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大龄博后 7 ... ·  2 天前  
弗雷赛斯  ·  优秀国自然技术路线图分享和制作 ·  4 天前  
研之成理  ·  西安交通大学Angew Chem: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阅读效率还是低人一等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9-29 07:30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诗诗,作者: 白诗诗,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微信后台有人问,诗诗,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什么也记不住,为什么我还是不会写文章,不是说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吗?


我很纳闷: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阅读效率还是低人一等?


很多人只知道读书,但是方法就没用对。


方法不对,书读得再多也白费,人家读一页就有一页的欢喜,你读一页只有一页的遗忘,时间一长,连阅读这种低成本的成长活动都能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真是遗憾。


我看过不少杂书,对于阅读我还是有体会的,我有一些体验,现在想要分享给大家。




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体验,我是体验派,手指被划伤,我会凝聚注意力在伤口上……感受.…刺、痛,打球鼻梁被撞断我会去舔自己的血…黏稠、咸……


阅读也即是在感受书中的一切——这说的是虚构类阅读,对此类阅读,我会在具有情感刺激的情节反复感受,追求情感历程的体验,此外我并不对其做过多的要求。


但还有一类阅读,它承载着我的思考期望——非虚构类阅读,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谈论对象。


从诉求思考的层面讲,书上的内容就只是思考材料,书中的语言是刺,它们以不同程度的能量让我的感受器,产生振幅不等的反应......


因为我不只求输入,还求感受上的对应输出——否则我的思想就只能沦落为叔本华所说的“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这也是我阅读的出发点。



我对阅读有近乎苛刻的诉求:看过的东西都要能够为我所用!哪怕只是一个零碎的散光点!


我发现书的内容在看第一次的时候可以触发我产生很多想法,可是第二次再看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再在相同的地方再次产生想法了,好可惜。


换句话说,第一次让你有感觉的地方后来没有感觉了,这真的好可惜——因为你自己产生的每一个想法对于你而言都是很值得珍惜的,那是你自己的东西。


另外,即便你阅读时做了相应笔记,发现没,你绝大多数的笔记内容是得不到利用的,更别说是充分利用了


因此,阅读时产生的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以及记录下来的笔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就成了高效率阅读需求背景下一个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两个角度出发:


  1. 背诵问题,让「阅读时产生的想法」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2. 0存笔记,让「笔记」即时归置,并且做到0存留。



归置阅读法


可以把这种阅读方法叫做——归置阅读法。


方法很简单,阅读之前,我头脑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根据主题找问题——比如你要阅读《亲密关系》这本书,就可以把“亲密关系”作为主题进行定向搜索。


知乎是个值得好好利用的网站,有很多值得参考的问题。你可以从网站上面搜罗50个相关问题,再从中挑选30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确定10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问题进行沉浸思考——给每个问题定15分钟的思考时间。


这15分钟里,针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简要记录思考要点。对其中的10个核心问题多花几分钟画简要的思维导图。




背诵——背诵这30个问题。




阅读——暂时抛开问题,进行阅读。比如我在这一步就开始去读《亲密关系》。




归置——对那些你「感觉有用的阅读片段」进行归置,这是本阅读方法的核心。


  • 如果我们头脑里没有那么多和图书相关问题,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会主动去思考这些问题。背诵的作用就是让30个问题在我们有头脑里发酵,而对它们进行沉浸思考,就是让这些问题潜入我们的意识甚至潜意识里——就好像在头脑里安插30个搜索放大镜,这些问题将会在阅读过程中让我们和阅读材料进行碰撞、思考。

  • 反之,如果阅读中我们头脑没有自己的问题或者疑惑,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思想就只能被作者带走。


这些问题带领你去思考,请你把这些思考内容整理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置。


归到哪里?归置的内容是哪些?


1.归到30个问题的其中一个问题下面。


2.归置的内容包括:a.原文片段+b.感想或者思考内容。


怎么做呢?


阅读之前,先在印象笔记里面写30个问题,每个问题就是一条笔记。阅读过程中,遇到可以帮助解开问题困惑的原文片段或者产生的感想和思考内容,请记录在该问题下方。




瓶满成文——这三十个问题原本就像是三十个空瓶子,你阅读的时候,但凡有一点心得、找到的一点相关内容,都可以把它们装到相关的瓶子里面去。直到有一个时候……其中有一个瓶子先满了。


就是说,那个瓶子里装进去的内容已经足够你想明白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写东西的人,你就可以把它们总结整理成一片文章了。


你看,写一篇文章有时候就是这么容易,或者说,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阅读就可以了——当然,别忘了像我一样做一些辅助工作。




换上空瓶——瓶子满了你需要换上空瓶。


阅读没有完成之前,请让你头脑一直储备着30个可以随时接收材料的瓶子,当有问题被想清楚了,那就要再去寻找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别忘了要先进行「沉浸思考」再入库。


直到阅读的完成。



你会问,阅读完后不还是有30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吗?那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对此,你可以带着30个问题阅读第二遍,或者阅读另外一本主题相关的书,但这并不能最终消解掉这些问题。


那……你还可以放着,先不管。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酝酿效应」。


指的是,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这里要强调的是“反复探索”——这是一个必经的步骤。因此,想要让酝酿效应对30个未解的问题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我们就要在「沉浸思考」的步骤投入更多的“探索”个思考。





这些问题被记忆以及反复思考之后,它们的未完成状态就保留在我们的大脑里,你可以享受酝酿效应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即便这样,还是会有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它们会留在我们的大脑里。


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次让我们去阅读的不再是书本,而会是——生活。


一旦说“生活”,就显的玄了些。


换句话说吧,我们脑袋里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让我们在坐公交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陷入思考的状况,你看到的路边的烧烤摊、麻辣串,街上的碰瓷的、闹分手的,这些都会成为你的观察和思考的对象。


因为这些问题还固执的停留在你意识或者潜意识里,因此你的大脑CPU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好好利用这个方法,不要再让你的阅读效率低人一等了!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