了,再这样下去就难翻身了。
冯小刚明显不适合走文艺片的路子,所以他又炒起冷饭,摩拳擦掌拍《手机2》,女主演还是一心想证明自己是个演员的范冰冰。
范冰冰在微博上高调发文替电影做宣传:
“电影《手机2》拍摄现场!武月很开心!”


崔永元不开心了,他再次被冯小刚的神操作激怒。
说好电影名叫《朋友圈》,怎么还叫《手机2》?
崔永元将自己和编剧刘震云的对话截图公之于众,痛骂“冯小刚和刘震云是渣子”,一场旷日持久轰动整个影视行业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崔永元举报范冰冰偷税露税,阴阳合同的内幕也被曝光,华谊跟着一起倒霉,名声臭了,投给《手机2》的钱也血本无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