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我的亲生父亲的故事,中年突逢变故,丧妻、身体致残遭受一连串打击后,独子带着儿子,用朴质的思想和精神抚育儿子长大的故事。即今,父亲节,儿子讲述在单亲家庭、点点滴滴成长记忆中的片段,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感恩父亲伟大的付出。
我出生于83年,原本我跟所有的孩子一样,有幸福的家庭,有父母视如珍宝的疼爱,可惜幸福并没有给我太多太久的眷顾,1989年8月,家庭突逢变故,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母亲离开了人世,父亲也在同一场灾难中失去了一条腿,成了终身残疾,从此我沦为了单亲家庭,突如其来的改变,所有幸福与我中断,我的人生也从这一时刻被彻底改写,悲苦成了我命运描述的代名词….
孩提时代的我,6岁前的记忆已是那么的模糊。如果家里没有妈妈的老照片,我几乎对妈妈没有太多印象,朦胧的画面中,只知道,我们家四面环山,每天一打开大门矗立在眼前的就是高高笔挺的大山,房屋也是依山而建,我们就像被囚禁笼子的小鸟一样,总想飞可都无法飞出四面环绕的大山,家门前50米处有的一条公路是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枢纽,公路路基下200米左右有一天长长的河。小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条河是通往那里,这水是从哪里来的,经常反复的问爸爸和妈妈这个问题。妈妈告诉我这条河是流向长江的,因为我们地处长江中下游。我又问妈妈:“什么是长江啊”,妈妈告诉我:“长江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从村里的老人们口中了解到,母亲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母亲是我们村唯一的高中生,跟我父亲结婚后,母亲还做过我们公社的出纳。母亲为人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待人真诚、乐于帮助人、却也是个爱憎分明的人。所以在村里,同村的村民都爱跟母亲相处共事,闲暇时间,大家一起开开玩笑,这样的生活,是母亲让村里人懂得了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大锅饭挣工分的那个年代虽然艰辛,但是这种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可以很幸福,也可以丰富多彩。
年长的爷爷告诉我:还记得我4岁那年,我们家养了2头猪(一头是爷爷养的、一头是我们家养的),家里的猪圈都是土木搭建的,下面作为猪圈,上面作为厕所,猪圈正上方给搭了个棚,可以给猪子遮风挡雨,棚子里堆了很多干的稻草,那个时候我跟村里的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来到了这个猪圈的棚子上面,突然间我用火柴点燃了稻草-------霎那间,真个稻草随着风势的催动下,迅速燃了起来。我还傻傻的站在稻草前,想用方法把火给扑灭,可发现火势却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是母亲冲了进来,把我从火堆里拉了出来,母亲一边大声求救,一边将猪圈里的两头猪从猪栏里赶了出来。就这样,在村里人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想想那个年代,两头猪可真比的上全家人的命了。看着被烧的面目全非的猪圈,无知的我还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那一次,母亲狠狠地打了我........6岁前的记忆,即便到了今天,我的脑海里仍然没有一丝残留的影像。这就是小时候调皮倔犟的我,这一切的描述都是长辈们告诉我的。。。
我的父亲的兄弟姐妹共9个,是爷爷奶奶从自己的牙缝中挤出白粥水养活着9个子女,并抚养成人。父亲在家排行老三,脚下还有五六个弟弟妹妹。爷爷当时在村里的信用社上班,虽然每月有10多元的工资,可是全家这么多张嘴,还要上学。爷爷奶奶的压力相信无论哪个父母都能够体会,虽然家境贫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都是一致的。正因为了解贫困是什么?想要改变命运脱离贫穷,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拿得铁饭碗。对于爷爷奶奶对每个孩子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挨饿,爷爷奶奶经常一天吃一顿饭喝的也只是粥水,吃饭要等孩子们先吃完了在吃剩下的。这一切,年长的几个兄弟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叔因为生病无法支撑这个家,二叔读书成绩好并顺利的当了兵。父亲是老三,为了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父亲义无反顾把自己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这种对于家人的担当,作为儿子的我,我用两个字形容父亲:伟大。后来问起父亲,他告诉我,那个年代,首先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另外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当时不怎么爱读书,父亲自小性格内向,孤僻,不爱言语。在爷爷奶奶看来,父亲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在父亲说不想读书了,要在家帮忙干活挣工分的时候,爷爷奶奶并没有反对。就这样,父亲只上到了小学三年级,辍学成为了家里的劳动力,毕竟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父亲辛苦的劳动付出稍稍为家庭缓解了压力。对弟弟妹妹的疼爱也是无微不至,虽然父亲平日都是一个冷言少语、内向的人。可是与父亲接触的叔辈都说:父亲其实非常聪明,熟悉的人,很能聊的来。应该说那个年代,一切都还是那么的单纯。这种和睦的家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对于叔辈们口中描述的父亲性格,自我6岁与父亲的生活中慢慢得以证实。
在我印象中的父亲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性格,父亲虽然小学才读了3年都没毕业,可是能写一手好字,同样能看书读报。并且非常聪明,没有人教他,他会理发,会做一些编制品(编篮子、刷子、扫帚等);在我的小学时代,父亲会给我讲解很多人生道理,我每天的作业不清楚,不理解的词句我问反复问父亲,这个成语,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父亲给我分析的非常透彻。一天到晚父亲跟我有说不完的话,甚至于,我的那个青春期,我感觉父亲非常的唠叨、婆婆妈妈。等我长成一个大小伙子,父亲小时候教我如何看书,到现在我才真正读懂父亲他想要看的书。从父亲的青少年时代—结婚成家—家庭变故;父亲所承载的心理压力是没有任何人可以理解的。是啊,父亲有时候也会很沉默,有时候也会很沮丧,我更能感受父亲的失落和孤独。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一切,到了今天,父亲快60岁的今天,当年的青春岁月,当年的性格变化,如果有人真正去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多点沟通,多点关心。相信父亲艰辛的大半辈子人生中,至少还有大半生都是开心快乐的。其实我明白父亲心里的有他说不出的苦衷。。。
我的母亲,无论是从家里人,还是村里的长辈,同村村民的描述中,我能概述的就是:母亲是一个精明能干、爱说爱笑、做事干脆利索、做人风风火火的不平凡的女人。我为能有这样的母亲我感到非常骄傲。母亲和父亲的相识,是经人介绍的。父亲生于1954年,那年父亲已经29岁了。可是婚姻都还没有着落。这个年龄,在当时的农村,已经属于大龄晚婚了;如果还是没有对象的话,也会被人指指点点。听父亲关系好的叔辈们说,我父亲当时曾说:他这一辈都不打算结婚了,一个人就这样过一辈子算了。爷爷奶奶可是急坏了,看着弟弟妹妹们相继都结婚成家,父亲排行老三,可一直都没着落。当时爷爷在村里的信用社上班,认识的人多,人脉关系广阔。在爷爷委托的介绍人的撮合下,母亲和父亲相识了,母亲比父亲小5岁。母亲的老家是同乡的另一个村,这个村子地处大山深处,我只知道每次从外婆家到我家,要走几十里路。因为都是很陡的山路,去一趟外公外婆家,腿要疼上好几天,下山的路比上山更要难走,回来的时候,两腿发抖。就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我的外公外婆竟然培养我的母亲上完了高中。母亲姐妹两个,都非常会读书,并且都顺利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一直以来我的母亲和小姨都是外公外婆心中的骄傲。按叔婶的说法,如果不是因为我母亲家庭条件差,地处大山深处。以我母亲的个人条件,完全有资格找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就这样,母亲和父亲相识了。第二年(1983年4月)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出生了。爷爷给我取了小名:“开心”!我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正如我的小名一样,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依偎着父亲母亲的怀抱,感受着无限的温暖和爱。这一切是那么的幸福。由于父亲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母亲也是一个非常有活力,非常有干劲要强的女人,我出生后,主要是爷爷奶奶带着,做父母的心永远都是放在儿女身上的,父亲母亲同样希望通过努力的劳动,给家里带来更好的经济改善,早日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日子。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的更多的源动力,白天有爷爷奶奶陪伴,晚上依偎在母亲怀抱,我感受着被当作掌心里的宝的那种甜蜜和幸福。1985年,我顺利迎来了我的弟弟,可惜由于体弱的弟弟一出生,就生了病,在出生不到7天就夭折了。这个我不曾有任何的印象的弟弟就这样结束了。这丧子之痛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和平复后,父亲母亲又开始了辛苦的劳作。同时把更多的爱都给予了我。
这样安详平静、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在我6岁那年的秋天被彻底改变了。由于我们家地处农村,当时的条件艰苦,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子女能够上学,能够为子女托关系、找门路在县城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是村里人都羡慕的对象了。可是具备这样条件的家庭毕竟是少数;90%以上的家庭,因为家庭子女多,家庭贫穷,很多小孩根本无法享受属于哪个年代他们本应该享受的学校教育;靠读书拿得铁饭碗,成就梦想,改变家庭和个人命运或许就是一种梦想。我的父亲、母亲当然就是属于这90%之内的贫下中农。还有很多跟我们家庭情况一样的子女,很早就辍学在家成了劳动力。当时村里有一私人矿山,是村里男男女女唯一的经济来源。我的父母也加入其中的行列。矿山的活儿虽然辛苦,但是每天男女老少一起同甘共苦,早出晚归。艰苦的生活倒也开心自在。闲暇的时候,大家一起开开玩笑、打打牌,这样的生活却也能为辛苦的劳作生活点缀一丝属于自己的快乐。
1989年的8月尾,天阴蒙蒙的,盛夏闷热的天气让人烦躁不安。。大家一如既往继续到矿山上班,殊不知,一场前所未有的的悲剧真悄然临近。家里人回忆,我父亲和母亲本来早上去矿山上工,中午回来吃过午饭,村里人拉着我母亲要打牌,母亲陪他们玩了一会儿,快到下午的上工时间了,一起打牌的叔爷辈们让我母亲下午别去矿山了,可母亲说什么还是要去上工。家里的叔婶,奶奶们都还在田地里忙着收稻子,打稻子。就这样母亲还是跟父亲一起去了矿山。下午开工一整子后,因为天气太热,母亲和工友们在矿山下已开采很深的一处低凹地处休息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声轰隆隆巨响、震动了整个山谷,在母亲休息的正上方位置的整个山体的岩面突然整体塌方。犹如一座巨峰倒塌,岩层下、山岩边、小河边、公路边、只听见矿山的工人们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哭声,这个矿山可有近乎100人啊。。霎那间,真个天塌了。。。。真个天空中回荡着痛入心扉的哭喊声、救命声、受伤的、已死的几乎血肉模糊。很快鲜血染红了整条小河。染红了矿山的石板路。。。家里还在田地里收稻子的奶奶,叔婶们得知这个噩耗,犹如天旋地转。带我迅速赶去了矿山事故现场。我看见了父亲,他的一条腿被砸的血肉模糊。被抬到了公路边等待送往县城的医院进行抢救。叔婶们没有让我去见母亲,因为实在惨不忍睹,我母亲被砸成了肉浆,连个完整的尸身都没有,叔婶怕我见了会害怕。。。这场事故死了将近20人,受伤30多个。就这样,一夜之间这个世界又多了很多悲欢离合的家庭。我失去了母亲,父亲失去了一条腿。。。。
自此以后的岁月,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矿山的老板,在事故及善后的协调中,表示同意给父亲支付75元 /月至我年满18岁。我的单亲生活从此开始。6岁我进入了一年级,至此,我还没能真正体会失去妈妈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又过了1年,7周岁,我开始慢慢懂事了。开始知道,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妈妈接送上学,都有妈妈疼,可我没有。每当想妈妈的时候,我只能翻开母亲留下的黑白照片,一个人偷偷的哭。我开始慢慢明白,虽然我没有妈妈,但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差。我更不希望听到:没娘的孩子没人教。我要比别人更加坚强。由于家里吃水都要去离家1里路左右的水井里打水。7岁的我,还没有力气挑起一旦水,也没有能力提起一桶水,爸爸给我买了个5斤的水壶,就这样放学一回家,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打水,将水缸里的水灌满。因为爸爸行动不便,回到家,我开始动手帮爸爸做饭,个子太矮,我就搬了个板凳放在了灶台边。帮爸爸洗菜,切菜,看爸爸炒菜。爸爸也会教我做饭要放什么。先放什么,在放什么?就这样,我跟父亲学会了做饭。
六七岁的孩子,当然我也有贪玩的时候,我也有原本属于这个年代的童真。我的童年时代6-10岁或许是我最开心,最无忧的纯真年代。
开春,万物复苏,是春耕的忙碌季节,也是我们这群小伙伴儿最暖意的季节,我会跟小伙伴们去山上捡蘑菇,摘野果,挖韭菜;帮叔叔婶婶们到田地里种秧苗,种番薯,种土豆,我还特别喜欢种花,我家门口就是一片空地,我从村子里还有山上找来了水仙花,杜丹花,仙人掌,指甲花、菊花、杂七杂八的花花草草,我种的到处都是,以致于门口本来是我们父子俩种种小菜的田园,都被我的花花草草占据了一大半的场地,后来我还种了果树,葡萄树、梨子树、杏子树等,每次在父亲要种小菜的时候,又会被父亲全部给我拔掉,今年拔掉,明年我又继续种。春季最好玩的,就是每年3月份的跟着同村的伙伴儿一起去放风筝,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风筝,小时候玩过的风筝,都是我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风筝是父亲做给我的,后面就是我亲自动手,自己做风筝,已经不记得我做过多少风筝了,紧握丝线,看着风筝在高空中飞扬,绿绿的河滩和青草地,我们的身影奔驰着,追逐着看看谁的风筝飞的更高;由于小学离我家只有1公里左右,所以,我的午饭都是回家吃的,我们同时一起读书的,同村有好几个伙伴,我们结伴早上一起上学,中午一起吃午饭,然后回学校午休,下午放学后一起结伴回家。晚上写作业,帮父亲做家务,在找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第二天,又开始新的一天。
夏天,最炎热的季节,家门前的小河是我们避暑的最好场所,一到周六周日放假的时间,跟同村的小伙伴儿可以一整天都扎在河里,光着屁股,一起游泳,一起打水仗,一起抓鱼,全身晒的发红脱皮。夏季也是狂风暴雨最多的季节,每次遇到狂风暴雨,也是我跟父亲都害怕最担心的日子,由于我家的房子是土砖瓦机构的,遭遇到狂风暴雨,我们家的房顶都会被大风整个的卷起,瓦片被揭走,真是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家里能用上的桶,盆子,碗都全部用上了。由于担心暴雨太大,墙体被雨水浸泡时间太长,不安全,每次遇到雨下个不停的时候,我和父亲都会躲到我们的五叔家里,五叔家里是新建的平方,只有在他们家,我们才是最安全的。等暴雨过后,看着家里被暴雨侵蚀,我和父亲必须重新整理房顶,可伶的父亲,自己一个人拖着只有一条腿的身躯爬上屋顶,把被风吹走的瓦片重拾整理,将屋顶重新盖好至少要3天时间,最开始父亲不让我上屋顶,因为我还小,上到屋顶,父亲担心我的安全,后面随着自己大了些,胆子大了些,父亲上屋顶的时候,我也会跟着父亲一起上去,我帮父亲递递瓦片,这样父亲也可以尽快把屋顶都盖好。看着父亲所做的一切,虽然童年的我并不懂得表达多少对父亲的崇敬,但是我知道父亲是伟大的。同时我痛恨夏天,痛恨夏天这鬼厉的天气,由于夏天经常下雨,所以我家的房屋也非常潮湿,连睡觉的床上都是湿漉漉的,在整个夏季,也是我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夏季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暑期了,一到放暑假的季节,我会先去小姨家玩上几天,然后和表弟一起去外公外婆家玩上一个多月时间,带上我们各自的暑假作业,虽然外婆家离我们有几十公里,并且是在非常高的山上,没有车,只能步行,但是每年的暑期,我们都喜欢上外婆家去玩,大山深处,摘野果,摘蜂蜜,跟外公一起上山捉野鸡,挖野菜,大自然赋予了这深山中独有的美味,还有很多好玩的岩洞,风洞,这些是我们在自己家里无法玩到的。在外婆家,同样也有我们的玩伴儿,有很多表哥,表弟,表妹的,有小伙伴儿地方,在哪里都会非常的开心。外公家就如同一个需要探险的城堡一样,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货,这中间我最喜欢的是:外公家的几箱子书籍,都是我母亲在世的时候,留在外公家的,是母亲都读过的。我喜欢翻看那些书籍,虽然有些书籍我根本就还看不懂。我喜欢听外公给我讲母亲的故事,我喜欢外婆做的菜,外婆做的馍馍,还有外婆做的高粱面饭,在外公外婆面前,虽然我们都很调皮,但是也都非常听话,都能帮助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婆家由于天干没有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我们几个表兄弟,会一起用水壶帮着外公去挑水。虽然我们一次提的水不多,但是我们会坚持帮外婆把水缸的水装满为止。外婆找猪草喂猪,我们会跟着外婆一起,帮着外婆一起把猪草抬回来。已经不清楚多少个暑假,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
愉快的暑期结束后,就到了秋季上学的季节。看着别人都是爸爸妈妈签着手到学校报名,领取新一年的新书,我只能耷拉着脑袋低着头,独自发呆;回家的路上,与小伙伴儿们,少不了到田地里去偷别人家已经成熟的果实,无论地上种的,还是树上结的,只要是我们能够摘到的,偷吃或许是这个年代我们最童真的表现。到手后,一股烟赶紧往家里跑,偷完吃的,被人知道后,免不了被人一顿臭骂,最印象深刻的一次,不知道是偷了那家的吃的,被发现后,被人和他家养的狗,追着跑。那个速度跟长了翅膀似的。秋季原本就是一个收货的季节,到了周末假期,跟着叔叔婶婶,到田地里,收玉米,收谷子,伙伴儿一起摘着野果,同时感受着大人们对于秋收带来的喜悦。
眨眼间,寒冷的冬季来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带上父母买的或者亲手织的手套,帽子,围巾,暖手宝。我羡慕,但我知道自己家里情况,父亲日常生活,已经是能省一分是一分,能省一毛是一毛,我知道自己不能跟人家小孩比,在父亲烧起的柴火边,写着作业,画着自己憧憬的图画,我已经非常开心了。冬季最大的游乐场便是在下雪的时候,与同伴们打雪仗,摘冰棍。在我印象中,能够下雪的冬季,并没有多少个。可我喜欢在这个季节感受被冷风打在脸上的感觉。所以这个同时也是我小时候经常感冒,身体不好的的原因之一吧。天气好的时候,伙伴儿会一起跳绳,一起折纸飞机,折纸船,会玩扳纸板。会捡石子,会跳石方。会玩铁环,会玩弹弓,会撞拐子。所有的一切,无论春夏秋冬,季节变化交替,童趣,童真是我这个年代不可磨灭的,或者只有这个没有任何顾虑,天真浪漫的年代,我才会感受丝丝乐趣。我希望长大,同时也盼望慢慢长大。
从小到大,家里唯一的一件电器是一台老式的电饭煲,这台电饭煲是父亲母亲当年辛苦挖矿挣钱所买的唯一电器,时至今日,这台电饭煲,父亲依然经常擦拭,不忍丢弃,我能够理解,这是母亲在世时,唯一的一件能够见证父母一起努力打拼的心血之物。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相思。小时候,我都是在叔叔婶婶家看电视,我时常问父亲,为什么别人家里都有电视,我想看电视,父亲告诉我,电视需要很多钱,我们根本买不起,看着父亲眼中的无望和湿润的眼睛,我只能在梦里无数次幻想自己家里的电视了,悠闲的转换着自己想看的节目,也一切只能在梦中无数次的实现了。随着自己的逐渐成长,我都没有在跟父亲要买电视机了,没电视看,就去叔叔婶婶家里看。但是想买电视的愿望始终在我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不清楚多少个春节,是和叔叔婶婶一起吃团年费,一起看春节晚会。我暗自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买一个比叔叔婶婶家更大的电视,让父亲也能自己在家里看电视,不过这个愿望直到2008年才算正真实现,2008年我已经25岁了,25岁了,家里才正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家的电视机。
童年时光总是开心的,天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长大,进入到初中,中专;对于我这种家庭的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才是最大的烦恼。小时候,是不在意与人比较,也不太懂得什么比较,大了反而更加在意别人的冷言冷语,从上到初中的那个年代,我更加孤僻了,变得不爱说话,甚至跟人一说话,或者一激动就会脸红,由于缺乏母爱,同时家里贫困,别的同学有的我没有,有时候连学费都要靠学校照顾减免,我感觉自己都不属于这个世界,我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可伶,同情,还是讥讽,我饱受着这一切给我带来的孤僻。我在学校跟同学间几乎是零交流,我喜欢独来独往,喜欢一个人的世界,我没有同龄中要好的朋友和伙伴,每天一放学,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我害怕看到嘲讽的言语。快点逃离才使我能够感知空间的存在感,我逐渐发觉自己与其他同伴的差异,同时慢慢体会了,缺乏母爱、家庭温暖给我所造成的种种伤害。只有在家里,没有任何人的嘲讽和讥笑,我才是最轻松的,由于爸爸腿脚不便,我会主动帮爸爸做家务,从小到大,我听的最多的就是爸爸的叮咛。可父亲却并不清楚我的内心世界,我的青春期,在孤僻中慢慢煎熬。这个时间,我渴望自己快快长大,迅速逃离这个世界,逃离这个异样眼光聚焦的世界。
16岁-18岁我上了中专,19岁后我开始了打工的生涯,踏入社会,我终于摆脱了那些歧视、自卑自闭的字眼;我不想在过着那种被眼泪淹没的生活,跟所有初入社会的同龄人一些样,我憧憬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成绩,赚多点钱来改变自己悲苦的命运,让我的父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虽然刚入社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初生牛犊不怕虎,可社会是个大课堂,是门大学问,赚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真正开始打工是从2002年开始的,认识的人多了,眼界也开阔了,虽然县城打工的工资不高,才400多,但是刚入社会,我摆脱了在学校异样的眼光和歧视,结识了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性格慢慢变的开阔了。但是却也变得爱慕虚荣了,我不轻易告诉大家我的家庭情况,可明知家里情况有限,缺还是洋装阔气,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是与同事,朋友之间吃喝中消费了。那个年代,与同事朋友一起,一个10元小火锅,来点烧烤,喝点小酒,开口闭口的兄弟叫着,场面上常常听到的:“兄弟,以后我照着你”。我被初入社会的酒精麻痹着自己。或许只有这样,才是从青春期过度压抑中完全释放,转换成真正的自我。我不想在回到那个让自己孤僻,压抑的年代。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又非常自责,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刚入社会,我便学会了挥霍。
要说我自小就是一个不乱花钱、懂事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没钱,父亲给的零花钱也不多,我都自己用一个存钱罐,能存一分是一分,能存一毛是一毛,可是现在有了工作,有了工资,我却在做什么?在矛盾与纠结中,第一份工作不到一年时间,我选择了辞职。虽然父亲不太同意我的想法,可是拧不过我的坚持,就这样,2003年我踏上了南下广东打工一族。或许是因为有了第一份工作的浅薄的社会经验,同时也是距离父亲太远的缘故,身在异乡,我更加体会到打工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也开始慢慢的变得成熟起来。刚到广东的第一份工作工资也不高。但是我都会把大部分钱都寄给父亲,让爸爸在家不要太节省。知道父亲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我也会一周多打些电话给父亲,陪父亲说说话,毕竟广东离家太远,刚到广东也希望能够多赚点钱,所以回家的次数,一年可能就一次或者两次。这样日子的,悄无声息的一年一年的过去了。
转眼间到了2008年,这一年注定是个不太平顺的一年,父亲在这一年突然得了精神分裂症,第一次得病的诱因:只是听叔婶们说:跟同村的人发生了点小矛盾,还吵了起来,同村那人骂人的话实在太难听,父亲想不通,就得了这病。得知消息后,我迅速请假回了家,在家照顾父亲,第一次生病,加上他的行为自己无法控制,那个闹腾的日子,我无法形容。大白天的把所有的灯全部打开,把电视的声音调到最大,要不一点声音都没有,还喜欢乱打乱甩,不吃饭,整夜整夜不睡觉,半夜父亲经常跑出去,必须要有人睡在他的边上守住他,嘴里一直咕咕叨叨,在家观察了几天,没有好转的迹象,我很快就把父亲送到宜昌优抚医院(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在医院经过40多天的治疗,父亲渐渐好转,并带了一些药回家继续吃。医生告知,父亲需要在后半生一直要靠药物来控制病情。可是这个精神类的药物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父亲就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后,嘴角流涎水,手脚发抖,无法站立行走,虽然意识是清楚的了,可是完全没有自主能力,这个时候,只能把药先停下来,等他的身体慢慢康复。要有自主能力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要能够自己做饭。在父亲身体状况都恢复平稳后,我又去到广东工作了。家里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更何况,我也还没有成家,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2010年,在我小姨的撮合下,我在家里处了一个对象,也就是我的老婆,她比我小6岁,长相清纯,懂事有礼貌,贤惠,是我喜欢的类型,虽然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我老婆并没有嫌弃什么,这让我非常感动,接触认识大半年后,2011年我们结婚了,由于当时条件贫困,没有一场浪漫的婚礼仪式,我们就简单的拿了证,看着老婆委屈的样子;我也是多么的心痛;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多么渴望披上美丽的婚纱,可我连这个都满足不了,对此我感觉非常的愧疚。同时也暗自发誓,我要加倍的疼爱老婆,等未来的条件好起来,我要为老婆补办一个浪漫的婚礼,虽然没有婚礼,没有漂亮的婚纱照,有爱的日子始终是甜蜜的,2012年8月我们的女儿出生了。虽然这生活中难免都有些小小的波折,但是我们还是手牵手一起跨过了难坎,顺利的走了过来。虽然家里的经济来源都靠我打工那微薄的工资还维持,日子过的并不太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父亲节敬献此文予含辛茹苦将我养育成人的父亲,谢谢您伟大的父爱。如今我也已经是一个父亲,我要像您一样,做一个伟大的,无私的父亲。
作为儿子,我会克尽孝道,坚守家庭及社会的担当与责任。
作为丈夫,我会让你(老婆)相信,持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
作为父亲,我会以伟大无私的爱陪伴你成长。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沿途风景更迭变换,时而穿梭于烈日晴空之一,时而停靠在暴雨夜幕之中,车上每天都承载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酸甜苦辣,只有亲身体会,才知其中滋味。
2016年,愿我的家人安康,幸福。祝天下所有爸爸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