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才
却英年早逝
上次超模君讲最帅的普朗克时(
传送门
),在评论区,麦克斯韦十分活跃。
是的,他的故事就是他有一个深爱的妻子。。。
那么,今天超模君就讲讲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
的故事吧。
1831年,麦克斯韦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的一个小庄园里,父亲是一名律师,同时也热衷于机械工业技术和建筑设计,还是
爱丁堡皇家学会的活跃分子。母亲是一位温柔贤惠的人。
在小麦克眼里,父亲就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超人:房屋漏水了,找爸爸修;想要玩具了,找爸爸做;衣服破了,找爸爸补,甚至款式不喜欢了,还可以让爸爸再设计。。。
小麦克就是在父母的疼爱下慢慢长大,天真烂漫的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是个十足的“
问题少年
”。
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会拉着爸爸问:“你看那辆马车为什么不走呢?”
看到树木,“树木为什么向天上长?”
看到蚂蚁,“蚂蚁会不会说话呀?”
看到苹果,“苹果为什么是红的?”
吹肥皂泡时,“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多种颜色?”
父亲想着既然小麦克对自然这么感兴趣,便带着他
去听爱丁堡皇家学会的科学讲座,慢慢地,个头还没讲台高的小麦克就已经成为了
皇家学会的“
常客
”。
(从小就接受高级的科学熏陶
)
小麦克记忆力超凡,8岁时就已经能背诵整整一本119首的赞美诗。
不过,小麦克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并不长久。在1839年12月,他母亲因肺病而去世,从此,
小麦克的噩梦开始了。
失去母爱的小麦克,慢慢变得不爱说话,十分忧郁。这时,父亲觉得小麦克已经到了要接受系统教育的时候,于是便请了个家庭教师。
很不幸,这位家庭教师不仅长相冷酷,还举止粗暴,总是责备小麦克反应迟钝、任性,
动不动就对小麦克进行
体罚
。
据说这位家庭教师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循规蹈矩,汲取知识,稍有令他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拿尺来打小麦克的头,甚至还把小麦克的耳朵拧出血,以此来灌输知识。。。
可怕的是,这样的折磨持续了2年,他父亲才发现。。。
长达两年的折磨给敏感的小麦克留下了长久的
创伤,这直接导致了小麦克长期的语言困难,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小麦克性格变得孤僻、古怪。
直到过了16岁,麦克斯韦在听音乐方面仍有障碍,这完全可能是耳疾的结果。
父亲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麦克斯韦送到
爱丁堡中学。
由于麦克斯韦是插班进来的,在加上打扮老土,满口乡音,性格腼腆,在同学们眼里,麦克斯韦就是一“乡巴佬”,于是便总是欺负他。
麦克斯韦穿的衣服都是父亲给他设计的。
当时英国男人讲究戴高筒礼帽,脖子上还要围一条紧绷绷的硬领。麦克斯韦的父亲认为这不但系起来不方便,而且也不卫生。于是便替麦克斯韦亲手做了一套简便的紧身服。
麦克斯韦的皮鞋也是父亲做的,大约是为了缝合的方便,皮鞋头是方的,鞋帮上还有金属纽扣。
这样的打扮在同学们眼里完全是异类,成了班上名副其实的“丑小鸭”。
同学们每天看到麦克斯韦穿着“奇装异服”来到学校时,就去
撕扯麦克斯韦的领子,弄乱他仔细梳理的头发,扒下他的衬衫,嘲弄他的鞋子。。。
他们嘲笑麦克斯韦的口音,就连老师听到麦克斯韦回答问题,也会忍不住笑,这让麦克斯韦更加不敢说话,甚至到了
结巴
的地步。
麦克斯韦喜欢自己看书,经常会一个人躲在教室角落里研究数学题,还喜欢收集一堆“破铜烂铁”做实验,不爱说话,同学们认为这样的麦克斯韦蠢爆了,便给他起了个绰号——“
呆瓜
”。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有这个疑问:麦克斯韦为什么不反抗?
事实上,麦克斯韦有一颗
绅士的心灵
,在他眼里,这些人就是小无赖,根本无法沟通。不过,在忍无可忍的时候,麦克斯韦还是会“
还口
”甚至“
还手
”的。
在成年后,麦克斯韦在回忆中学时代时,带着有点忧伤的微笑淡淡地说:“他们一点也不理解我,可是我理解他们。”
这样的折磨又持续了3年,在这期间,麦克斯韦沉迷于数学、诗歌,并经常通过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样一个在老师和同学眼里非常古怪的“呆瓜”,谁都没想到会有“飞升上仙”的时候!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数学和诗歌的比赛中,麦克斯韦一举拿下了数学和诗歌“
双料冠军
”,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示惊呆了。。。
从此,同学们都不敢嘲笑麦克斯韦的穿着和说话的口音了,慢慢开始尊敬他,还向他请教难题。
由于麦克斯韦在数学方面极强的天赋,课本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于是,便开始研究他十分感兴趣的几何学。
13岁的麦克斯韦就曾写信给父亲说:“我
做了一个四面体,一个十二面体,和另外两个我不知道名字的立体。
”
1846年,还没
中学
毕业的麦克斯韦就发现了次多面体,还写了篇论文,论文中提出的二次曲线几何作图的方法比笛卡尔的方法还简便,这使得《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
(
最权威的学术报刊
)
的教授们非常吃惊,决定刊登这篇论文以及在皇家协会上宣读!
于是,还不到15岁的麦克斯韦就已经成功跻身爱丁堡学术界,结识到更多的学术大咖,增长见识。
1847年,麦克斯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苏格兰最高学府
爱丁堡大学
,专攻数学和物理。
麦克斯韦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也是最聪明的学生,老师所讲的知识对他来说简直是小儿戏。所以,在课堂上,
麦克斯韦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
“老师,你这里讲错了。”“老师,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讲。”
有一次,麦克斯韦
指出一位讲师讲的公式有错误。这位讲师完全不相信,还非常激动地说:
虽然表面对这位16岁小伙指出的问题不相信,但是晚上回家的时候,还是去验算查证了一下,结果,悲惨地发现确实是
自己讲错了
。。。。
在爱丁堡大学的3年时间里,麦克斯韦除了学完了4年的课程,还开始自己搞研究,在
光学、电化学和分子物理学三个领域均有涉猎,还持续在
《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论文。
显然,爱丁堡大学又无法满足麦克斯韦了,于是,麦克斯韦决定去
剑桥大学
继续深造。
在人才济济的剑桥大学,麦克斯韦仍然是
“食物链”顶端
的那一小部分人,第二年就获得了奖学金,而学校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要一起吃饭,于是,麦克斯韦很快就结识了一群有为的年轻人,还加入了“精选论文俱乐部”,他渐渐克服了少年时期的孤僻,变得活跃起来。
尽管在很多时候,同学们还是听不太懂麦克斯韦所说的,但是,他们还是被麦克斯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出色的才华所征服,在他们眼里,麦克斯韦一直是
独一无二
的!
独一无二的麦克斯韦还有很多怪癖,喜欢熬夜搞研究就算了,还喜欢“
凌晨跑
”。。。
每天从2点到2点半,麦克斯韦沿着前廊下楼梯,又沿着后廊上楼梯,返来复去地跑步锻炼,直到他沿途各个房间里的住户起床了,而藏在活动门后的靴子、梳子等物撞上了他,才停下来。。。
不过,麦克斯韦的学习方法非常
随意
,经常是突然间想到什么就去研究什么,对学习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缺一个引导他的人。)
幸运的是,麦克斯韦与
剑桥大学的教授、著名数学家霍普金斯相遇了。
一天,霍普金斯到图书馆借书,他要的一本数学专著恰被人先借去了。
一般学生是不可能读懂那本书
的
,他非常诧异,于是便向管理员询问借书人的名字,管理员回答说:“麦克斯韦”。
霍普金斯
找到麦克斯韦,看见年轻人正埋头作摘抄,笔记上涂得乱七八糟,毫无秩序。霍普金斯不由得对这个青年发生了兴趣,诙谐地说:“
小伙子,如果没有秩序,你永远成不了优秀的数学物理学家!
”
就这样,
霍普金斯决定纳麦克斯韦为他研究生。
在
霍普金斯的指导下,不到3年,麦克斯韦就掌握了
当时所有先进的数学方法。霍普金斯对他的评价是:“
在我教过的全部学生中,毫无疑问,这是最杰出的一个!
”
1854年,麦克斯韦毕业后,选择留校任职,最开始研究的是光学上的色彩论,顺便发表了
一篇论混合色的论文,奠定了
现代比色法的基础。
后来有一天,麦克斯韦偶然间读到了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立马被法拉第讲述的电磁现象迷住了,开始研究电磁学。并于一年之后,发表了第一篇电磁学论文——《法拉第的力线》,获得了法拉第本人的强烈称赞:“
这是一篇出色的文章。
”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第二篇电磁论文《论物理的力线》,
从理论上引出了位移电流的概念,
是电磁学上继法拉第电磁感应提出后的一项重大突破。
3年后,麦克斯韦
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数学才能,推导出了能完美描述电磁学理论的
麦克斯韦方程
,并大胆预言:
世界上存在一种尚未被人发现的电磁波,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充满在整个空间。
麦克斯韦的预言,让整个物理界都震惊了,而麦克斯韦《电磁学通论》的出版,成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还一度脱销。
而如今,麦克斯韦方程组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式”第一名:
宇宙间任何的电磁现象,都可以由此方程组解释。
麦克斯韦个人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与妻子凯瑟琳的相遇了。
1856年,麦克斯韦去到阿伯丁的马里沙尔学院担任自然哲学讲座教授。
年轻有为的
麦克斯韦与
马沙尔学院院长的女儿,美丽的凯瑟琳互相看对了眼。
麦克斯韦与妻子
两年后,他们决定结婚。
麦克斯韦把订婚的事情告诉姨妈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
亲爱的姨妈:
这封信要告诉你,我就要有妻子了。我没有完全写出她的整个质量,我觉得不合适;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们彼此需要,而且比我见到过的任何一对伴侣更知心。
不用担心,
她不是学数学的;但是数学以外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而她并不想以数学取胜……
所以,你现在知道她是谁了,她就是凯瑟琳·玛丽·迪尤尔。我听罗伯特舅舅谈到她的那位院长父亲。她的母亲是一位上流社会夫人,安静而严谨,却总是以充满忍让的方式对待任何事物……
情况就是这样。我和她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事事如意。这些都有保证,你会知道的。
作诗了得的麦克斯韦,也是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凯瑟琳的感情。
你和我将长相厮守
在生机盎然的春潮里,
我的神灵已经
穿越如此广阔的寰宇?
我这就将我的整个生命
导入这生机盎然的春潮,
将真正使三个自我
穿越这世界的广袤
似乎他尤其喜欢侧面拍照
麦克斯韦每次外出工作,都会提前报备,并且在外期间,会定期写信给妻子,与她分享他的所见所闻。
凯瑟琳是一个标准的贤内助,麦克斯韦只需要专心他的研究就行,不过,凯瑟琳无法改变麦克斯韦喜欢熬夜的习惯。。。
不幸的是,在1875年,妻子生了重病,麦克斯韦十分担忧,本来就严重睡眠不足的他,为了照顾病弱的妻子,加上忙碌的工作,还试过一连三周不睡觉,夜里困了就在凯瑟琳床边的椅子上打个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