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居住房子,而是集各种社会功能于一身的钱堆。房地产是一种资源,它内在蕴含着未来在以房屋为中心而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户口问题,文明程度,生活质量,环境保障等各类社会资源的捆绑销售。
按理说随着社会建设的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倘若能聚集众人之力,按劳分配资源,应该人人有房住。可现实当中并非如此,人性是趋利的,我们都爱慕虚荣,没有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
我们可能都在为了实现自由这个美梦而努力着,我们可能都在为此付出的代价,或学习或工作。
我认为实现自由的主要的含义是实现
财务自由
。有钱,就意味着你就明确了能自由的范围和程度。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完成,有个
家
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我们身体和精神的归宿,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你的人生就是因为这小小的房子而展开的。
成家立业,安居乐业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一线城市的房子,已经不是普通的居住用品,而是商业投资保值的了。很大程度上阶层是划分开的。
之前研究上海一带房价,结论是目前浦西市区和浦东的房价已经不是一般家庭可以买得起的了,只有置换才有可能买得动。
那么置换出来的房子要卖给谁呢?那就是住在更外围的的改善型人群。那更外围的人他们的房子呢?就是卖给原来没有房子的新上海人。
上例是上海,其他各大一线城市,都大致如此。若我们在那里生活,首先该考虑的是自己实力是否雄厚。
分析中国房价经常会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土地的垄断性
。
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并不能用数据模型和西方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因为政府是可以控制市场的。那么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是,
政府是怎么来控制市场的?
国家作为一个游戏的设计者,自然能够有达到控制游戏节凑或者制定新的规则的能力。
他可以被我们认为是英雄联盟里的游戏开发者,老百姓只是争先恐后的玩家罢了,至于你是高级玩家还是人民币玩家那是你的事情,游戏制作者关系的是大家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越激烈越好。
接下来我们还要明白国家(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到底起什么样的角色?
经过学习的积累我们发现了,其实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有不同的角色。
国家土地不是私有制,而是归国家或者集体组织所有的。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国家手里拥有含金量最高的土地这一资源,就能影响市场。所以政府扮演的角色要比在其他市场中更具
变化性
:
1.政府是土地的供应者。它有货,它会根据宏观调控来规划土地的用途。我们可以去申请利用土地,但千万别忘了,招拍挂。
2.政府是市场的控制者。政府不可以像个人般随意自在,他往往背负着众多使命,它需要稳定经济,防范负责区域内金融风险,保障社会公平,关注民生并解决民生问题,他是通过土地控制人们的行为去更好的实现他应有的承诺。
3.政府是市场参与者。政府通过参与房地产市场,进行房地产开发获得收益,也就是说他自身是需要设立企业来利用卖地来养活自己。
但是往往一个角色扮演太久突然之间来回切换总有不和谐的感觉,角色之间存在冲突:作为市场参与者,既希望房地产价格上涨,又怕不能担任好社会管理的角色,担心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又面临着平抑价格。
所以如何理顺这里面的矛盾,是政府应该考虑的。
具体而言,房屋不是一般性的财产,它是以房屋为核心,形成与其他财产相对稳定的生产单位。我们很大程度会以房屋存在作为我们一段时间内甚至很长时间(有可能一辈子),以其为中心,来展开和规划我们未来的生活。
譬如说工作单位与房屋距离会作为我们选房屋的考量,当我们有了另一半生了孩子,会考虑孩子上学和房屋距离等等诸如此类的因素。
所以说房价的好低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这也是国家调控整个社会较为有力的手段之一。
因为种种原因你所向往的地方房子价格高,你买不起,所以你只能选择不卖。
无形的驱赶你去该去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被操纵的原因。
每个地区的可利用地或者说有价值的地都是有限的,政府最初几年可以卖地赚钱,那么等钱花完了,地也卖的差不多了怎么办,是否又要指定新的规则了?
譬如收房地产税,设置门槛等方式,来赚钱,所以房价哪有那么容易掉下来,最主要的是要调控人口流向。
因此,片面地看房价涨不涨,看两个东西:
城镇化率(搞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
之前看了一份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数据 。中国人,用了大概5年的时间,走完了马来西亚之类国家十五到二十五年的城市化进程。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比马来西亚2010年的时候还要高,比韩国2010年的时候还要高。到了2020年,基本上就达到了日本2010年的城市化率水平。
可是对照现在周边国家的大城市房价,我们落后这么多年,也调控了这么多年,也并没有比人家多年之前的政策聪明多少。具体中政治经济问题,笔者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明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的政策很大一部分是在调控人口走向的,比如国家战略政策:城镇化、万众创业、放开二孩都是从近期和远期增加需求消化非一线城市的库存的,尤其放开二孩就是希望应对老龄化需求不足。
都让我们面对类似北上广深房地产价格望洋兴叹。逼着你去下面的城市。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数据,城镇化率没有达到70%以上,所有的房产价格下跌,都是不可信的。
市场可能会被煽风点火,但不可能逆转经济规律。
假如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并且总人口已经开始下降,政府想要维持房价上涨态势,也是不可信的。
同样道理,现在中国城镇化率才50%多,总人口每年仍然增长接近一千万(开放二胎后,今明两年可能超过一千万),政府想让房价下降,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解决房价问题很简单:
方法一
:让人们去三四线为国家建设事业去。个人面临的高房价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谁都不想去!
方法二
:砸钱让三四线城市也能吸引全球五分之一的人过去打拼。北京上海的高房价就解决了。
然而没人愿意砸钱!
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越是有钱人,抗风险能力就越成几何级数上升,他越能自由自在的玩着各种他想玩的游戏,洗牌以后虽然大家会重新开始跑步,但是,要知道,洗牌的时候,大部分想要重新开始玩游戏的人,甚至都没有资格在坐到玩游戏的桌面上了。
其实提高房价,就是在无形控制着人口流动的流向问题。
你们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就统统回老家去啊,响应国家号召啊,去库存去,下基层,上山下乡啊,保准房价马上就降温了,但是我们愿意吗?你们不愿意。我们既然不愿意,凭什么希望别人愿意?
始终要记住,一线城市中心房子原本就不是给人裸买的。除非你的学识,人脉,机遇真的好。
我们终将会选择出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过怎样的生活要提前想清楚。
我觉得对于我们老百姓买房,主要看的是家庭收入和月供比值,如果还要把父母的养老钱拿来付首付,如果高额的贷款导致夫妻双方没有一方敢失业,两代人生活质量被严重拉低,你真考虑下有没有必要。
房地产是一种资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稀缺资源是屌丝可以获得的,要想拥有它,请先让自己升级成非屌丝,然后,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如果是钱的话,已经是最便宜最容易获得的了。
不要猜测房地产价格,猜对猜错意义已经不大了。
永远不要用羊的思想去揣测牧羊人。
羊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吃好睡好,不被送到屠宰场。牧羊人想的是,在一定面积的草原上圈养合理数量的羊,在不影响羊群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剪更多的羊毛,挤更多的羊奶,卖更多的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