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经
"钱经"专注于钱的经营之道。钱生钱、利滚利,时间是您的最佳理财经理。K线语言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与资本市场进行对话。教育启示、人生经验、思想智慧、哲学哲理,健康养生:无价之钱。
51好读  ›  专栏  ›  钱经

暴跌时投资者如何安抚自己那颗恐惧的心

钱经  · 公众号  ·  · 2020-02-04 07:00

正文

财富的传播者, 路同行,一起成长


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股市暴跌,但是既然我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股市暴跌,而且据我所知,和我一起参加巴伦投资圆桌会议的其他投资专家们也无法预测,那么何以幻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免受暴跌之灾呢?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


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下跌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气的关系一样。你知道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看好的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从8月份指数最高点计算跌幅高达33%),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从此之后,虽然又发生过一次跌幅超过10%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这样说,即使这次是一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14次而已,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麦哲伦基金年报中, 我经常提醒投资者,这种股市回调不可避免,总会发生的,千万不要恐慌。

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 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今天上午,沪深股市大跌,再次引发各方就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热议。 对此,我们进行了客观梳理分析。 可以发现,今天股市大幅下跌,存在不少非理性因素,甚至是一种“羊群效应”引发的恐慌。 为什么说存在非理性因素呢? 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也是有限的。 其影响主要是第一季度,而一季度本来就是中国农历春节,经济增量占全年比重并不高。 很多的国际机构也认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毋庸置疑。

第二,世卫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坚信中国对疫情的应对能力。 从我们自身看,中国的应对能力来自于全民组织和动员能力,来自于全党带头,身先士卒,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同样毋庸置疑。

第三,特别是,世卫组织并未宣布中国或武汉为“疫区”,甚至呼吁各国不要采取涉及中国的旅行限制和贸易限制等措施。 这充分说明,这次疫情并非一些国家宣称的那样,动辄对我们采取限制甚至是歧视性措施。 事实证明,这次疫情至今死亡率2.1%,甚至远低于美国2018-2019年流感死亡率。

第四,从这次医用物品生产看,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无与伦比,特别是中国产业链非常完整,医用物品和生活资料的供给供应恰恰主要依靠自己恢复生产解决,而不是进口或其他国家援助。

第五,此前的经济金融数据已经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仍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经济企稳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长期的支撑。 这些长期的利好因素,绝不会被暂时性的疫情所逆转。 我们还注意到,今天境外资金流入股市的量超过100亿元,流入量是比较大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是看好中国的。

上述分析也充分说明,中国强有力的应对措施终将战胜疫情,中国经济也将随之摆脱阴霾,企稳向好。

因此,我们为失去生命的同胞感到无比悲痛,但绝没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悲观。

我们依靠自己,完全可以战胜困难、战胜疫情。

过去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都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挺过来了,今天我们丝毫没有理由担心,我们挺不过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