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5月发表在《管理科学MS》上的论文《没有知识差异的观察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限制和偏见,这些限制可能导致学习者陷入低效的学习模式而无法自拔。传统的替代性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利用他人更高的知识水平,例如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不需要亲自实践,学习者可以提升自身的表现。然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替代性学习的益处不仅仅依赖于知识差异。
该研究旨在探讨替代性学习如何在没有预先知识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外部信念变化来打破个体学习中的内生更新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具体而言,研究者提出,替代性学习能够纠正个体学习中的一些已知问题,例如信念更新过程中的偏见和信息获取的局限性,从而提升组织学习的整体效率。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使用了计算机代理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模型设定了两个学习者,这些学习者通过不同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包括单独学习、观察学习和信念共享。研究者通过设定不同的任务环境和学习参数,模拟了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学习表现,并分析了替代性学习如何影响学习结果。观察学习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更新自己的信念,而信念共享则是学习者通过直接交换信念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研究通过多次模拟运行,比较了不同学习模式下的表现,特别关注了替代性学习在初期阶段的优势以及长期效果。
研究结论显示,即使在没有知识差异的情况下,替代性学习仍然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初期阶段。此外,观察学习在长期内的表现优于信念共享,因为信念共享容易导致学习者过早收敛于某一行动,从而限制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研究还发现,替代性学习在引入外部信念变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变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打破固有的信念框架,从而避免低效的锁定现象。尽管替代性学习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在初期阶段其引入的信念变化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替代性学习的微观基础,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通过理解和应用替代性学习机制,组织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学习和培训项目,从而提升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Management S,Volume 70, Issue 5
Vicarious Learning Without Knowledge Differentials
Sanghyun Park, Phanish Pura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