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享能汇
开放共享的电力行业平台,立足电力市场的原创报道,提供更好的行业数据分析
51好读  ›  专栏  ›  享能汇

请回答,降低电价是否应该交给市场?

享能汇  · 公众号  ·  · 2019-06-11 20:52

正文


《千亿电改新蓝海 辅助服务市场投资机遇》第5讲上线,扫码学习




享能汇上一篇文章《两次降低电价,是否可以交给市场》中提到两次降低电价是政府政策结果。此篇接着阐述目前市场环境下政府定价的意义以及市场是否有能力形成电力价格。

价格研究通常是从电力生产和公共事业两个角度研究发电报价和输配电电价的定价。无论是电能还是其他商品,其价格都是受供需结构的影响与制约,本文通过供需因素以及主体在背后的博弈来分析降电价环境下的电力价格的形成。

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而博弈

由于电力存在自然垄断属性,监管机构出于电力的社会属性、产业整体发展以及企业垄断等多种因素考虑,制定并监管电价。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同时发生信息不对称时:

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监管机构掌握了较主体大而全的信息,对主体而言,影响价格的未知因素增加,如发电企业的报价可能偏离或低于均衡价格。

在垄断市场中,若监管机构掌握的信息少于主体,则价格升高时企业主体可获利。 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同理, 电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发现价格“的难度。

电力定价——市场供需均衡反映、影响价格因素、市场主体博弈

市场供需均衡反映


价格是反映市场供需均衡的直接因素,市场主体均围绕价格调整策略,其策略的调整则反过来影响价格,因为电力供需在短期缺乏弹性。主体博弈时必定采取有利策略——发电企业希望提高电价,售电公司希望降低购电价格,用户则希望成本最小

影响价格因素


从宏观到具体产业因素以及市场主体的博弈。

政府定价政策、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国内产业结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宏观层面。

燃料价格、企业经营成本、税收政策、经营管理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和该行业环境保护政策等属于具体产业层面。

拿燃料成本说,燃煤机组超过我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火电成本大部分是煤炭燃料费用,上游煤炭价格及运输费用对发电价格占最大比重。

电力流通成本主要是输配电和销售成本,目前我国的主要流通成本是输配电设施、电能输送、维护成本和职工薪酬以及设备折旧和政策投资筹资利息费用和供电成本。

税收方面,目前我国发电企业的税收主要在电力产品的增值税,同时供电环节也需要缴纳增值税。我企业的增值税都是通过税前利润(也就是从毛利润中)扣除。税收高低标准也影响发电企业的销售价格——增值税越高,企业的净利润越低,仅从企业盈亏平衡角度考虑,发电企业理论上会提高电价。

各国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影响价格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基本来说都是通过影响电价因素的各种共性中去分析对电价的影响。


市场主体博弈


电力价格制定的市场主体包括了政府部门,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若在电力现货市场中还需要考虑售电公司。在这几大市场主体的博弈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益思考,政府作为价格的制定者也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若假设市场博弈的主体双方 一方A以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以获得超额利润为价格导向,另一方B则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导向同时也保证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社会需求。B则需要对电力价格进行调控。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占信息优势的B一方会使价格的定价更接近于市场均衡定价。此时在信息完备情况下的政府进行市场定价会使得价格更加接近市场供需均衡价格。

若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则不需要对电价进行调控。 当电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下,供求关系随价格的波动而自行调整。



在技术水平不变和投资回报率不变固定的情况下,当处于均衡状态时,假设价格不变,发电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保持不变。当供给量小于均衡量Qe时,若此时增加产量,企业便能获取超额收益,消费者剩余也会提升。当达到均衡时,社会剩余达到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电力的供需达到了竞争均衡,因此不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控对电力进行定价。

当供给小于需求,电力销售价格受到政府的调控。此时企业的发电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者的要求,电力供给出现缺口。由于电力企业建设周期较长,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电力市场,因此电力供应不会增加。若此时电力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达到最大,则发电的负荷也会达到最大工作量,因为电力供应已经无法增加,此时出现供需出现缺口,若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这时社会剩余达到最大。


从社会总的看,若边际效益低于均衡价格的用户购买电量,则社会剩余不能达到最佳的水平,也不能到达社会剩余的最佳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价是需要受政府定价,此时提高需求方的价格以此可进行调整市场需求。

当供给大于需求,因为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发配售保持平衡同时电能不能储存,在这样的条件下,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了剩余,当价格大于均衡价格时,发电企业愿意提供更多的电量,来获取较高的收益。但此时市场的需求者愿意消费的电能数量会出现均小于均衡数量,愿意接受的价格也会小于均衡价格,此时便出现了供给剩余。 若此时政府对价格进行调节,将价格进行下调,降低价格上限,增加供给量,减少企业获利,降低社会剩余损失,可以使得供需均衡也就是说此时政府定价可以使得价格合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