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此前写了一篇《
扎心了!外环迈进6万+时代?!上海房价格局即将重新“洗牌”~
》的文章,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
最近,关于上海房价的讨论,随着各路房源成交统计数据的出炉而愈演愈烈,坐等降价的群众可能要失望了,业内人士指出,
上海新房成交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依旧坚挺
。
然而其他城市楼市却并非像上海一样坚挺,
郑州楼市竟然出现了降价甩盘现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
部分房企负债累累,负债率竟超过80%
。
上海房价10年上涨近5倍,新房均价51102元/㎡
上海这座魔都,作为财务富足人群和奋斗人群聚集地,妥妥地托起了高端市场和刚需市场的需求
。
上海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去年的轰动,现在面临着新增土地供应的减少,旧改难度加大,限购限贷等种种困难,市场5万/平方米左右的价格让很多人“望房兴叹”。
不看不知道,
从2006-2017年,上海房价均价竟然上涨了近5倍
,而且,2017年上半年均价即将突破5字头。这意味着相同的价格,
10年前你可以在静安、徐家汇、世纪公园进行选择,而今天只能买外环
,那么遥想十年后呢?
关于上海房价的讨论,随着各路房源成交统计数据的出炉而愈演愈烈,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新房成交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依旧坚挺。
据统计,上周(6.19-6.25)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228套,成交面积157978平方米,相比六月第二周有所上升,成交面积环比上涨35%;
上周全市新房成交均价5110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5.8%。
上周新增供应139933平方米。
从区域来看
,上周成交前十的项目中,绝大多数项目均在外环外,嘉定、青浦、奉贤各2个项目,浦东、松江、普陀、宝山各1个项目。其中,成交均价5万/平以上的项目有3个,普陀长风板块的国浩长风汇都成交均价高达76314元/平,青浦徐泾的仁恒西郊花园为58584元/平,宝山大场的保利熙悦为51860元/平。
从项目来看
,位于嘉定新城的
金地世家
成交面积为15628平方米,
成交均价为49784元/平,共成交115套,位居周榜首
。浦东临港的保利铃兰公馆成交面积为12868平方米,成交均价为29360元/平,共成交124套,也是本周成交破百套的项目之一。禹洲金桂里位于奉贤南桥,在售87-89平高层公寓,上周成交72套房源,成交面积为6479平方米,成交均价为31148元/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又有天价大宅成交。佑威房产系统显示,
6月25日,上海成交了一套单价25万元/平方米的独栋别墅。
这个项目位于浦东内中环间,银柳路58弄,推广名叫做“
东郊壹号
”,是一个独栋别墅社区,在板块划分上属于张江。这套成交单价25万元/平方米的大宅,建筑面积587.55平方米,成交总价1.4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东郊壹号网签成交了2套房源,单价都在20万元/平方米以上,另一套独栋房源建筑面积671.69平方米,成交单价21.97万元/平方米,成交总价1.48亿元。
虽然从以上数据显示,上海的房价依然坚挺,但是其他城市的楼市日子却不是那么好过,
以新晋新一线城市的郑州为例,竟然出现了降价甩盘的现象
。看来,
郑州楼市真正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
正商地产,河南本土开发商,多年来高居郑州销售面积和金额双榜首。由
对于市场的预估有误,还停留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思维定势上,所以对市场过于乐观
,所以有较高的心理售价。
在这种乐观的态度下,又出现了一次性推出家河家项目2000套新房,均价1.5万/㎡左右。可是正商预判出现偏差,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步不成功便成仁的险棋,不是大胜仗,就是大溃败。正商信心满满,可惜,家河家没有迎来一个大胜仗,结果销售不足50%。
前有正商家河家1.5万左右开盘,结果销售不足50%;后有融创美盛象湖一号高层开盘不足1万。据熟悉郑州融创美盛象湖一号的人士讲,二期高层
之前定的的确是1.5万的目标价格,但6月24日秒拍,价格1万,要求全款
。换做任何一个开发商,都没有这种自减几亿货值的勇气。这是限价使然,也是市场使然,也是融创对于风险敬畏使然,也是融创的品牌战术使然。以备案价开盘,不捆绑销售,但全款优先的直白手法果断出击。
其实不光是郑州,现在有明显降价的还有
北京周边的燕郊
,据当地业主称,
房价已经下降了五六千一平米,降幅大概是20%-30%
。
开发商开始甩盘,
SOHO中国
董事长潘石屹也在卖楼了!自去年出售SOHO世纪广场以来,这已经是潘石屹连续第二次整售物业,而这次
出售的是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写字楼——虹口SOHO,套现35.7亿。
接二连二的轰动表象看来,房价出现了转折,我们开始欢欣鼓舞,觉得房价终于迎来了拐点。
6月25日,由商务部研究院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财富研究院公布《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2017春季)》。报告有以下要点值得关注:
1、2017年中国25个一类行业中,财务安全状况最好的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
最差的是房地产业。
2、财务最安全的100家上市公司里,
没有一家房企。
3、
在财务安全最差100家公司中,房地产行业数量最多,
达到23家。
4、A股里,至少有43%的上市公司存在“报表粉饰嫌疑”;
而在13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71%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报表粉饰嫌疑”。
“报表粉饰”,其实就是“财务造假”比较委婉的一种说法。
5、从2012年开始,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指数(FSI指数)已连续6年下降,并在2016年快速降至近10来最低点之后,2017年继续下降。
从这份报告不难看出,部分房企已经遭遇财务安全问题。其实,这还不当前房企的全部真相。据据Wind资讯统计:
2016年,A股136家上市房企负债合计超过4.92万亿元,同比增加1013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5.93%,平均每家上市房企负债达362亿元;总资产总计为6.37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4.76%。这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7.26%,去年则为76.55%。
130多家房企,总共借了大约5万亿的钱,平均每家房企的负债率高达77%。
也就是说,上市房企的平均杠杆率达到了3.35倍。事实上房企高负债率已非个例,下面是2016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的,
负债率超过80%的部分房企名单
:
看到房企高负债率,不得不提近期深圳地产圈流传了一篇文章——“
某百强房企欠薪3000万,疑资金链断裂,老板去向不明!
”。这家公司是深圳奥宸地产!
奥宸地产的资金断裂问题,实际上是沦陷于上一轮调控中,虽然从2015年开始,政府救市市场回暖,但奥宸一直未走出泥潭。奥宸地产在2014年就开始出现了资金断裂的问题,云南2个项目停工,深圳项目去年也被司法查封。
说到这里,小编只想说两个词——绿城。
2011年9月,绿城开始被破产的流言所困。2012年断臂求生,引入香港上市公司九龙仓作为第二大股东,又将一部分项目卖给融创。2013年新疆项目遭遇合作方的恶意构陷。2014年经济下行,中高端房地产的销售越发困难,最后,掌门人宋卫平出售大股份给融创孙宏斌,经营了20年,产品在行业内口碑非常好的绿城,以改名蓝城告终。这几年,哪还有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