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记忆承载
本号抱着说相声的态度,专说实话。请带着去德云社的心态来看本号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金学子  ·  留学工作坊 | ... ·  3 天前  
财金学子  ·  留学工作坊 | ... ·  3 天前  
历史园地  ·  精品推荐 | 陈文浩:2024年江西卷选择题解析 ·  1 周前  
历史园地  ·  精品推荐 | 陈文浩:2024年江西卷选择题解析 ·  1 周前  
译中人  ·  年薪15-25W, 德蒙福特大学招生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记忆承载

继凤姐之后,林小英又问出了:人生该不该受制于阶层?

记忆承载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0-11 07:32

正文

回答一个满级读者的问题。

这个读者是教育系统的,他看了许知远对林小英的采访,有很多想法,留言给我听。

咱们先来看看问题本身吧。

被采访的这个林小英,是北大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曾经调研过富士康的工人,调研过县城中学的孩子。

那么林小英站在教育的视角下,提出了一个问题。

就是资源分配的问题。

她觉得,从人口比例上讲,3/4的人,是那些富士康的工人,是那些县城中学的学生。

只有1/4的人,是有希望考本科的。

你注意,仅仅是本科,二本也叫本科,因为中考分流了一批人,考上高中的本来就不是全部。

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有3/4的教育资源,给到了这1/4的人,只有1/4的教育资源,给到了那3/4的人。

同样的学生人数下,有些县城中学的整个学校一年的运营费用,都抵不上大城市名校高考结束后老师们的奖金总数。

她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

站在她的视角下,都是纳税人,怎么能你人数少花得多,我人数多反而花得少呢。

这里我插句嘴。

站在经济视角下,她描述得不是很准确。

因为纳税并不是人和人都一样。有些地方人数很多,但纳税很少,甚至是被补贴的,有些地方人数很少,但是纳税很多。

当然,她是搞教育的,她所希望的,我能够理解。

我们接着看。

除了资源分配之外,林小英还有第二个问题。

就是说,是不是考试不好,考试被刷下来了,这个人就要被我们一棍子打死呢?

他身上是不是有别的优点呢?比如活泼,比如有想法,是不是可以做个艺术家呢?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这3/4的孩子,无人关注,一方面他们只能占有1/4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成年人也认为,他们除了进厂务工,别无出路。

相当于物质上限制,精神上打击,那你让他们怎么能够茁壮成长呢?

这是林小英作为教育专家的个人看法,也是引起了我们这个同为教育专家的读者的感慨。

那么这个问题本身,我没法正面回答,我不是搞教育的。

但我可以给一个我擅长领域里的观点,一个侧面角度下的观点,经济学视角下的观点。

我不知道凤姐有多少人知道,就是罗玉凤。她跟罗永浩一样,都是初代网红。

当然,她们不是兄妹。

凤姐当年挨了很多骂,在那个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些男人这么普通且自信的梗出来之前。

凤姐扮演的是女版。

骂凤姐的人很多,但是真的有耐心听凤姐完整表达过个人意见的人,很少。

凤姐十几年前曾经被采访,她讲过这么一番话。

她说,她的人生,受制于她的阶层。

因为她的父母是农民,所以她能够选择的路很少,通常来说,就是拿起锄头,自己也去当农民,将来嫁一个农民,生一个孩子,对,那个年代,是一个,不是三个。

但这不是她个人想要的。

她考上了高中,家里没有钱去读大学,所以她只能选择先读中专,毕业后又不甘心,继续读了大专。

采访者问过她,你可以进城落户,那个年代户口早已放开。

凤姐讲,理论上可以,现实中不可行,因为城市里的房价是很贵的,她父母都是农民,并没有余钱。

而对她自己来讲,进城也只是做个收银员,这是不可能买房落户的。

她看到的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在城市里买不起房子,因为即便不做农民,在那个年代做农民工,也只有两三千一个月。

而且当时还有一些讨薪难的问题。就是说,这个两三千,你也不一定能拿到。

那么这里面纠结的问题是什么?

是她的不甘。

她不愿意接受原有的生命轨迹的安排。

可是,这种不愿意,在周围的人看起来,是丑陋的。

她说,网民觉得她长得丑,是因为她的阶层太低,你先入为主的看不起她,那她怎么做都是丑。

同时,她还说,网民觉得她精神上也丑,还是因为她的阶层太低,你觉得她应该甘于做个收银员,可是她不甘,甚至冒出来征婚,博眼球,这个行为,更丑。

但是,她个人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她就是想要活得和父母,和兄弟姐妹,和大家认定的,或者说看死的那个样子,不一样而已。

她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途径,她没钱读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于是,那么做了。

当然,后来凤姐消失了。

她去了美国,在美国打过工,做过美甲师,读过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

我无意评价她的行为,我之所以找出这段采访,只是告诉你,她就是林小英讲的那些县城中学的孩子的群体画像里的一个。

林小英反映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凤姐已经反映过了。

只不过,正如她自己讲的,碍于身份,她只能扮丑,没有人真的会倾听她的困扰。

而当一个真正的教育专家,替这个群体讲出来的时候,才有人,比如我们这个教育系统里的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呢?

是一个经济视角。我们站在经济视角来解读这些年的这些事儿。

以前,我们处在一个生产导向的阶段。

咱们的市场主要是针对海外,人家负责消费,我们负责生产,这个阶段下,我说句不中听的话。

如果你是那3/4的学生,那么你不进厂,你好像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咱们来看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比如昨天我聊房价,我聊的是什么房价?是三核,而且是那几个一线,因为我对比过去的是东京。

有几个读者昨天说,东京人买房压力也很大呀,当然大,因为那是东京,不是大阪,不是名古屋。

东京如果连那个程度的压力都没有,那么对不起,大阪空了,人都搬过去了。

你不要光看见昨天讲的合理两个字,你要首先弄清楚我到底是在讲什么范围,我讲的那个局部领域里绝对不可能让多数人舒服的。

我们有些读者一听就懂,有些读者越听越糊涂。这非常正常。

因为生产型社会就是这么强行把人分三六九,普鲁士教育本身就是为了筛选分层的。

于是你就会发现,在某些领域里,他们好像各方面都比你强,俗称人家什么都能懂,你好像怎么努力也懂不了。

凤姐抱怨的也是这个,她渴望被重视,她不想当收银员,但是除了这个,没有别的给到你。

因为人家擅长的那些东西,即便讲给你,你还是听不懂。

哪怕让你免试进清华,你也待不下去的。你也会被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蹂躏的。

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一条鲨鱼被送进了兔子堆,你的优秀点,和他们的不一样呀。

所以凤姐最后只能去美国,因为美国的经济已经走完了生产阶段。开始进入消费阶段,或者说多样化阶段,她或许能找到一点她所希望的不一样的生活。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当下。

当下我们也已经过了生产阶段。

从市场的角度讲,其实我们已经过了,只是我们还没有适应。

我那天聊经济话题时讲,我们今天不缺产能。

二十年前,你能生产出来,是你抓住了机遇。

而今天,生产出来你不一定能卖掉的。也就是说,生产出来不一定是机遇的。

那么在一个未来必然要从生产部门转向居民部门,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的过程中。

林小英提出的问题,就真的是个问题了。

因为这个已经不是3/4的问题了。

在那1/4里,你会发现二本没啥出路,接下来你会发现一本也没啥出路。

如果只有几个百分点的211以上的才有出路,那你说是不是问题呢?

3/4你可以说不是问题,23/24呢?

当然是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模式,在生产型社会下,你找不到这些所谓被一场考试淘汰的人们的价值,但是在消费型社会下,可以找到。

俗称优秀标准要扩容。不一定非要刀快胡子长才叫关羽,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也可以是关羽的。

站在这样一个视角下,经济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就是说,在生产型社会中,那3/4的人,是被淘汰的,是只能去拧螺丝的。

在消费型社会中,其实也不需要你拧螺丝,有机器人可以拧,那么这3/4的人,实际上,是有价值的。

这就回到我们那天讲的经济类话题上了。

价值其实是可以被定义的,你站在生产型社会下看起来的那些累赘,那些次品,那些问题,在消费型社会下,都是动力,都是机遇。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错配问题。是当下的教育,还是按照当时生产型社会规划的,还没有随之调整的结果。

你来问我教育问题,我不懂。

但有件事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经济一定会变。

而像那天讲金融话题时讲的,经济一旦变了,教育只能随之调整,或者说,想不想调整,都得调整。

你2000年看到的教育和80年代的教育也不一样,80年代的教育和70年代的教育也不一样。

为什么?因为经济变了两次,教育当然要跟着变两次。

放开高考是为了应对80年代的开发。

扩招,高校争相扩大,中学分层分流,是为了应对2000年的入世。

所以,你们搞教育的,与其盯着教育本身,不如去看看经济。

经济变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行业都得跟着动,你们的教育行业,只是其中之一。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只是在经济变化的早期。就像我们曾经两次经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