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愿你自己成为太阳,驱散万里乌云,照亮来处去处,纵然身边无人守候,也可以拥有温暖自己的力量。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历经生死劫难,在贵州龙场悟道归来,行到洞庭湖时,他的学生冀元亨请教老师,何谓“心即理”。
王阳明笑而不答,唤书童取来一本《战国策》,翻开第一页,是一张战国详细地图。王阳明把地图扯下来,撕成一张张的纸片,然后递给冀元亨,让他重新拼接起来。
王阳明微微一笑,把纸片交给了书童。
谁料,书童全然不看战国地图,而是把纸片翻了过来,那是一幅刘向(《战国策》作者)的画像。
书童笑着对冀元亨说,只要把人(画像)拼起来,这地图自然也就拼好了。
冀元亨顿时领悟,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世间所有事情不必外求,都在自己心里,不是世界如何人便如何,而是人如何,世界便如何。
心里光明,世界便不黑暗,心里光明,世界便清晰透亮,心里光明,世界便温暖如春。
此心不动:
内心
平静,始终保持一颗临危不惧的心,不被外界的困难险阻所影响。
不紧张,不急躁,不愤怒,保持理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在江西,宁王叛乱,局面瞬息万变,自己手下没兵的时候,他想尽办法拖延时间。
自己手下兵力占优势之后,又力排众议,压制众将不许出兵,磨掉宁王的锐气,鄱阳湖之战,他借助火攻打败宁王,宁王被俘虏时,王阳明还在淡定地给自己的学生讲
学。
只有内心坚定的人,才能不为外物所动,成为黑暗中的光亮,照亮自己和他人前进的路。
明朝中叶,皇帝朱厚照顽劣,刘谨等宦官弄权。
王阳明上书,劝谏皇帝不要阻塞言路,因此被刘谨下了大狱。关押一个月,廷杖四十,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
刘谨还不死心,派了杀手半路截杀王阳明,王阳明遁水而去,好不容易逃得性命。此时,王阳明的肺病却愈发严重,身体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阳明来到人迹罕至的贵州龙场。当地人不曾开化,不通文字,性情暴戾,近乎野民。空气中满是致命的瘴气,随从也接连病倒,还要依靠王阳明照顾他们,
王阳明真正陷入了绝境。
家有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朝纲混乱,自己又深陷穷山恶水之间,王阳明几乎已经失去了一切。但是他要求的“理”依然不见踪影。
他没有放弃,把自己带来的书细细研读。想不明白的问题继续去想。
终于,在一个雨夜,王阳明躺在冰冷的石棺之中,任由雨水打湿脸庞,淋了半夜,终于一缕月光照破山河万朵,王阳明从石棺中惊吓坐起,终于想通了此生长久以来的困惑——“心即理”。
五百年来最高的智慧——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
王阳明有一句话: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人生就是接受一次又一次挑战,蜕变成抵挡一面的强者。
真正勇敢的人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正视人生的缺憾,决不气馁,勇往直前。
愿你自己成为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凤凰涅槃,毁灭重生。破茧成蝶,不断超越,最终你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文稿来源: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王阳明文化书院整理
想了解更
扫描下方二维码
龙场山下王阳明
洞中百年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
一心向道无杂念
合一
⊙版权声明
图片文字
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投稿信箱:
商务合作、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和转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